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形输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703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文字形输入装置及中文字形输入法。其中,所有的汉字分属于不考虑部件而考虑部首而被分类的字形小组。各字形小组被编入更上位的字形中组,各字形中组被编入更上位的字形大组。按照此字形分类的层结构引导输入。即,首先提示各字形大组,通过第一次击键选择其中的一个。接着,提示各字形中组,通过第二次击键选择其中的一个。然后,提示各字形小组,通过第三次击键选择其中的一个,确定输入对象汉字所属的字形小组。这样,根据对数字键等的三次击键就可以高效率地收敛得出候选汉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中文文字字形输入中文的中文字形输入,特别涉及使用有限个数的键输入中文的中文字形输入装置及中文字形输入法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作为一种中文的输入法,具有将汉字根据其字形进行输入的字形输入法。如利用这种现有的字形输入法,要根据汉字字形将其分解为称为部件的部分,使用者通过将多个部件进行组合而指定所希望的汉字。这个所谓的部件概念,不是在学校的基础教育中使用的概念,而是为了进行中文输入而开发的概念。因此,在开发中文输入程序及装置时,部件也多半是适应设想的条件而单独生成的。这样,分解汉字生成部件的字形分解法虽然没有统一,但任何一种字形分解法都将汉字分解为500种以上的部件。为了能将这样生成的500种以上的部件利用数十个键输入,将各部件编入数十种部件组中。即,各部件都属于某一个部件组。因此,使用者不仅事先要记忆全部500种以上的部件,而且必须同时记忆各部件属于哪一个部件组。对于多数汉字而言,一个文字是由多个部件构成的。于是,使用者通过按照规定预定的组合的规则的顺序指定多个部件逐步收敛得出作为候选的汉字。因此,除了上述部件及部件组之外,使用者还必须事先记忆部件组合规则。图24是现有的字形输入法的说明图。如此图所示,通过按照规定预定的组合的规则的顺序指定各部件,可确定满足指定条件的汉字组。最近,开发了面向便携式电话机或PDA(个人数字助理)的字形输入法。根据这一方法,对于生成的部件组,可通过对9个键进行两次击键而选择部件组。具体而言,就是生成81种部件组,各部件组按照其字形特征再分类成为9种。于是,通过第一击键选择应该最先输入的部件的字形特征,通过第二击键选择具有该字形特征的部件组中所希望的那个。之后,通过第三击键选择应该接着输入的部件的字形特征,通过第四击键及其后的击键从满足至此输入的条件的汉字组之中选择所希望的汉字。这种9键输入法,在不是利用一次击键而是利用两次击键选择一个部件组这一点上,与上述的利用数十个键的输入法是不同的,但其输入的基本概念则是共同的。根据上述现有的字形输入法,首先输入的部件(第1部件)及接着输入的部件(第2部件),无论哪一个都是从利用同一字形分解法生成的各部件中进行选择。在这种字形输入法中,使用者对通过指定第1部件收敛得出的候选群很难通过其后的输入进行更有效地收敛。即,因为在进行最初收敛时利用的条件和在其后收敛时利用的条件是根据利用同一字形分解法生成的各部件指定的,因此很难将多量的汉字均等地划分到通过收敛确定的各汉字组。例如,在此输入法中,在指定与“三点水”相当的部件作为第1部件的场合,满足这一指定条件的候选个数,在GB编码(GB2312)规定的6763字中可达到大约350字。另外,在指定与“草字头”相当的部件作为第1部件的场合,候选个数也同样为大约350字。这样收敛得出的约350字的汉字,通过第三击键可再次收敛。假设将约350字的汉字对应9个键进行平均9等分,则每一个键分配到的汉字约为40个。但是,实际上,为第三击键设定的选择分支与第一击键设定的相同。因此,很难对各键均等地分配汉字。具体地说,有时对一个键可分配多达80个字的汉字。在这一点上,由于收敛不充分,要进行高效率的输入是很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用有限个数的键高效地输入字形的中文字形输入装置及中文字形输入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字形分类法。该字形分类法是将作为输入对象所设想的全部汉字按照其字形特征分类为多个字形小组。此外,此字形分类法,通过将各字形小组编入上位组而形成多层的层结构。从此层结构的上位各组中选择一个组,同样地,通过从属于所选择的组的下位各组中选择一个组,来确定作为输入对象的汉字所属的字形小组。例如,在将这些字形小组分类为大约1000个左右以使使用频率高的汉字分散到不同的组,将这些字形小组编入大约100个左右的中组中,将这些字形中组编入大约10个左右的字形大组中的场合,对大约10个左右的数字键等的输入键进行3次击键就可能确定一个字形小组。因此,就可以在具备10个左右的键的各种信息设备上进行中文字形输入。这种信息设备例如,可以是便携式电话机,也可以是PDA。根据字形小组进行分类的汉字,可以是简体字,也可以是繁体字。另外,此处的汉字也可以是在日本、韩国或其他国家及地区使用的汉字。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汉字分类的说明图。图2为模式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中文字形输入的构成的方框图。图3为示出触摸屏式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外观的模式图。图4为示出中文输入模式(大分类选择)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5为示出中文输入程序的输入模块的构成的模式图。图6为示出大分类表的模式图。图7为示出中分类表的模式图。图8为示出进行中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9为示出小分类表的模式图。图10为示出进行小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11为示出进行小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12为示出进行小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13为示出进行小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14为示出进行小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15为示出进行小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16为示出进行小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17为示出进行小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18为示出进行小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19为示出进行小分类选择时的第2显示单元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20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1为示出辞典数据的模式图。图22为示出中文字形输入的具体示例的模式图。图23为示出通常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显示例的模式图。图24为已有的字形输入法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字形分类法予以说明。该字形分类法,是根据汉字使用频率的统计调查结果对其进行分类,将使用频率高的汉字不集中于一个组内。即,考虑将使用频率高的汉字,分配到不同的组中。另外,在该字形分类法中,不采用迄今为止一直采用的“部件”,而代之以采用在学校基础教育中的“部首”。因为通常使用汉字的人具有关于部首的知识,因此即使对部首不再进行学习,也可以理解这种字形分类法。另外,部首的种类与部件相比要少得多,多半具有固有的意义。因此,易于理解根据字形而被分类的各组的定义及其特征。另外,对不具有关于部首的知识的人来说,与部件的情况相比较,该知识掌握起来也简单得多。另外,因为所掌握的知识与学校的基础教育是一致的,所以采用此部首的字形分类法对汉字教育也能起到作用。对所有的汉字都可确定部首。所以,对应于大约200种部首,可将汉字分类到大约200种组中。如设定为GB2312规定的汉字,则属于各部首的汉字,少的情况下为数个,多的情况下为数百个。这些部首中,对使用频率高的汉字数少的部首,是将多个这样的部首集合在一起组合成为一个字形组。另一方面,对使用频率高的汉字数多的部首,则根据部首以外的字形信息再进行细分类。另外,汉字中除部首以外的部分称为“部首外”,此部首外的字形信息用于对汉字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作为此部首外的字形信息,可使用部首外的笔画及笔顺信息。具体而言,部首外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文字形输入装置,包括,具有可与汉字的字形特征相对应的多个按钮的输入单元及根据对此输入单元进行的操作输入中文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执行如下的处理过程,即基本选择过程和详细选择过程,其中基本选择过程根据通过将作为输入对象而设想的全部汉字按照其字形特征分类为多个字形小组,并将这些字形小组编入上位组而形成的多层的层结构,从此层结构的上位各组中选择一个组,详细选择过程根据上述层结构,从属于由上述基本选择步骤所选择的组的下位各组中选择一个组,来确定作为输入对象的汉字所属的字形小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野芩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