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元件以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元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进步,电感元件不断向大电流、高频、小型和低功耗的目标发展。流过电感的纹波电流频率和大小也不断增加,导致电感发热量增加,对电感的磁体损耗和导体损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电感中线圈与磁芯生成的热能快速有效地散出,因为发热量更多,并且不断积累会提高电感运行的温度并降低其效能,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元件烧坏。尤其5G通讯与车用电子领域的发展,对于电感元件的尺寸和特性会有更加严格的规范与要求。
[0003]一些电感元件会被安装在汽车上,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车身会一直存在不同频率和幅度的震动,尤其经过坑洼不平的路段时,车身会剧烈晃动。现有的贴片电感,其仅利用粘接胶来固定电感磁体和引脚,当该电感被晃动或震动时,用来固定电感磁体和引脚的粘接胶可能会松脱,导致电感磁体或引脚剥离,致使电感元件失效。
[0004]现有等效圈数≤1的大电流电感以组装工艺为主,磁体与导体之间装配需要配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c、将铁基磁性粉末与粘结剂、润滑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压制用磁粉;S2c、在模具中放置导线;S3c、将压制用磁粉填入模具中,使导线两端露于压制用磁粉外,压制使得导线与压制用磁粉成为一体后脱模,制得一体的电感压坯;S4c、对电感压坯进行高温热处理后,制成电感元件;S5c、将高温热处理后的电感元件浸入树脂0.2~3h,优选0.5~1h,取出电感元件后用有机溶剂清洗掉表面残留的树脂,在保护气体气氛下,放入烘箱中烘烤固化1~3h, 该步骤优选在抽真空<1Pa条件下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1a、对所述S1c铁基磁性粉末进行表面成膜反应,在表面生成亚铁盐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绝缘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a中表面成膜反应是将铁基磁性粉末加入磷酸、磷酸盐、铬酸、铬酸盐、硅酸盐、硫酸盐和硼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与硅烷偶联剂的水溶液中进行表面成膜反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2a、对所述步骤S2c中的导线使用纳米氧化物进行表面绝缘处理,在导线的表面形成纳米复合绝缘层,所述纳米复合绝缘层均匀分布有纳米氧化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a中导线为铜线,所述表面绝缘处理是将铜线浸入硅烷偶联剂与稀释剂重量比1:2~10,优选1:4~6的混合液2~10min,优选2~5min,取出沥干表面残留液体后,放入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硅酸钠的水性悬浮液,优选重量比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硅酸钠=2~5:2~5:90~96的水性悬浮液中浸泡1
‑
3min,取出后放入60~100℃,优选70~80℃的烘箱内烤干,在导线表面形成一层纳米复合绝缘层,所述纳米复合绝缘层均匀分布有纳米氧化物。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意一项所述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c的高温热处理包括预热和退火两个阶段,预热温度为100~300℃,保持时间≥30min,退火温度为500~960℃,优选650~800℃,再优选700~750℃,保持时间10~40min,优选20~30min,使用氮气、氢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保护气氛,或抽真空<0.1Pa,优选<0.02Pa。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2b、将所述步骤S1c压制用磁粉压制为预制底坯,所述预制底坯设有限位导线槽,将所述步骤S2a处理的铜线按设计的方向放置于限位导线槽内;所述S2c步骤中将组装好的预制底坯和铜线放置于模具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6c、用高温胶带对露出磁体部分的导线进行覆盖保护,或者将露出的导线浸离型剂进行保护;S7c、将电感预热至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