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纳米银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显示
,尤其是一种柔性纳米银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显示和移动设备的发展,OLED显示技术备受关注,其作为显示器件有着很多的优点:显示效果优异,可实现软屏化、微屏化、巨屏化,对环境的适用性强,生产成本低。传统的OLED显示器采用玻璃为基板,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在上面镀上一层ITO导电层,作为有机电致发光的阳极。随着磁控溅射技术的发展,薄膜溅射越来越成熟,柔性ITO导电膜替代了玻璃衬底。
[0003]由于薄膜的耐温性较差,在磁控溅射过程中只能采用较低的温度,导致沉积在薄膜上的ITO存在附着性不佳,单位电阻率高,透光率低等缺点,在弯曲时导电层易脱落,造成器件失效。且常用的柔性薄膜为PET,在温度变化时PET收缩,而ITO膨胀,故ITO薄膜导电层更容易脱落。
[0004]纳米银溶液作为一种优秀导电材料,具有透光率高、电阻低、可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非常适合于OLED等光电行业的应用。目前行业中分布采用璇涂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纳米银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TPU基材,并于该改性TPU基材之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抗刮层、氧阻隔层、纳米银涂层、TPU基材层、纳米银涂层、氧阻隔层、抗刮层、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纳米银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TPU基材可见光透过率>92%,黄变指数<2%,耐太阳辐照3000小时色差
△
E<3;拉伸强度>400MPa,断裂伸长率>3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纳米银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刮层的厚度为1
‑
2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纳米银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阻隔层的厚度为0.5
‑
1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纳米银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的厚度为0.1
‑
0.3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纳米银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TPU基材采用高分子改性聚氨酯树脂配置胶水进行涂布生产而得;所述胶水由以下重量比组分组成:三羟基化聚氨酯树脂溶液:封闭性异氰酸酯:UV吸收UV328:硅烷偶联剂KH560:乙酸乙酯=75:15:1:0.5: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纳米银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TPU基材涂布厚度为10
‑
150μ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纳米银导电膜,其特征在于,纳米银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50nm的纳米银颗粒30份;聚丙烯酸导电树脂10份;磺酸盐类分散剂2份;聚乙烯醇分散剂1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份;正丁醇:20份;稳定剂:1份;防老剂:1份;有机硅流平剂:2份。9.一种如权利要求1
‑
8任一所述柔性纳米银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TPU薄膜的制作:采用精密涂布生产线进行生产,狭缝式涂布机进行涂布;把TPU胶水涂布在100μm的硅油离型膜表面,通过烤箱烘干固化后进行收卷,在50℃环境中熟化48小时,获得改性TPU薄膜;b、TPU薄膜从涂布机上的放卷设备上以20m/min的速度被放出,狭缝式涂布机将纳米银导电液层涂布在TPU面上,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正,许显成,邬艺,陈仁秀,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羽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