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室内装饰生态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56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4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室内装饰生态墙,其包括隔墙,所述隔墙上开设有收纳槽和隐蔽槽,收纳槽和隐蔽槽开口均位于隔墙的同一侧壁上,隔墙上设置有鱼缸和花架,鱼缸滑动设置于收纳槽内,鱼缸向收纳槽开口方向滑动,花架滑动设置于隐蔽槽内,花架向隐蔽槽开口处滑动,收纳槽与隐蔽槽之间连通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供花架和鱼缸沿水平方向同时反向运动的连动组件,连动组件一端深入收纳槽内与鱼缸背离收纳槽开口的侧壁滑动连接,连动组件靠近鱼缸一端沿所在鱼缸侧壁竖向滑动,花架与隔墙之间设有用于花架固定限位的锁定组件。本申请具有鱼缸、花架和隔墙进行结合共同对室内起到装饰效果,减少鱼缸和花架对室内面积的占用,增强对隔墙利用率的效果。利用率的效果。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室内装饰生态墙


[0001]本申请涉及室内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室内装饰生态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室内隔墙统称为二次结构,而室内隔墙不做承重使用,室内隔墙仅起到室内区域的隔断和装饰的作用。
[0003]相关技术在室内隔墙上进行贴砖、粉刷或张贴壁纸作为室内装饰,并配合吊顶的设计风格以及室内绿植和鱼缸等摆件完成室内的整体装饰。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室内绿植和鱼缸的摆放独自占用室内面积,降低了室内隔墙利用率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室内绿植和鱼缸的摆放独自占用室内面积,降低了室内隔墙利用率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室内装饰生态墙。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室内装饰生态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室内装饰生态墙,包括隔墙,所述隔墙上开设有收纳槽和隐蔽槽,收纳槽和隐蔽槽开口均位于隔墙的同一侧壁上,隔墙上设置有鱼缸和花架,鱼缸滑动设置于收纳槽内,鱼缸向收纳槽开口方向滑动,花架滑动设置于隐蔽槽内,花架向隐蔽槽开口处滑动,隔墙上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室内装饰生态墙,包括隔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1)上开设有收纳槽(11)和隐蔽槽(12),收纳槽(11)和隐蔽槽(12)开口均位于隔墙(1)的同一侧壁上,隔墙(1)上设置有鱼缸(2)和花架(3),鱼缸(2)滑动设置于收纳槽(11)内,鱼缸(2)向收纳槽(11)开口方向滑动,花架(3)滑动设置于隐蔽槽(12)内,花架(3)向隐蔽槽(12)开口处滑动,隔墙(1)上开设有连接槽(13),连接槽(13)一端与收纳槽(11)连通,另一端与隐蔽槽(12)连通,连接槽(13)内设置有供花架(3)和鱼缸(2)沿水平方向同时反向运动的连动组件(4),连动组件(4)一端深入收纳槽(11)内与鱼缸(2)背离收纳槽(11)开口的侧壁滑动连接,连动组件(4)靠近鱼缸(2)一端沿所在鱼缸(2)侧壁竖向滑动,花架(3)与隔墙(1)之间设置有用于花架(3)固定限位的锁定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装饰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蔽槽(12)位于收纳槽(11)下方,连接槽(13)竖直开设,连接槽(13)顶部与收纳槽(11)连通,且连通处的面积小于所在收纳槽(11)槽壁的面积,不影响鱼缸(2)在收纳槽(11)内的放置,连接槽(13)底部与隐蔽槽(12)连通,隐蔽槽(12)深入隔墙(1)的深度大于收纳槽(11)深入隔墙(1)的深度;连动组件(4)包括固定杆(41)和转动杆(42),固定杆(41)两端分别与连接槽(13)两相对竖直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杆(41)水平设置,固定杆(41)贯穿转动杆(42),转动杆(42)与固定杆(41)转动连接,转动杆(42)沿固定杆(41)中心线转动;转动杆(42)竖直状态下,鱼缸(2)完全位于收纳槽(11)内,转动杆(42)顶端与鱼缸(2)背离收纳槽(11)开口的侧壁滑动连接,转动杆(42)底端位于隐蔽槽(12)内与花架(3)背离隐蔽槽(12)开口的侧壁抵接,此时花架(3)完全位于隐蔽槽(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装饰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2)竖直状态下,鱼缸(2)靠近收纳槽(11)的竖直侧壁与隔墙(1)外壁共面,花架(3)靠近隐蔽槽(12)的竖直侧壁与隔墙(1)外壁共面,花架(3)朝向隐蔽槽(12)槽底的侧壁与隐蔽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璞王小宇卢辰艳袁新华于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颐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