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462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堵塞胸管,包括预先留置在引流窦道中的套筒、套设在套筒外的套管、引流管;所述套筒在人体内的一端沿口外突出环设用于顶靠胸壁内侧的垫圈;所述套管的一端沿口外突出环设用于顶靠胸壁外侧的垫片,所述套管内壁设用于对套筒壁施压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充放气口连通外部;所述引流管穿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引流管穿入的一端侧壁布设侧孔,所述引流管的侧孔和穿入端孔外封堵贴附有吸附海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防止胸液渗出及漏气,并固定引流管,同时降低引流管在工作中堵管的可能性。堵管的可能性。堵管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胸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胸外科,具体是一种防堵塞胸管,适用于胸外科术后胸腔闭式引流。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硅胶胸管是胸外科术后引流胸腔积液及积气的主要方法。但实际临床应用中,仍有很大的缺陷。
[0003]传统胸管需采用的固定缝线方式,由于是对伤口附近组织的局部牵拉,容易造成缝线及胸管所在引流口组织的压迫,从而导致组织缺血坏死愈合不良,即使能顺利固定,又常会因为缝线打结过松或缝合位置不佳导致胸管周围孔洞过大而出现引流管口漏气及渗液,及其容易导致堵管。由于治疗需要,部分如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肺漏气等需要逐步退管,调整管子深度,达到最佳引流效果,此时传统胸管的缝线固定需要重新缝针留置固定线,将增加患者的痛苦。
[0004]此外,胸管使用过程中,传统胸管由于其材质偏硬不惧可塑性,常导致无法根据胸腔形态塑性达到最佳引流位置,压迫肺组织,影响肺复张。当胸管拔除后,通常以贴膜方式封闭引流口,而临床上常常有肺再漏气的病人由于胸腔内气体、积液无法及时排出,造成纵隔及皮下气肿,或再发胸腔积液无法充分引流影响肺复张,这样就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先留置在引流窦道中的套筒、套设在套筒外的套管、引流管;所述套筒在人体内的一端沿口外突出环设用于顶靠胸壁内侧的垫圈;所述套管的一端沿口外突出环设用于顶靠胸壁外侧的垫片,所述套管内壁设用于对套筒壁施压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充放气口连通外部;所述引流管穿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引流管穿入的一端侧壁布设侧孔,所述引流管的侧孔和穿入端孔外封堵贴附有吸附海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和所述垫片均采用硅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还设有条状的镂空间隙,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还螺接有用于压紧镂空间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博文李春光朱吉赵越王新宇卢琪珏费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