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模板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7688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模板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包括:夹紧机构,数量为若干个,且从上至下排列;连接机构,数量为若干个,每四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设置于两个相邻的夹紧机构之间的四角;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基板,形状呈回字形;螺杆,数量为八个,且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螺接于所述基板的四周两端;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内侧;夹板,套接于所述挡块的外壁,所述夹板的内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夹紧机构整体性强,安装与拆卸省时省力,缩减劳动力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效率,可缩小夹紧机构占用空间,便于移动与运输。便于移动与运输。便于移动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模板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柱模板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3m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传统的浇筑方式是使用面板围成一个矩形空间,在木板外侧等距竖直排放多根木方,由多根柱箍和多个对拉螺栓对木方从上至下多点位加固,增强面板的抗压能力,最后将混凝土注入由面板围成的空间内,即可实现混凝土浇筑;
[0003]传统的浇筑方法虽然加固牢靠,但是,在安装与拆卸过程中,由于柱箍和对拉螺栓较多,每次都需要逐一的安装与拆卸,会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导致混凝土浇筑效率低下,没有整体性也不方便移动与运输,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柱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模板的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柱模板拆卸与安装费时费力,劳动力成本高,混凝土浇筑效率低,不便于移动与运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机构(2),数量为若干个,且从上至下排列;连接机构(3),数量为若干个,每四个所述连接机构(3)分别设置于两个相邻的夹紧机构(2)之间的四角;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基板(21),形状呈回字形;螺杆(22),数量为八个,且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螺接于所述基板(21)的四周两端;挡块(23),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杆(22)的内侧;夹板(24),套接于所述挡块(23)的外壁,所述夹板(24)的内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25);转杆(26),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杆(22)的外壁外侧;连接杆(27),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转杆(26)的另一端;把手(28),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连接杆(27)的外侧中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23)的形状呈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限位槽(25)等距分布于夹板(24)的内侧,且限位槽(25)的开口处为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座(31),固定连接于位于顶部的所述基板(21)的下表面边角处;第二支撑座(32),固定连接于位于底部的所述基板(21)的上表面边角处;第一连杆(33),一端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1)的内腔;第二连杆(34),一端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座(32)的外壁,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4)的前侧顶部开设有滑槽(35);限位块(36),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33)的前侧底端,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红飞张丁辉励升科谢继抗朱建强沈建锋冯康陈正宗阮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至方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