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610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包括环形PVC管,所述环形PVC管的后方一侧水平连接有直管,所述环形PVC管的前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细滤网,且环形PVC管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灯管,所述环形PVC管的内部位于环形灯管的外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环形金属加热棒,所述环形灯管和环形金属加热棒之间套接设置有集成盒。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浮游动物培养技术领域,该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通过环形灯管和环形金属加热棒之间套接设置有集成盒,能够使整个系统中的浮游动物只进不出,使系统中的浮游动物与河道中的浮游动物有着相同的化学成分,只有温度这个单一变量,使得实验结果可靠性大为增加。使得实验结果可靠性大为增加。使得实验结果可靠性大为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游动物培养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性生活的动物类群,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一些高原的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很多种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气候有关,使其可以作暖流、寒流的指示动物,为了更好的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人员们需要对水中的浮游生物进行培养,根据浮游生物的生长变化来探索生态环境的变化。
[0003]但是目前在对浮游动物进行培养时,存在了一定的缺点,但是目前对于浮游生物的研究方法都采用室内培养箱模拟浮游生物,但该方法脱离了野外环境,模拟的结果不如直接在野外对浮游生物进行培养,没有对此进行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解决了目前对于浮游生物的研究方法都采用室内培养箱模拟浮游生物,但该方法脱离了野外环境,模拟的结果不如直接在野外对浮游生物进行培养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包括环形PVC管,所述环形PVC管的后方一侧水平连接有直管,所述环形PVC管的前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细滤网,且环形PVC管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灯管,所述环形PVC管的内部位于环形灯管的外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环形金属加热棒,所述环形灯管和环形金属加热棒之间套接设置有集成盒,所述直管的一端套接滑动安装有安装套,且直管的一端前后表面靠近安装套的一侧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腔,两个所述固定腔的上表面之间嵌入滑动安装有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内部上表面垂直均匀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直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固定腔相对应的插块,且安装套的另一侧内部设置有粗滤网,所述粗滤网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水盒,所述防水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一端贯穿转动安装于粗滤网的一侧面并固定连接有L形杆。
[0006]所述集成盒内部水平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上表面设置有感应器,所述集成盒的内部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且集成盒的内部上表面靠近电池的后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微型时间继电器。
[0007]优选的,所述环形PVC管和直管均为透明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环形PVC管的前表面位于细滤网的两侧位置处均水平连接有第一定位杆,且环形PVC管的下表面均匀垂直连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的一端均设置有插尖部。
[0009]优选的,所述环形灯管和环形金属加热棒以及集成盒的外表面之间包裹有一层防水包装膜。
[0010]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预设了环形金属加热棒的一个温度增加值,增加值为2℃,所述感应器的两侧均设置有感应探头,两个所述感应探头分别检测环形PVC管的内部和外部的水温。
[0011]优选的,所述马达与微型时间继电器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环形金属加热棒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导线与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环形灯管和感应器以及微型时间继电器均通过导线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时间继电器使马达每2h工作一次。
[0012]优选的,所述凹形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把手,所述弹簧是一种不锈钢材质构件。
[0013]优选的,所述插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凹形板一端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凹形板的一端是滑动卡接安装于定位槽的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L形杆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刷板,所述刷板的一侧与粗滤网的另一侧面接触,所述L形杆的一端是滑动安装于安装套的外表面。
[0015]优选的,所述细滤网采用25号滤网。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通过环形PVC管的前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细滤网,且环形PVC管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灯管,环形PVC管的内部位于环形灯管的外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环形金属加热棒,环形灯管和环形金属加热棒之间套接设置有集成盒,能够使整个系统中的浮游动物只进不出,形成一个半闭合系统,使系统中的浮游动物与河道中的浮游动物有着相同的化学成分,只有温度这个单一变量,使得实验结果可靠性大为增加。
[0017](2)、该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通过直管的一端套接滑动安装有安装套,且直管的一端前后表面靠近安装套的一侧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腔,两个固定腔的上表面之间嵌入滑动安装有凹形板,凹形板的内部上表面垂直均匀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直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利用弹簧的弹性,调节凹形板,可以使凹形板的两端卡进或脱离插块上的定位槽中,从而方便对粗滤网进行安装或拆卸,便于工作人员对粗滤网进行更换。
[0018](3)、该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通过防水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马达的一端贯穿转动安装于粗滤网的一侧面并固定连接有L形杆,集成盒的内部上表面靠近电池的后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微型时间继电器,L形杆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刷板,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定时的对粗滤网表面进行清洁,防止粗滤网表面上的杂质过多而造成了堵塞情况,进而使其影响了培养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环形PVC管结构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集成盒结构的内部拆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套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刷板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中:1、环形PVC管;101、第一定位杆;102、第二定位杆;103、插尖部;2、直管;3、细滤网;4、环形灯管;5、环形金属加热棒;6、集成盒;61、防水包装膜;7、单片机;8、感应器;81、感应探头;9、电池;10、微型时间继电器;11、安装套;12、固定腔;13、凹形板;131、把手;14、弹簧;15、插块;151、定位槽;16、粗滤网;17、防水盒;18、马达;19、L形杆;191、刷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包括环形PVC管1,环形PVC管1的后方一侧水平连接有直管2,环形PVC管1的前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细滤网3,且环形PVC管1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灯管4,环形PVC管1的内部位于环形灯管4的外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环形金属加热棒5,环形灯管4和环形金属加热棒5之间套接设置有集成盒6,直管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包括环形PVC管(1),所述环形PVC管(1)的后方一侧水平连接有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PVC管(1)的前表面和另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细滤网(3),且环形PVC管(1)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灯管(4),所述环形PVC管(1)的内部位于环形灯管(4)的外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环形金属加热棒(5),所述环形灯管(4)和环形金属加热棒(5)之间套接设置有集成盒(6),所述直管(2)的一端套接滑动安装有安装套(11),且直管(2)的一端前后表面靠近安装套(11)的一侧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腔(12),两个所述固定腔(12)的上表面之间嵌入滑动安装有凹形板(13),所述凹形板(13)的内部上表面垂直均匀连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下端与直管(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1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固定腔(12)相对应的插块(15),且安装套(11)的另一侧内部设置有粗滤网(16),所述粗滤网(16)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水盒(17),所述防水盒(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18),所述马达(18)的一端贯穿转动安装于粗滤网(16)的一侧面并固定连接有L形杆(19);所述集成盒(6)内部水平安装有单片机(7),所述单片机(7)的上表面设置有感应器(8),所述集成盒(6)的内部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9),且集成盒(6)的内部上表面靠近电池(9)的后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微型时间继电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PVC管(1)和直管(2)均为透明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浮游动物增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PVC管(1)的前表面位于细滤网(3)的两侧位置处均水平连接有第一定位杆(101),且环形PVC管(1)的下表面均匀垂直连接有第二定位杆(102),所述第一定位杆(101)和第二定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裕恒翁白莎严登华宫晓艳牛永振李蒙于志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