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器件及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48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学器件及光模块,光学器件应用于光模块,光模块包括第一光检测器、第二光检测器以及光纤,光学器件包括入射端、第一全反射面、出射端以及第二全反射面,入射端用于入射光纤,第一全反射面对应所述入射端设置,用于反射经入射端入射的部分光线,以使部分光线出射至光学器件外的第一光检测器,出射端用于出射经入射端入射至光学器件内的剩余光线至光学器件外的光纤,第二全反射面与第一全反射面相背且间隔设置,第二全反射面用于反射镜出射端入射至光学器件内的光线,以使光线出射至光学器件外的第二光检测器。可对光学器件进行入光检测以及回光检测,保障光模块的正常工作。保障光模块的正常工作。保障光模块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器件及光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器件及光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光模块作为光通信中实现电



电转换的重要器件,为了保障其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对光模块的耦合透镜的光路进行检测。一方面,保障耦合透镜能够正常耦合光信号至光纤,另一方面,避免从耦合透镜的入射端入射光线,并射至光模块的光源导致光模块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0003]因此,如何对耦合透镜的结构进行设计,使其能满足光模块在工作时对耦合透镜进行入光检测和回光检测,以保障光模块的正常工作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器件及光模块,可对光学器件进行入光检测以及回光检测,保障光模块的正常工作。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器件,应用于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第一光检测器、第二光检测器以及光纤,所述光学器件包括入射端、第一全反射面、出射端以及第二全反射面,所述入射端用于入射光纤,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对应所述入射端设置,用于反射经所述入射端入射的部分光线,以使所述部分光线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一光检测器,所述出射端用于出射经所述入射端入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内的剩余光线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光纤,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全反射面相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全反射面用于反射镜所述出射端入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内的所述光线,以使所述光线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二光检测器。
[0006]通过第一全反射面使得经入射端入射的部分光线反射至光学器件外的第一光检测器,实现入光检测,第二全反射面使得经出射端入射至光学器件内的光线反射至光学器件外的第二光检测器,实现回光检测,有效保障光学器件应用的光模块的正常工作。
[000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器件具有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入射端和所述出射端相邻且相连,所述第二侧与所述入射端和所述出射端相邻且相连,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全反射面与所述第一侧形成第一夹角α,30
°
<α<60
°
或者120
°
<α<150
°
,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与所述第一侧形成第二夹角β,30
°
<β<60
°
或者120
°
<β<150
°

[0008]当30
°
<α<60
°
时,所述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一侧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一光检测器;
[0009]当120
°
<α<150
°
时,所述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二侧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一光检测器;
[0010]当30
°
<β<60
°
时,所述第二全反射面反射的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一侧出射至所述
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二光检测器;
[0011]当120
°
<β<150
°
时,所述第二全反射面反射的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二侧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二光检测器。
[0012]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形成多种不同结构的光学器件,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00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全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之间形成第三夹角γ;
[0014]所述第一夹角为30
°
<α<60
°
,所述第二夹角为30
°
<β<60
°
,且所述第三夹角为γ=90
°
;或者,
[0015]所述第一夹角为120
°
<α<150
°
,所述第二夹角为120
°
<β<150
°
,且所述第三夹角为γ=90
°

[0016]本实施例通过第三夹角为90
°
,使得经第一全反射面反射的部分光线和经第二全反射面反射的光线均从光学器件的同一侧射出该光学器件,且射出方向相同。
[00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具有两相对槽壁,所述两相对槽壁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全反射面。
[0018]本实施例通过在光学器件的第一侧设置凹槽以形成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结构简单,且不需要额外的组件组装配合。
[00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全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全反射面的间隔距离为d,d≥0.5mm。
[0020]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全反射面和第二全反射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避免第一全反射面反射的部分光线与第二全反射面反射的光线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发生,有效保障入光检测和回光检测能够正常进行。
[00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器件被构造成长条状的一字型,所述光学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所述入射端和所述出射端,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位于所述入射端和所述出射端之间。
[0022]本实施例通过将光学器件构造成长条状的一字型,光学器件的结构较为简单。
[00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器件被构造成长条状的L字形,包括相连的第一段以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为所述入射端,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的第一段的一端为所述出射端,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二段;
[0024]所述光学器件还包括第三全反射面,所述第三全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所述第三全反射面用于反射经所述入射端入射至所述第一段内的光线至所述第二段。
[0025]本实施例通过将光学器件构造成长条状的L字形,通过第一段调整入射端的朝向,可使得入射端和出射端的相对朝向,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00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入射端设有第一准直透镜,用于将光线准真后入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内;
[0027]所述出射端设有第二准直透镜,用于将自所述出射端出射的剩余光线准直后入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内。
[0028]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准直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使得光线在光学器件内沿直线运动,且提高光线利用率。
[002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基板、光源、光纤、第一光检测器、第二光检测器以及第一方面的光学器件,所述光源、所述第一光检测器和所述第二光检测器电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光源用于向所述入射端射入光线,所述第一光检测器用于检测经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部分光线,所述第二光检测器用于检测经所述第二全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光线,所述光纤用于接收井所述出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第一光检测器、第二光检测器以及光纤,所述光学器件包括:入射端,所述入射端用于入射光线;第一全反射面,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对应所述入射端设置,用于反射经所述入射端入射的部分光线,以使所述部分光线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一光检测器;出射端,所述出射端用于出射经所述入射端入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内的剩余光线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光纤;以及第二全反射面,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全反射面相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全反射面用于反射经所述出射端入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内的光线,以使所述光线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二光检测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具有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入射端和所述出射端相邻且相连,所述第二侧与所述入射端和所述出射端相邻且相连,所述第一全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全反射面与所述第一侧形成第一夹角α,30
°
<α<60
°
或者120
°
<α<150
°
,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与所述第一侧形成第二夹角β,30
°
<β<60
°
或者120
°
<β<150
°
;当30
°
<α<60
°
时,所述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一侧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一光检测器;当120
°
<α<150
°
时,所述部分光线从所述第二侧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一光检测器;当30
°
<β<60
°
时,所述第二全反射面反射的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一侧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二光检测器;当120
°
<β<150
°
时,所述第二全反射面反射的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二侧出射至所述光学器件外的所述第二光检测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全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全反射面之间形成第三夹角γ;所述第一夹角为30
°
<α<60
°
,所述第二夹角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坤亮丁细超沈培逸李宗政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