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施工下沉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26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施工下沉修复方法,通过以检测起始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构成圆形检测区域,并探测圆形检测区域的路面凹凸情况构建路面凹凸曲线并与预设的路面平面基准参考曲线进行对比,一旦发现实时路面凹凸曲线大于预设的路面平面基准参考曲线时,继续判断该位置否有空的或下沉的情况,若有判断路面下沉或空洞的位置及大小;并与预设的下沉或空洞阀值进行对比,然后选择是否灌注填充料方式或直接撬开路面并进行填充,直至路面无凹凸即可,若未发现有下沉时,取上一个圆形检测区域的圆周上的一个点O作为下一个圆形检测区域的圆心,并以R为半径构成新的圆形检测区域,继续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下沉进行快速检测并修复。并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下沉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公路工程施工下沉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路大中修工程中路基下沉问题是导致公路交通运行受阻的重要原因.路基下沉造成公路整体平稳性下降,且容易造成车辆跳车问题,甚至影响行车安全。目前探究结果是,其下沉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即自然雨水侵蚀和冲刷以及人为方面的车辆超载破坏作用和施工隐患问题,这就要求国家在强化下沉路基的处理和维修工作的同时,加强路基下沉的预防,避免公路路基下沉问题的出现而造成人员伤亡和国家财政支出的经济损失。
[0003]而现有的针对公路大中修工程路基下沉问题,对雨水侵蚀,车辆碾压与施工,三大路基下沉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路基换填,地表水侵蚀处理,地下水侵蚀处理等路基下沉处理方法,并总结加强边坡治理,预防雨水侵蚀,做好路政管理,禁止车辆超载,强化施工管控,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等路基下沉预防策略,通过分析和实践得出路基下沉预防性策略的应用不仅能避免下沉现象的产生,还可降低用于维修等方面的经济投入,故此需要对公路工程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施工下沉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以检测起始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构成圆形检测区域,并利用路面平面检测设备探测圆形检测区域的路面凹凸情况构建路面凹凸曲线并与预设的路面平面基准参考曲线进行对比,一旦发现实时检测地圆形检测区域的路面凹凸曲线大于预设的路面平面基准参考曲线时,判断为初级下沉区域,并进行标记;然后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2;S2、取上一个圆形检测区域的圆周上的一个点O作为下一个圆形检测区域的圆心,并以R为半径构成新的圆形检测区域,继续检测;S3、利用红外探测探测标记的初级下沉区域内下方是否有空的或下沉的情况,若有,判断为终极下沉区域,并进行标记,然后进入步骤S4,若无,返回步骤S2;S4、通过深度插入终极下沉区域内并判断路面下沉或空洞的位置及大小;S5、获取路面下沉或空洞的大小并与预设的下沉或空洞阀值进行对比,若获取路面下沉或空洞的大小大于预设的下沉或空洞阀值,直接撬开路面并进行填充空洞或下沉区域,若获取路面下沉或空洞的大小小于预设的下沉或空洞阀值;进入下一步;S6、通过在终极下沉区域内钻孔并到达路面下沉或空洞位置,然后通过灌注填充料方式进行填充,直至路面无凹凸即可,以完成对地面下沉或空洞的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施工下沉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通过深度插入终极下沉区域内并判断路面下沉或空洞的位置及大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蔼林德伟梁德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