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陆养殖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579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陆养殖复合装置,包括:咸水养殖池和淡水养殖池;混合水池,所述混合水池通过第一管道同时连接所述咸水养殖池和所述淡水养殖池;沉淀池,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混合水池;固体收容桶,所述固体收容桶和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泵体;滴灌区,所述滴灌区和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泵体。不用将咸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固体物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经过固体收容桶回收,可以作为废料或者其他处理,避免污染环境,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了内陆养殖的残渣废料的回收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续发展。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陆养殖复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陆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陆养殖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种类有了更高的要求,内陆地区的人民希望能吃到品种丰富的水产品,其中也包括海产品。而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内陆养殖就应运而生。目前大部分内陆养殖采用淡水养殖和咸水养殖混养的方法,但在更换水体后废弃的水无法做到有效回收,一方面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内陆养殖复合装置,能够妥善处理内陆养殖废弃水的回收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0004]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陆养殖复合装置,包括:咸水养殖池和淡水养殖池;混合水池,所述混合水池通过第一管道同时连接所述咸水养殖池和所述淡水养殖池;沉淀池,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混合水池;固体收容桶,所述固体收容桶和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泵体;滴灌区,所述滴灌区和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泵体。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内陆养殖复合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该内陆养殖复合装置进行排水时,水首先从咸水养殖池和淡水养殖池内排出,经由第一管道流入混合水池内,在混合水池内,咸水通过和淡水混合,降低了咸水的盐浓度,达到可以浇灌使用,这样就不用将咸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固体物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经过固体收容桶回收,可以作为废料或者其他处理,避免污染环境,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了内陆养殖的残渣废料的回收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管道分为和所述咸水养殖池以及所述淡水养殖池同时连接的分管路以及和所述混合水池连接的主管路,所述分管路靠近所述咸水养殖池一端设有第三泵体,所述分管路靠近所述淡水养殖池一端设有第四泵体,所述主管路靠近所述分管路一端设有流体阀。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管道通向所述沉淀池一端分设有三条分支出口,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分支出口一侧设有第五泵体。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淀池内设有半透膜层,所述半透膜层将所述沉淀池分为右侧的沉淀区和左侧的透析区,所述分支出口伸入所述沉淀区内,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透析区连通。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淀区还设置有补液管。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滴灌区包括五根间隔均匀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四管道两侧的滴灌带,每个所述滴灌带上均匀设置有四个滴灌孔。
[001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2]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陆养殖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
[0015]咸水养殖池101、淡水养殖池102、混合水池110、沉淀区121、透析区122、补液管123、固体收容桶130、滴灌区140、滴灌带141、滴灌孔142、第一泵体151、第二泵体152、第三泵体153、第四泵体154、第五泵体155、流体阀156、第一管道160、主管路161、分管路162、第二管道170、分支出口171、第三管道180、第四管道190、半透膜层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19]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1]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陆养殖复合装置,包括:咸水养殖池101、淡水养殖池102、混合水池110、沉淀池、固体收容桶130、滴灌区140、第一泵体151、第二泵体152。
[0022]咸水养殖池101和淡水养殖池102对称设置,二者之间通过第一管道160连接,第一管道160通向混合水池110内,混合水池110底部接有第二管道170,通过第二管道170连接沉淀池内,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第三管道180,第三管道180连接到固体收容桶130内,第三管道180上设有第一泵体151,沉淀池的侧壁设有第四管道190,第四管道190上设有第二泵体152,第四管道190连接到滴灌区140。
[0023]例如,如图1所示,咸水养殖池101和淡水养殖池102为圆弧形底部的池子,且池子
底部通过第一管道160相连,第一管道160伸向混合水池110的开口处,混合水池110底部开口通往第二管道170,第二管道170弯折通向沉淀池,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第三管道180,第三管道180连接到固体收容桶130内,第三管道180上设有第一泵体151,沉淀池的侧壁设有第四管道190,第四管道190上设有第二泵体152,第四管道190连接到滴灌区140。
[0024]具体地,当该内陆养殖复合装置进行排水时,水首先从咸水养殖池101和淡水养殖池102内排出,经由第一管道160流入混合水池110内,在混合水池110内,咸水通过和淡水混合,降低了咸水的盐浓度,达到可以浇灌使用,这样就不用将咸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0025]其中,咸水和淡水的混合比例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求控制。混合后的水分盐度要低于浇灌植物的耐受性。目前的淡水养殖池102远远多于咸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陆养殖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咸水养殖池和淡水养殖池;混合水池,所述混合水池通过第一管道同时连接所述咸水养殖池和所述淡水养殖池;沉淀池,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混合水池;固体收容桶,所述固体收容桶和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泵体;滴灌区,所述滴灌区和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泵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陆养殖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分为和所述咸水养殖池以及所述淡水养殖池同时连接的分管路以及和所述混合水池连接的主管路,所述分管路靠近所述咸水养殖池一端设有第三泵体,所述分管路靠近所述淡水养殖池一端设有第四泵体,所述主管路靠近所述分管路一端设有流体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小平陶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乡县涛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