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种质材料对桑白蚧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00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猕猴桃种质材料对桑白蚧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采集每个材料的一年生休眠枝条,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桃种质材料对桑白蚧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猕猴桃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种质材料对桑白蚧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也称奇异果,是20世纪新兴水果之一,据检测,每100g猕猴桃鲜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棵高达100

400mg,比柑桔高5

10倍,比苹果、桃和葡萄高20

80倍,此外还含维生素B1、B2、B6和E,还含钾、钠、钙、磷、铜、锌、铁等矿物元素和多种氨基酸,是妇女、幼儿和老年人优良的保健、美容果品,被誉为“果中王”。猕猴桃属于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多年生藤本植物,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至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的广阔地带,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有59种、43变种(不包括原变种)、7个变型,共计109种(崔致学1993),主要分布秦岭以南和横断山脉以东的大陆地区。目前作为商业栽培猕猴桃品种可分为三类,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和红肉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rufopulpa C.F Liang et Ferguson),美味猕猴桃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陕西、贵州,其次分布在湖北、河南、湖南、云南、广西等地。中华猕猴桃主要分布在广西、江西、福建、湖南、河南、贵州、湖北等省。河南、贵州、湖南、湖北等为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混合分布区。
[0003]桑白蚧是一种寄主范围广、食性杂、生殖力强的重要害虫,在猕猴桃上为害成灾,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于植株枝干、枝条、叶子上,吸食汁液,降低树体活力,为害污染果实,降低果品等级,影响猕猴桃的商品价值。桑白蚧生殖力较高,发生频率高,种群恢复能力强,常为暴发性害虫等特点。天敌在其大发生之前的控制作用常比较小,一般对其防治策略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并重。单一的防治措施因其局限性均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化学防治应选择初孵若虫出现盛期,尽量选用对天敌昆虫安全性的药剂,兼顾天敌的保护。综合防治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在实践中完善运用;特别是选育抗病虫品种,利用品种自身抗性抵御病虫害的侵袭是猕猴桃育种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材料田间鉴定周期长、结果重复性差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猕猴桃种质材料对桑白蚧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本方法以猕猴桃各个种质资源为材料,筛选抗桑白蚧的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抗介壳虫的砧木材料及为培育抗性品种提供亲本材料;介壳虫的蚧壳大小与虫体大小高度相关,介壳虫存活率、介壳大小和生殖力可作为测定寄主感抗性的指标,冬季休眠期剪取一定长度的猕猴桃枝条,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可以维持生长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枝条可以为介壳虫提供栖息场所生存并生殖从而进行对桑白蚧抗性检测。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猕猴桃种质材料对桑白蚧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如下:
[0007]S1:采集猕猴桃不同种质材料的一年生休眠枝条,用黑色塑料布包裹0

2℃保存备用;
[0008]S2:实验时,取保存的枝条标记剪去底部放入盛水的玻璃烧杯中,每枝条剪成60厘米,顶端涂抹凡士林;
[0009]S3:在每根枝条上缠绕6

9圈毛线,每个种质材料重复3根枝条;
[0010]S4:用昆虫针挑开正在产卵的桑白蚧的虫壳,用0号描笔轻轻将橘红色雌卵转移到称量纸上备用;
[0011]S5:用0号描笔轻轻将卵转移到枝条毛线附近,体式显微镜下记录转移卵的具体数目,一般300

500个之间,将枝条水平30

50
°
角度放置以保证卵不会掉落;
[0012]S6:枝条放实验室内23
±
2℃,60
±
5%RH,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每周换取烧杯中的水,剪去萌芽,并用凡士林涂抹封闭;
[0013]S7:卵孵化7天后剪除毛线,记录一龄若虫的定殖数目,并用记号笔在傍边划线标记,以便将来容易定位观察;卵孵化27天左右,2龄若虫末期,记录二龄若虫的定殖数目。
[0014]S8:桑白蚧二龄以后,引入雄虫与枝条上的雌虫交配;
[0015]S9:卵孵化40

45天,记录枝条上活成虫和死虫的数目,计算存活率;并用刻有圆形标尺的透明模版测量蚧壳面积,记录介壳面积>1.2mm2的介壳数目;
[0016]S10:生殖力测定:雌成虫开始产卵1

2天后,体式显微镜下记录体外卵的数目,将成虫放入0.9%的生理盐水中,解剖虫体记录体内卵的数目,两者之和即为单个成虫卵的数目,每次至少测定30个雌成虫。
[0017]S11:以红阳猕猴桃和海沃德猕猴桃作为对照,计算各材料上桑白蚧发育历期、一龄若虫定殖率、成虫期存活率、成虫大小和生殖力评价各材料对桑白蚧的抗性差异。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中每个材料采集的为一年生枝条,尺寸为长1

1.5米,直径1

2厘米。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中收集南瓜或马铃薯上桑白蚧的雌卵。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中将雌卵转移到枝条毛线附近,转移卵的数目为300

500。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23
±
2℃,60
±
5%RH培养时,所述步骤S7、S9桑白蚧各龄期的测量时间,S9中透明模版面积0.2

1.4mm2,按0.2mm2递增。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不同材料对桑白蚧的抗性,从而选择最优的材料作为猕猴桃种质材料,然后进行猕猴桃的控制性杂交,筛选出抗性品种;可对现有猕猴桃品种进行快速鉴定,评估品种田间栽植时桑白蚧危害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4]一种猕猴桃种质材料对桑白蚧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5]1.每个材料采集一年生休眠枝条,枝条要求为长1.0米,直径1厘米,用黑色塑料布包裹保存于0℃冷库或冷藏柜内备用。
[0026]2.次年枝条从冷库内移出,枝条标记并剪去底部10厘米放入盛水的玻璃烧杯中,每枝条剪成60厘米长,顶端用凡士林涂抹较少枝条水分蒸发。
[0027]3.毛线轻轻缠绕枝条,一枝条缠6圈,为卵和初孵若虫提供定殖地点。每材料重复3次。
[0028]4.桑白蚧的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种质材料对桑白蚧抗性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如下:S1:采集猕猴桃不同种质材料的一年生休眠枝条,用黑色塑料布包裹0

2℃保存备用;S2:实验时,取保存的枝条标记剪去底部放入盛水的玻璃烧杯中,每枝条剪成60厘米,顶端涂抹凡士林;S3:在每根枝条上缠绕6

9圈毛线,每个种质材料重复3根枝条;S4:用昆虫针挑开正在产卵的桑白蚧虫壳,用0号描笔轻轻将橘红色雌卵转移到称量纸上备用;S5:用0号描笔轻轻将卵转移到枝条毛线附近,体式显微镜下记录转移卵的具体数目,一般300

500个之间,将枝条水平30

50
°
角度放置以保证卵不会掉落;S6:枝条放实验室内23
±
2℃,60
±
5 % RH,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每周换取烧杯中的水,剪去萌芽,并用凡士林涂抹封闭;S7:卵孵化7天后剪除毛线,记录一龄若虫的定殖数目,并用记号笔在傍边划线标记,以便将来容易定位观察;卵孵化27天左右,处于二龄若虫末期,记录二龄若虫的定殖数目。2.S8:桑白蚧二龄以后,引入雄虫与枝条上的雌虫交配;S9:卵孵化40

45天(处于成虫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启国王丽华何利钦李明章郑晓琴张茜李峤虹杜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