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法制备锡基焊料Cu6Sn5纳米添加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61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5
化学反应法制备锡基焊料Cu6Sn5纳米添加剂的方法,先制备反应种子晶,将CuCl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学反应法制备锡基焊料Cu6Sn5纳米添加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锡基焊料合金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制备锡基焊料纳米添加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Sn

Pb焊料作为一种传统的钎焊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是电子封装技术中的重要的焊接材料。作为连接材料,既要能提供物理上的连接,也要能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信号传递,这两点Sn

37Pb都可以满足。随着电子封装材料与技术的进步,并且人们对电子产品的易携带性和多功能性的需求不断增加,微小化和轻量化愈发被大家重视。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半导体元件体积越来越小,设备朝着小型、微型方向发展,电子元件提供商也在努力缩小产品的尺寸。此外,在非常规应用场景下,对PCB板尺寸要求严格的同时还必须保证足够多的功能应用。此外,由于铅焊料的使用会对人产生巨大的伤害,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有关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都在大力开发无铅焊料来取代锡铅焊料。目前较具应用及发展潜力的Sn二元合金焊料主要有Sn

Ag、Sn

Bi以及Sn

Cu等锡基焊料合金,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三元系乃至多元系焊料合金。在焊点服役过程中,界面处的裂纹是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因素,而界面处裂纹的产生和IMC(金属间化合物)密不可分。目前的锡基无铅焊料的开发主要是以添加稀土元素、纳米相、金属元素为主,研究表明,新元素的添加有益于提高锡基焊料合金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提高屈服强度及塑性,并且还可以影响锡基焊料合金的熔点、润湿性等。纳米相的添加有利于避免界面处微裂纹的产生,降低界面处的失效,但是引入新的元素,就会产生新的金属间化合物,在提高合金力学性能或润湿性的同时可能会造成熔点升高,稳定性降低等问题。目前在焊锡膏中添加的纳米颗粒主要是Ag、Ni、Mg等纯金属纳米颗粒,但是由于新型无铅焊料如Sn

3.0Ag

0.5Cu中含大量的Ag,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过多Ag、Ni和Mg元素的加入会导致焊点中出现大量粗大的金属间化合物,导致焊接接头可靠性降低。因此,低Ag无铅焊锡膏在电子制造业中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但其自身也有熔点过高、润湿性能差、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以得到纯净的纳米级Cu6Sn5添加剂,添加到锡基焊料合金中可防止焊点中出现粗大的金属间化合物,有利于提高锡基焊料合金性能,成本较低的利用化学反应制备锡基焊料纳米添加剂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化学反应法制备锡基焊料Cu6Sn5纳米添加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制备反应种子晶:将CuCl2‑
2H2O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形成溶液A;将SnCl2‑
2H2O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形成溶液B;将NaBH4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形成溶液C;取等体积的溶液A、溶液B和溶液C,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磁力搅拌,接着将溶液C逐滴加入溶液A和溶
液B的混合溶液中,在磁力搅拌下反应,此时,原本澄清的溶液中会生成黑色物质,放出气泡,释放热量,直至溶液不反应为止,种子晶制备完成,得到种子晶为Cu和Sn的纳米颗粒的种子晶溶液;
[0007](2)形成纳米Cu6Sn5颗粒:将PVP试剂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形成溶液D,然后将溶液D逐滴加入步骤(1)得到的种子晶溶液中,溶液变浅灰色后再变黑,并伴有气泡产生,最终形成纳米Cu6Sn5颗粒;所述溶液D与溶液A体积相同;
[0008](3)将步骤(2)所得纳米Cu6Sn5颗粒进行反复离心清洗后干燥,得到所述锡基焊料合金纳米添加剂。
[0009]较佳地,步骤(1)中,CuCl2‑
2H2O的摩尔浓度为0.018g/mol

0.020g/mol,SnCl2‑
2H2O的摩尔浓度为0.010g/mol

0.020g/mol,所述NaBH4的摩尔浓度为0.087g/mol

0.104g/mol。
[0010]较佳地,步骤(1)中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在磁力搅拌下的反应时间为40

60min,将溶液C逐滴加入溶液A和溶液B的混合溶液中的磁力搅拌下的反应时间也为40

60min。
[0011]较佳地,步骤(2)中所述溶液D的摩尔浓度低于0.04g/mol,且分子量为44000

54000。
[0012]较佳地,步骤(3)所述的离心清洗,用离心机第一遍清洗的转速为800

1000r/min,清洗时间为8

10min,其余清洗遍数的转速为600

800r/min,清洗时间为5

8min,每遍清洗所用清洗剂顺序为纯水

无水乙醇

纯水

丙酮

无水乙醇。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先利用还原反应制备Cu、Sn单质,通过PVP的分散、配位作用,使得Cu、Sn单质反应生成Cu6Sn5,并且通过控制反应溶液的浓度,可以生成含有不同纳米颗粒的混合物,并制备得到纯净的Cu6Sn5金属间化合物。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通过利用化学反应制备,降低了工艺要求,而且PVP的加入降低了Cu6Sn5纳米颗粒制备的环境温度要求,室温下即可,并且得到的Sn和Cu的纳米单质也可以作为添加剂加入到锡基焊料合金中;
[0016](2)通过不同浓度的反应试剂,可以调节其中Cu6Sn5的含量,甚至可以得到一种只含有纯净纳米Cu6Sn5颗粒的添加剂。当CuCl2‑
2H2O的摩尔浓度为0.018g/mol时,通过控制SnCl2‑
2H2O溶液的浓度,可以得到不同组成的锡基焊料添加剂。特别是当SnCl2‑
2H2O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0g/mol时,制备的纳米添加剂中主要是Cu6Sn5纳米颗粒。
[0017](3)通过离心操作,有利于清洗杂质,获得纯净的纳米添加剂;
[0018](4)方法简便,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制作成本低,可以得到纳米级的添加剂,添加到锡基焊料合金锡基焊料合金中有利于提高焊料合金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样品XRD图谱;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干燥后样品软团聚电子扫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干燥后样品软团聚电子扫描图;
[0022]表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图3的点1原子组成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化学反应法制备锡基焊料Cu6Sn5纳米添加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反应种子晶:将CuCl2‑
2H2O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形成溶液A;将SnCl2‑
2H2O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形成溶液B;将NaBH4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形成溶液C;取等体积的溶液A、溶液B和溶液C,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磁力搅拌,接着将溶液C逐滴加入溶液A和溶液B的混合溶液中,在磁力搅拌下反应,此时,原本澄清的溶液中会生成黑色物质,放出气泡,释放热量,直至溶液不反应为止,种子晶制备完成,得到种子晶为Cu和Sn的纳米颗粒的种子晶溶液;(2)形成纳米Cu6Sn5颗粒:将PVP试剂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形成溶液D,然后将溶液D逐滴加入步骤(1)得到的种子晶溶液中,溶液变浅灰色后再变黑,并伴有气泡产生,最终形成纳米Cu6Sn5颗粒;所述溶液D与溶液A体积相同;(3)将步骤(2)所得纳米Cu6Sn5颗粒进行反复离心清洗后干燥,得到所述锡基焊料合金纳米添加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反应法制备锡基焊料Cu6Sn5纳米添加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CuCl2‑
2H2O的摩尔浓度为0.018g/mol

0.020g/mol,SnCl2‑
2H2O的摩尔浓度为0.010g/mo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海龙陇赞张欣赵玲彦严继康吕金梅易健宏陈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