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泽立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4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烹调器皿的烧水壶,它解决了民用水壶烧水时,热能损失大的问题,该高效节能水壶是在现有的水壶中安装有辅助加热管,不仅增加了水壶的有效加热面积,还能改善热源的燃烧工况,是广大居民家庭使用的一种理想的高效节能水壶。(*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烹调皿的烧水壶,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水壶。水壶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被广范的使用,主要是用来烧水。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水壶基本上是平底或凹面底的,用这种水壶烧水是靠加热壶底进行热交换,而壶底的面积与整个水壶的表面积相比很小,使得加热面太小,在使用当中,一般壶底与热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对这种平底或凹面底的水壶进行加热时,一部分热量不可避免地要从壶底周围散发出去,白白地损失了一部分宝贵的热能,降低了热效率,不能充分地利用热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大大地提高有效加热表面的高效节能水壶。本技术是用如下方式完成的,高效节能水壶是由壶体、壶盖和提手构成。在壶体内装有辅助加热管,辅助加热管的入口接于壶体的底部,辅助加热管的出口接于壶体的上部,壶体内的辅助加热管有一根或多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图1、图2中,高效节能水壶是由壶体、壶盖、提手和辅助加热管构成,辅助加热管(2)装在壶体(1)内,辅助加热管(2)与壶体(1)的连接可用焊接或压接或整体成型等方法。辅助加热管(2)的入口(3)接于壶体(1)的底部,辅助加热管(2)的出口(4)接于壶体(1)的上部,这样就形成从壶体(1)的底部到上部有空心通道穿过壶体(1)的内部。辅助加热管(2)有一根或多根,辅助加热管(2)是任何形状都可以,本实施例是将辅助加热管(2)做成一弯曲的喇叭管,辅助加热管(2)的入口(3)的口经大于辅助加热管(2)的出口(4)的口径,这样就不致影响壶体(1)的表面美观,而且能增加火焰和热空气在辅助加热管(2)内与壶内水的热交换时间,使水能充分吸收热量,辅助加热管(2)的数量可用几根,在壶体(1)底面中心接一大口径辅助加热管(2),沿中心管的周围接几根小口径辅助加热管(2),这样就能充分利用热能。接有辅助加热管(2)的水壶还有一个作用,能改善热源的燃烧工况,特别是在用煤炉烧火煮水时,能辅助增加煤火的上火速度,这是由于热气总是向上升的,在辅助加热管(2)的作用下,引导热量向上升。该高效节能水壶不仅是增加了有效加热表面,而且还将要向壶底周围散出去的热量一部分被吸引到辅助加热管(2)中进行热交换,减少了热量损失,节约了能源,加快了烧水速度,在同等条件下,该节能水壶比现有的水壶烧水缩短时间约三分之一。高效节能水壶的材料可以是金属的或陶土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节能效果好,不仅增加水壶的有效加热表面,提高热效率,而且还能对热能的燃烧工况进行改善,是一种理想的高效节能水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水壶,它由壶体、壶盖和提手构成,其特征是在壶体(1)内装有辅助加热管(2),辅助加热管(2)的入口(3)接于壳体(1)的底部,辅助加热管(2)的出口(4)接于壶体(1)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高效节能水壶,它由壶体、壶盖和提手构成,其特征是在壶体(1)内装有辅助加热管(2),辅助加热管(2)的入口(3)接于壳体(1)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泽立
申请(专利权)人:毛泽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