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和射频前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6417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43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和射频前端系统,其中一种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至少一个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与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交替设置在同一印制板上;压接部,压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与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之间的分隔结构;分隔结构的第一端部开设有凹型结构;第一凸起部,与凹型结构配合设置;第一凸起部凸出于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所在的平面。如此,通过分隔结构和第一凸起部的配合设置,实现结构上的冗余设计,既可使得抗干扰下变频装置中的各频段下变频通道可满足隔离度的要求,又可简化控制和供电的方式,进而降低设计复杂性和生产难度,极大地提高装置的可生产性。高装置的可生产性。高装置的可生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和射频前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卫星通信导航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和射频前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方式和通信设备的不断增加,以及以频谱利用率的提高,抗干扰手段和方法已经成为了目前通信领域的热点,小型化、低成本以及高性能是在未来研发中需要予以重点考虑的因素。为提高抗干扰性能,目前可采用多通道的设计思路。
[0003]为了满足各接收通道之间的隔离度,传统技术通常采用多印制板多腔的方式来实现,即将各个接收通道单独设计PCB(Printed Circuit Boards,印制电路板)置于单腔内,装置中腔体的总数量与接收通道的总数量相同。在这种实现方式下,传统的抗干扰下变频装置被分为多块印制板,存在设计复杂性高和生产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设计复杂度和生产难度的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和射频前端系统。
[0005]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包括:
[0006]至少一个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
[0007]至少一个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与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交替设置在同一印制板上;
[0008]压接部,压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与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之间的分隔结构;分隔结构的第一端部开设有凹型结构;
[0009]第一凸起部,与凹型结构配合设置;第一凸起部凸出于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所在的平面。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隔结构还包括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抗干扰下变频装置还包括贴合第二端部设置的第二凸起部;
[0011]第二凸起部凸出于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所在的平面。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抗干扰下变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印制板中心处的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凸出于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所在的平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衰减调节电路、第一可调衰减器和第一下变频混频电路;第一下变频混频电路用于电连接北斗抗干扰模块;第一可调衰减器用于电连接第一频段接收天线;
[0014]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衰减调节电路、第二可调衰减器和第二下变频混频电路;第二下变频混频电路用于电连接北斗抗干扰模块;第二可调衰减器用于电连接第二频段接收天线。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还包括第一限幅电路、第一滤波放大
电路和第二滤波放大电路;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还包括第二限幅电路、第三滤波放大电路和第四滤波放大电路;
[0016]第一限幅电路和第一滤波放大电路依次电连接在第一可调衰减器和第一频段接收天线之间;第二滤波放大电路电连接在第一下变频混频电路和北斗抗干扰模块之间;
[0017]第二限幅电路和第三滤波放大电路依次电连接在第二可调衰减器和第二频段接收天线之间;第四滤波放大电路电连接在第二下变频混频电路和北斗抗干扰模块之间。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还包括第一声表滤波器;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还包括第二声表滤波器;
[0019]第一声表滤波器电连接在第一下变频混频电路和第一可调衰减器之间;第二声表滤波器电连接在第二下变频混频电路和第二可调衰减器之间。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衰减调节电路为电位器;第二衰减调节电路为电位器;
[0021]第一可调衰减器为压控衰减器;第二可调衰减器为压控衰减器。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抗干扰下变频装置还包括第三频段接收通道;第三频段接收通道、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和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设置在同一印制板上。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系统,包括第一印制板和上述的抗干扰下变频装置;抗干扰下变频装置设置在第一印制板上。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印制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印制板上的电源转换电路;
[0025]电源转换电路分别电连接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和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
[0026]上述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和射频前端系统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至少一个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第一凸起部和压接部;压接部包括分隔结构;其中,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与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交替地设置在同一印制板上,且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和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之间设置有分隔结构,分隔结构的第一端部开设有与第一凸起部配合设置的凹型结构,第一凸起部凸起于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所在的平面。如此,可实现抗干扰下变频装置的一体化设计并减小体积。通过分隔结构和第一凸起部的配合设置,实现结构上的冗余设计,既可使得抗干扰下变频装置中的各频段下变频通道可满足隔离度的要求,又可简化控制和供电的方式,进而降低设计复杂性和生产难度,极大地提高装置的可生产性。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抗干扰下变频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3为图1所示的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抗干扰下变频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的第一电路结构图;
[0033]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的第二电路结构图;
[0034]图7为图6所示的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与通道供电电源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35]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抗干扰下变频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38]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0039]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 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至少一个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所述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与所述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交替设置在同一印制板上;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与所述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之间的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的第一端部开设有凹型结构;第一凸起部,与所述凹型结构配合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所在的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抗干扰下变频装置还包括贴合所述第二端部设置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所在的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下变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印制板中心处的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所在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衰减调节电路、第一可调衰减器和第一下变频混频电路;所述第一下变频混频电路用于电连接北斗抗干扰模块;所述第一可调衰减器用于电连接第一频段接收天线;所述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衰减调节电路、第二可调衰减器和第二下变频混频电路;所述第二下变频混频电路用于电连接所述北斗抗干扰模块;所述第二可调衰减器用于电连接第二频段接收天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干扰下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下变频通道还包括第一限幅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和第二滤波放大电路;所述第二频段下变频通道还包括第二限幅电路、第三滤波放大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克文陈小忠李胜峰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