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旋式超柔电缆射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40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旋式超柔电缆射频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器主体包括外壳、内导体、第一衬套、绝缘板和绝缘套,第一衬套的一侧设置有外延部,外延部的侧部设置有凸环,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套、第二衬套、第三衬套、第四衬套和第五衬套,第五衬套设置有外凸部,第四衬套设置有内凹部,外凸部卡接于内凹部,第三衬套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设置有卡扣和挤压部,卡扣与凸环相卡接,第二衬套设置有挤压部配合的缺口,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螺套和卡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固定该连接器的两端,即可实现对电缆的固定,连接方便,且有效避免移位。且有效避免移位。且有效避免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旋式超柔电缆射频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自旋式超柔电缆射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1/2”超柔电缆的外导体一般是螺纹式外导体,在与连接器安装时往往需要保持连接器的前端壳体或者后端螺尾固定,然后拧紧另外一端,由于实际安装时往往不能保证连接器的前端壳体或者后端螺尾固定,造成电缆的前后位移,影响电气性能,且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可以解决现有超柔电缆与连接器连接麻烦,且容易出现前后移位的难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旋式超柔电缆射频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
[0008]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外壳、内导体、第一衬套、绝缘板和绝缘套,所述绝缘板安装于所述第一衬套的内部,所述内导体安装于所述绝缘板的侧部,所述绝缘套套设于所述内导体的外侧,所述内导体、所述第一衬套、所述绝缘板和所述绝缘套均处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第一衬套的一侧设置有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从所述外壳的内部伸出,所述外延部的侧部设置有凸环。
[0009]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套、第二衬套、第三衬套、第四衬套和第五衬套,所述第一螺套螺纹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侧部,所述第五衬套安装于所述第一螺套的内侧,所述第五衬套的内侧设置有外凸部,所述第四衬套的外侧设置有内凹部,所述外凸部卡接于所述内凹部的外侧,所述第四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五衬套的内侧,所述第三衬套安装于所述第四衬套的内侧,所述第三衬套的侧部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侧部设置有卡扣和挤压部,所述卡扣与所述凸环相卡接,所述第二衬套设置于所述第三衬套的内侧,所述第二衬套的侧部设置有所述挤压部配合的缺口,所述第二衬套的侧部与所述第四衬套的内侧相抵触。
[0010]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螺套和卡环,所述卡环卡接于所述外壳的侧部,所述第二螺套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侧部,所述内导体延伸至所述第二螺套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侧部与所述第一螺套的侧壁相对。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外壳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卡环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外壳的侧部设
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套配合的外螺纹段。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导体包括接触头和插针,所述接触头安装于所述绝缘板的侧部,所述插针设置于所述接触头的侧部,所述绝缘套套设于所述插针的外侧。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触头呈中空设置,所述接触头的侧部环形阵列设置有通缝,所述绝缘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套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外壳配合的内螺纹段,所述第一螺套与所述第四衬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凸部设置有至少六个,所述外凸部相对于所述第五衬套的内壁呈环形阵列设置。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凹部的数量与所述所述外凸部的数量相同,所述内凹部相对于所述第四衬套的外壁呈环形阵列设置。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部设置有至少八个,所述卡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三衬套呈环形阵列设置。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扣的数量与所述卡接部的数量相同,所述挤压部的数量与所述卡接部的数量相同,所述卡扣与所述挤压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衬套的宽度相同。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的超柔电缆的射频连接器,使用时,将电缆从第一螺套的内部旋入,使得电缆的外导体挤压第二衬套,使得第二衬套移动,并挤压挤压部,在挤压挤压部后,使得卡扣从凸环的部位脱离,进而使得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脱离,然后拉动电缆后移,在电缆后移的过程中带动第四衬套移动,使得第四衬套的内凹部从第五衬套的外凸部脱离,使得第四衬套不跟随第一螺套的转动而转动,即可任意旋转外壳或第一螺套,在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的配合下,外壳和第一螺套靠近并对电缆进行夹紧,简便的实现安装,且有效的避免了固定后的移位。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去除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内导体、第一衬套和第三衬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的绝缘板、第一衬套和第三衬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衬套和第三衬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衬套、第三衬套、第四衬套和第五衬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本技术的第四衬套和第五衬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技术的第三衬套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技术的第五衬套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技术的第四衬套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是本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0035]图13是本技术的第一衬套结构示意图;
[0036]图14是本技术的第二衬套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00、连接器主体;110、外壳;111、第一密封圈;112、第一凹槽;113、第二凹槽;120、内导体;121、接触头;122、插针;123、通缝;130、第一衬套;131、外延部;132、凸环;140、绝缘板;141、通孔;150、绝缘套;200、第一连接组件;210、第一螺套;211、第二密封圈;220、第二衬套;230、第三衬套;231、卡接部;232、卡扣;233、挤压部;240、第四衬套;241、内凹部; 250、第五衬套;251、外凸部;300、第二连接组件;310、第二螺套;320、卡环。
[003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旋式超柔电缆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100),所述连接器主体(100)包括外壳(110)、内导体(120)、第一衬套(130)、绝缘板(140)和绝缘套(150),所述绝缘板(140)安装于所述第一衬套(130)的内部,所述内导体(120)安装于所述绝缘板(140)的侧部,所述绝缘套(150)套设于所述内导体(120)的外侧,所述内导体(120)、所述第一衬套(130)、所述绝缘板(140)和所述绝缘套(150)均处于所述外壳(110)的内侧,所述第一衬套(130)的一侧设置有外延部(131),所述外延部(131)从所述外壳(110)的内部伸出,所述外延部(131)的侧部设置有凸环(132);第一连接组件(200),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螺套(210)、第二衬套(220)、第三衬套(230)、第四衬套(240)和第五衬套(250),所述第一螺套(210)螺纹安装于所述外壳(110)的侧部,所述第五衬套(250)安装于所述第一螺套(210)的内侧,所述第五衬套(250)的内侧设置有外凸部(251),所述第四衬套(240)的外侧设置有内凹部(241),所述外凸部(251)卡接于所述内凹部(241)的外侧,所述第四衬套(240)套设于所述第五衬套(250)的内侧,所述第三衬套(230)安装于所述第四衬套(240)的内侧,所述第三衬套(230)的侧部设置有卡接部(231),所述卡接部(231)的侧部设置有卡扣(232)和挤压部(233),所述卡扣(232)与所述凸环(132)相卡接,所述第二衬套(220)设置于所述第三衬套(230)的内侧,所述第二衬套(220)的侧部设置有所述挤压部(233) 配合的缺口,所述第二衬套(220)的侧部与所述第四衬套(240)的内侧相抵触;第二连接组件(300),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二螺套(310)和卡环(320),所述卡环(320)卡接于所述外壳(110)的侧部,所述第二螺套(310)安装于所述外壳(110)的侧部,所述内导体(120)延伸至所述第二螺套(31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旋式超柔电缆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圈(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华浩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