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内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25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内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固定连接有过滤阀,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预保护管,所述预保护管与进水管内部连通,所述预保护管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开设有两个转动口,所述转动口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阻力板,所述阻力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转动口固定连接,所述预保护管内开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与连接槽内部连通,所述出水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可及时对进水管内部的水压预处理,提升了防内漏的效果。提升了防内漏的效果。提升了防内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内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防内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换热器的使用过程中,会对向换热器内输送的自来水冷水和暖气热水通过过滤阀进行过滤处理,在过滤阀使用过程中,由于过滤阀堵塞后,过滤阀输入端处压力过大,在其连接处位置会有水源渗漏出来,在长时间没有人员发现的情况下,渗漏出来的水源会沿管壁蔓延逐渐渗透滴漏到换热器内部,对设备造成锈蚀损坏的可能。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1476838U)公开了一种防内漏换热器解决了上述问题,但该装置仍存在以下问题:1、该装置中需在塑性盒内积累一定量的水才能被水位传感器感应到,声光报警器无法及时传递信息给工作人员,致使换热器维修效率降低;2、该装置中未设置有保护装置,无法及时对过滤阀输入端处压力过大的现象进行预处理,致使防内漏的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内漏换热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内漏换热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内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固定连接有过滤阀,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预保护管,所述预保护管与进水管内部连通,所述预保护管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开设有两个转动口,所述转动口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阻力板,所述阻力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转动口固定连接,所述预保护管内开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与连接槽内部连通,所述出水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插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板内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穿插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堵球,所述封堵球与连接槽的内壁相抵,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器,所述弹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与红外发射器电性相接,所述出水槽内固定连接有红外接收器,所述预保护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与控制器电性相接,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报警灯,所述控制器与报警灯电性相接。
[0007]优选地,所述阻力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两个所述密封垫之间相抵。
[0008]优选地,所述弹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壳,所述移动电源固定安装在防水壳内部。
[0009]优选地,所述弹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内固定连接有石英玻璃片,所述红外发射器固定安装在防水罩内部。
[0010]优选地,所述弹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所述固定板内贯穿开设有两个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孔。
[0011]优选地,所述压力弹簧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连接杆安装在压力弹簧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当进水管内部压力过大时,水压将顶着封堵球进行移动,封堵球的移动使与其依次连接的连接杆和弹簧板进行移动,同时使常态下的压力弹簧进入压缩状态,当封堵球从连接槽内部退出后,水流将流入出水槽内并通过出水槽排出,即可及时对进水管内部的水压预处理,提升了防内漏的效果。
[0014]2、初始状态下,移动电源一直保持开启状态,并使红外发射器长期通电并发出红外射线,在弹簧板移动过程中,红外发射器所发射出的红外线被红外接收器接收,由红外接收器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内,通过控制器控制报警灯的启动,利用报警灯发出的声音和光线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当红外接收器接收到信息后可及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报警灯进行工作并提示工作人员维护,提高了换热器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内漏换热器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内漏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内漏换热器中阻力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中:1、换热器壳体;2、底座;3、报警灯;4、过滤阀;5、进水管;6、预保护管;7、控制器;8、密封垫;9、阻力板;10、封堵球;11、红外接收器;12、导向杆;13、固定板;14、连接杆;15、压力弹簧;16、移动电源;17、防水壳;18、扭力弹簧;19、石英玻璃片;20、防水罩;21、红外发射器;22、弹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4,一种防内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换热器壳体1包括进水口,进水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进水管5内固定连接有过滤阀4,进水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预保护管6,预保护管6与进水管5内部连通,预保护管6内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开设有两个转动口,转动口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阻力板9,阻力板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18,扭力弹簧18的一端与转动口固定连接,预保护管6内开设有出水槽,出水槽与连接槽内部连通,出水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内插接有连接杆14,固定板13内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杆14相适配的穿插孔,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堵球10,封堵
球10与连接槽的内壁相抵,连接杆14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板22,弹簧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15,压力弹簧15的一端与固定板13固定连接,弹簧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器21,弹簧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源16,移动电源16与红外发射器21电性相接,出水槽内固定连接有红外接收器11,预保护管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7,红外接收器11与控制器7电性相接,换热器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报警灯3,控制器7与报警灯3电性相接,当进水管5内部压力过大时,水压将顶着封堵球10进行移动,封堵球10的移动使与其依次连接的连接杆14和弹簧板22进行移动,同时使常态下的压力弹簧15进入压缩状态,当封堵球10从连接槽内部退出后,水流将流入出水槽内并通过出水槽排出,即可及时对进水管5内部的水压预处理,提升了防内漏的效果。
[0023]其中,阻力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8,两个密封垫8之间相抵,提高了两个阻力板9之间的密封性能,便于阻力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内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1)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内固定连接有过滤阀(4),所述进水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预保护管(6),所述预保护管(6)与进水管(5)内部连通,所述预保护管(6)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开设有两个转动口,所述转动口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阻力板(9),所述阻力板(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18),所述扭力弹簧(18)的一端与转动口固定连接,所述预保护管(6)内开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与连接槽内部连通,所述出水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内插接有连接杆(14),所述固定板(13)内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杆(14)相适配的穿插孔,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堵球(10),所述封堵球(10)与连接槽的内壁相抵,所述连接杆(14)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板(22),所述弹簧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15),所述压力弹簧(15)的一端与固定板(1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器(21),所述弹簧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源(16),所述移动电源(16)与红外发射器(21)电性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龙鞠兰朱信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蓝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