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不同外形的变化性组合贴袋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11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6
一种满足不同外形的变化性组合贴袋模板,所述变化性组合贴袋模板包括左上层板、右上层板、下层板和压板,左上层板和右上层板均包括第一上层板和第二上层板,第一上层板和第二上层板下部设有上层板缝制通槽,第一上层板上部设有与所述上层板缝制通槽形状相同的镂空口,下层板包括第一下层板和第二下层板,第一下层板和第二下层板之间设有插板;插板包括推拉框和遮挡条,所述遮挡条包括上部遮挡条和下部遮挡条,所述上部遮挡条底端设有倒三角形遮挡块所述下部遮挡条顶端设有倒梯形遮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同一模板两种服装贴袋的自由转换,服装贴袋快速免熨烫缝制,服装贴袋袋口面料容量的自然加放,衣身袋位与底层模板袋位的快速定位。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足不同外形的变化性组合贴袋模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男女衬衫、茄克衫等矩形贴袋和宝剑形贴袋的组合缝合模板,属于服装缝合


技术介绍

[0002]贴袋是男女衬衣、茄克衫等常用的口袋结构,在工业化成衣生产中,需先将口袋的四周熨烫,再将贴袋与衣身对位,沿三周与衣身进行缝合。在实际操作中,口袋的熨烫和缝制分属于两个工位,工人操作使得拿、取、移动等操作环节频繁,耗时较长;此外贴袋与衣身进行缝制时需将袋布放在衣片的袋位上进行对位,并按0.1cm车缝线固定,但因服装面料较轻薄、柔软,在缝制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不时地拉扯面料,进而降低工作效率。另外在对位的过程中需要对衣身面料进行划线,有时因操作不当弄污服装,影响成品的美观。
[0003]现有技术中的贴袋模板只能适用于一种类型的贴袋,满足批量化流水线的需求,但随着服装行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个性化的需求,单体定制成为趋势,企业生产流水线由单款单码流水线向多款多码流水线转化,只能适用于一种类型的贴袋已经不能满足于生产需求,虽然实现了免熨烫,但操作过程复杂,增加了工时。现有模板未考虑贴袋在袋口出应加放容量,袋口处需稍留空隙,以确保手部的伸缩自如。现有技术的模板在放置衣身面料的模板上放置定位固件或定位针,但工人需每缝制一件衣服都要重新用定位固件定位,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如何弥补现有技术的贴袋模板的不足,提供一个能实现同一模板两种服装贴袋的自由转换、实现服装贴袋快速免熨烫缝制、实现服装贴袋袋口面料容量的自然加放,降低模板的制作成本,减少了因贴袋不同而所需换板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适用于智能化小批量生产流水线的贴袋模板是现解决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不同外形的变化性组合贴袋模板,所述变化性组合贴袋模板包括左上层板、右上层板、下层板和压板,所述左上层板和右上层板分别与所述下层板连接;所述左上层板和右上层板均包括第一上层板和第二上层板,所述第一上层板和第二上层板下部设有上层板缝制通槽,所述第一上层板上部设有与所述上层板缝制通槽形状相同的镂空口,所述第一上层板与第二上层板之间设有垫层,所述垫层垫于所述镂空口左右两侧1cm处形成卷布凹槽,所述卷布凹槽纵向长度直通下端上层板缝制通槽;所述左上层板和右上层板的镂空口和上层板缝制通槽均不相同为矩形和剑形其中之一;所述凹槽内插有所述压板,所述压板为中间厚两边薄的契形压板,所述压板一端为矩形,另一端为剑形;所述下层板包括第一下层板和第二下层板,所述第一下层板和第二下层板之间设有插板;所述第一下层板和第二下层板与所述左上层板和右上层板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两端为细长条,下端为三角形镂空的不规则的下层板缝制通槽,所述第一下层板和第二下层板上下两端均设有推拉口,所述第一下层板上贴有定位条;
所述插板包括推拉框和遮挡条,所述推拉框上下两端均设有推拉圆孔,所述推拉圆孔通过所述推拉口露出,所述遮挡条位于所述下层板制通槽之间,所述遮挡条包括上部遮挡条和下部遮挡条,所述上部遮挡条底端设有倒三角形遮挡块,所述遮挡条下拉时可将倒三角形遮挡块遮挡住所述下层板缝制通槽的三角形镂空,在三角形镂空底部留出与所述细长条宽度相同的缝制通槽,形成剑形缝制通槽,所述下部遮挡条顶端设有倒梯形遮挡块,所述遮挡条上拉时可将倒梯形遮挡块遮挡住所述下层板缝制通槽的三角形镂空,在三角形镂空顶部留出与所述细长条宽度相同的缝制通槽,形成矩形缝制通槽。
[0005]进一步地,所述左上层板和右上层板分别与所述下层板通过扣合件和铰链连接,所述扣合件可拆分。
[0006]进一步地,所述镂空口的纵向长度为贴袋的纵向口袋长,镂空口的开口宽度为贴袋的袋口净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垫层厚度为1.5~2mm,所述垫层纵向一直到下面的矩形通槽底端1cm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左上层板的镂空口和上层板缝制通槽为矩形,右上层板的镂空口和上层板缝制通槽为剑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左上层板的镂空口和上层板缝制通槽为剑形,右上层板的镂空口和上层板缝制通槽为矩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镂空口左右两边各有磨砂条,宽度为贴袋的毛边宽度约1cm

1.5cm,用于固定贴袋面料而不滑脱。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中厚度为1mm,两端厚度为0.5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条分别为袖窿定位条,侧缝定位条和前中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位置可根据服装的号型自行调整进一步地,所述插板长度短于所述下层板,所述插板与所述下层板长度差距与所述倒三角形遮挡块和倒梯形遮挡块到所述下层板缝制通槽的三角形镂空处的距离相同。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同一模板两种服装贴袋的自由转换前期贴袋模板专利技术只能适用于一种类型的贴袋,适用于批量化流水线的需求,但随着服装行业智能化水平的提供,以及人们对个性化的需求,单体定制成为趋势,企业生产流水线由单款单码流水线向多款多码流水线转化,为满足此需求,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同一模板中矩形贴袋和宝剑型贴袋模板这两种常用贴袋的自由转换,降低模板的制作成本,减少了因贴袋不同而所需换板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适用于智能化小批量生产流水线。
[0014](2)实现了服装贴袋快速免熨烫缝制前期专利技术的部分贴袋模板同样实现了免熨烫,但操作过程复杂,需要经过五个步骤:

插板下压,

插板前推,

两边卷边板内推,

贴袋板盖住衣身,

插板抽出。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

插板下压,

插板前推,

贴袋板盖住衣身,

插板抽出。减少了卷边板内推操作步骤,减少生产工时。
[0015](3)实现了服装贴袋袋口面料容量的自然加放前期专利技术的贴袋模板均未考虑贴袋在袋口出应加放容量,袋口处需稍留空隙,以确保手部的伸缩自如。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中间插板改良为中间厚四周薄的契型插板,实现袋口
处容量的自然加放,同时减少了贴袋三周布料的厚度,插板前推时阻力小更顺畅。模板生成出的贴袋更加满足手部的舒适度。
[0016](4)实现了衣身袋位与底层模板袋位的快速定位前期专利技术的模板在放置衣身面料的模板上放置定位固件或定位针,但工人需每缝制一件衣服都要重新用定位固件定位,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衣身袖窿弧线、侧缝线、前中线提前用贴条贴在模板上,操作人员只需将衣身的这三条线与模板上的这三个贴条相吻合即可,实现了衣身袋位与底层模板袋位的快速定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根据不同规格服装的档次,将同一品类的不同规格服装的袖窿弧线、侧缝线、前中线的所有贴条贴在模板上,并按照顺序标号,可满足不同规格服装的贴袋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 为本专利技术模板展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层板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层板内部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压板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层板侧视凹槽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层板侧视凹槽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足不同外形的变化性组合贴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性组合贴袋模板包括左上层板(1)、右上层板(2)、下层板(3)和压板(4),所述左上层板(1)和右上层板(2)分别与所述下层板(3)连接;所述左上层板(1)和右上层板(2)均包括第一上层板(5)和第二上层板(6),所述第一上层板(5)和第二上层板(6)下部设有上层板缝制通槽(7),所述第一上层板(5)上部设有与所述上层板缝制通槽(7)形状相同的镂空口(8),所述第一上层板(5)与第二上层板(6)之间设有垫层(9),所述垫层(9)垫于所述镂空口(8)左右两侧1cm处,形成卷布凹槽(10),所述卷布凹槽(10)纵向长度直通下端上层板缝制通槽(7);所述左上层板(1)和右上层板(2)的镂空口(8)和上层板缝制通槽(7)均不相同为矩形和剑形其中之一;所述卷布凹槽(10)内插有所述压板(4),所述压板(4)为中间厚两边薄的契形压板,所述压板(4)一端为矩形,另一端为剑形;所述下层板(3)包括第一下层板(11)和第二下层板(12),所述第一下层板(11)和第二下层板(12)之间设有插板(13);所述第一下层板(11)和第二下层板(12)与所述左上层板(1)和右上层板(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两端为细长条,下端为三角形镂空的不规则的下层板缝制通槽(14),所述第一下层板(11)和第二下层板(12)上下两端均设有推拉口(15),所述第一下层板(11)上贴有定位条;所述插板(13)包括推拉框(16)和遮挡条,所述推拉框(16)上下两端均设有推拉圆孔(17),所述推拉圆孔(17)通过所述推拉口(15)露出,所述遮挡条位于所述下层板缝制通槽(14)之间,所述遮挡条包括上部遮挡条(18)和下部遮挡条(19),所述上部遮挡条(18)底端设有倒三角形遮挡块(20),所述遮挡条下拉时可将倒三角形遮挡块(20)遮挡住所述下层板缝制通槽(14)的三角形镂空,在三角形镂空底部留出与所述细长条宽度相同的缝制通槽,形成剑形缝制通槽,所述下部遮挡条(19)顶端设有倒梯形遮挡块(21),所述遮挡条上拉时可将倒梯形遮挡块(21)遮挡住所述下层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雅莉张媛媛闫琳安凌中左洪芬姜亚琳蓝伟平董辉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南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