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细菌污染的抗感染引流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留置引流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细菌污染的抗感染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引流管在外科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聚集的脓血、液体引流置体外,在现在的外科临床上,通常是在为病人实施局部麻醉后,在超声探头的引导下,使用引穿刺针进入需要引流的体腔,穿刺针到位后再将引流管沿着穿刺针置入体腔,一端留在体腔内,此时抽出穿刺针,再将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负压设备或依靠虹吸作用,将体腔内的脓血以及液体引流吸出。由于这个过程花费时间较长,而穿刺部位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细菌可能会进入穿刺部位造成感染,特别是在例如野战医院或临时紧急处理这类特殊场景下,造成感染的几率会更大,会严重危害病人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细菌污染的抗感染引流管,能够将穿刺部位与外界空气隔绝,避免穿刺伤口长时间与外部空气接触,从而避免外部空气中的细菌沾染至穿刺伤口而引发感染,同时不会妨碍引流管的置入手术操作,并且可以用于固定引流管。 />[0004]为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细菌污染的抗感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10)、引流管(11)与防污染罩,其中防污染罩包括:筒体(1),其侧壁内部开设有中空夹层(2),中空夹层(2)的下部与外界相连通,当筒体(1)置于人体表面时,筒体(1)下部与人体紧密接触,中空夹层(2)的下部开口被人体表面所封闭;抽气孔(3),开设于筒体(1)外侧壁上,与中空夹层(2)相连通,能够连接抽气泵在中空夹层(2)内形成负压,且抽气孔(3)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操作隔离膜(4),其外周与筒体(1)上端的内侧壁连接,操作隔离膜(4)的材料为柔性且具有弹性的透明材料,且操作隔离膜(4)中心处设有通孔;一次性密封膜(5),其材料为弹性材料,一次性密封膜(5)可拆卸连接于通孔处,用以封闭通孔,且穿刺针(10)与引流管(11)能够破坏并穿过一次性密封膜(5),从而伸进筒体(1)并进入人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细菌污染的抗感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筒体(1)侧壁上开设有氮气通道,氮气通道贯穿筒体(1)侧壁,连通筒体(1)外部空间与操作隔离膜(4)下方的筒体(1)内部空间,且在氮气通道内设有气门芯(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细菌污染的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晴,王巍,孙宏治,杨涛,李东升,李强,黄寅鹏,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