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71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红外人体感应器,涉及红外人体感应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内部固定有齿条,支撑柱的一侧安装有L形支撑座,L形支撑座的顶部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外侧固定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为啮合连接,旋转杆与支撑柱为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旋转杆、限位块、转动齿轮、齿条和第一限位机构,能够红外感应器能够便捷的升降,进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检测,减少检测死角,通过第二限位机构,能够更好的进行固定红外感应器,有效防止红外感应器脱落,同时能够方便红外感应器的安装与拆卸。同时能够方便红外感应器的安装与拆卸。同时能够方便红外感应器的安装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红外人体感应器


[0001]本技术属于红外人体感应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红外人体感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热红外人体感应器好像一只猫的眼睛,在夜间监视动情,只要人在≤8 米时,视野角度120
°
,就能开启监视显现灯光,并串接防盗报警,对高层和多层建筑楼道的开关灯光十分安全,工作电压:AC180
‑‑‑‑
250V;频率: 50Hz
±
10%;负载功率:15
‑‑‑‑
200W;负载特性:白炽灯、排气扇、报警器;使用范围:各类住宅小区,主要用于过道楼梯、公共走廊,在现有的红外人体感应器不能够便捷的调整高度,使得检测范围降低,导致红外人体感应器存在检测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红外人体感应器,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在现有的红外人体感应器不能够便捷的调整高度,使得检测范围降低,导致红外人体感应器存在检测死角。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固定有齿条,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安装有L形支撑座,所述L 形支撑座的顶部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固定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齿条为啮合连接,所述旋转杆与支撑柱为滑动连接;
[0006]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还转动连接有L形板,所述转动齿轮的一侧还装配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焊接于L形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还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且位于横杆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刚性弹簧;
[0007]所述L形板与支撑柱为滑动连接;
[0008]所述L形板一端的两侧还装配有第二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L形板的内部且与L形板为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焊接有卡板,所述限位杆的外侧还固定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与L形板之间且位于限位杆的外侧还固定有第二刚性弹簧;
[0009]两个所述卡板的之间还安装有红外感应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支撑柱的内部且与限位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槽,所述旋转杆与支撑柱之间通过限位块和通槽的配合进行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刚性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第一刚性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均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有弹球。
[0012]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与限位块、旋转杆与L形板均通过轴承进行转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L形板的一端焊接有燕尾滑块,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还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滑块和燕尾槽为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柱与L形板之间通过燕尾滑块和燕尾槽的配合进行滑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刚性弹簧的一端与第三固定板、第二刚性弹簧的另一端与L形板均通过焊接连接。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旋转杆、限位块、转动齿轮、齿条和第一限位机构,能够红外感应器能够便捷的升降,进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检测,减少检测死角。
[0017]2、本技术通过第二限位机构,能够更好的进行固定红外感应器,有效防止红外感应器脱落,同时能够方便红外感应器的安装与拆卸。
[0018]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转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旋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第一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第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1、支撑柱;2、齿条;3、L形板;4、驱动电机;5、红外感应器;6、 L形支撑座;7、转动齿轮;8、卡板;9、旋转杆;10、横杆;11、限位块; 12、第一固定板;13、第一刚性弹簧;14、第二固定板;15、限位杆;16、第二刚性弹簧;17、第三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内部固定有齿条2,支撑柱1的一侧安装有L形支撑座6,L形支撑座6的顶部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有旋转杆9,旋转杆9的外侧固定有转动齿轮7,转动齿轮7与齿条 2为啮合连接,旋转杆9与支撑柱1为滑动连接;
[0030]具体的,为了旋转杆9能够在支撑柱1的内部进行滑动,旋转杆9的外侧转动连接有
限位块11,支撑柱1的内部且与限位块11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槽,旋转杆9与支撑柱1之间通过限位块11和通槽的配合进行滑动连接;
[0031]旋转杆9的一端还转动连接有L形板3,转动齿轮7的一侧还装配有第一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14,第二固定板14的焊接于L 形板3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板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杆10,横杆10的外侧还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14之间且位于横杆10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刚性弹簧13;
[0032]具体的,为了更好的固定有第一刚性弹簧13,第一刚性弹簧1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2、第一刚性弹簧1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14均通过焊接连接,横杆10的一端固定有弹球;
[0033]具体的,为了旋转杆9与限位块11、旋转杆9与L形板3之间能够更好的进行转动连接,旋转杆9与限位块11、旋转杆9与L形板3均通过轴承进行转动连接;
[0034]L形板3与支撑柱1为滑动连接;
[0035]具体的,为了L形板3能够在支撑柱1的外侧进行滑动,L形板3的一端焊接有燕尾滑块,支撑柱1的内部还开设有燕尾槽,燕尾滑块和燕尾槽为间隙配合,支撑柱1与L形板3之间通过燕尾滑块和燕尾槽的配合进行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固定有齿条(2),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安装有L形支撑座(6),所述L形支撑座(6)的顶部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有旋转杆(9),所述旋转杆(9)的外侧固定有转动齿轮(7),所述转动齿轮(7)与齿条(2)为啮合连接,所述旋转杆(9)与支撑柱(1)为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杆(9)的一端还转动连接有L形板(3),所述转动齿轮(7)的一侧还装配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14),所述第二固定板(14)焊接于L形板(3)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板(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外侧还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14)之间且位于横杆(10)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刚性弹簧(13);所述L形板(3)与支撑柱(1)为滑动连接;所述L形板(3)一端的两侧还装配有第二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位于L形板(3)的内部且与L形板(3)为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5)的一端焊接有卡板(8),所述限位杆(15)的外侧还固定有第三固定板(17),所述第三固定板(17)与L形板(3)之间且位于限位杆(15)的外侧还固定有第二刚性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海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灵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