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双折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02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双折边加工制作困难的难题,公开了一种简易双折边器,包括调节撑板、双折边成型组件,所述调节撑板与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呈水平平行放置,之间留有编织袋底进入槽,后通过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上设有的联接板联接在一起;所述调节撑板与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联接后从左到右依次形成有第一次折边区、第二次折边区、第三次折边区;通过第一次折边区使得水平进入的所述编织袋底逐渐竖直形成L型折边;L型折边通过所述第二次折边区折成C字形折边;C字形折边通过所述第三次折边区形成е字型折边。三次折边区形成е字型折边。三次折边区形成е字型折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双折边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袋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双折边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塑编行业中,塑料编织袋加工时为了增强缝制牢固度,在袋底和口部都会进行多次上折一部分进行缝制,这种一般叫双折边缝制,牢固强度增加,对于体积较大的包装袋能很好的防止包装物散落。这种双折边手工缝制时却非常麻烦,袋底折叠两次后不易成形,折好一边另一边就散开了,在缝纫机压针时,都很松散不结实。所以专利号为CN102587046A公布了一种双边折边器,其主要为外卷筒和内卷筒套合在一起,两螺旋形卷筒相互交合后,进行两次平滑的卷边,将底部对折后,实用性很好,但是这样的结构不方便制作,螺旋形的制作和焊接对产品的质量影响较大,折边不好时无法进行调节和修复,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在更换折边器后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易双折边器,有效的解决了加工制作困难,调整不方便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简易双折边器,包括调节撑板、双折边成型组件,所述调节撑板与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呈水平平行放置,之间留有编织袋底进入槽,后通过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上设有的联接板联接在一起;所述调节撑板与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联接后从左到右依次形成有第一次折边区、第二次折边区、第三次折边区;所述第一次折边区上设有第一斜抄板,通过第一斜抄板使得水平进入所述第一次折边区的所述编织袋底,沿所述第一斜抄板逐渐竖直形成L型折边;所述第二次折边区上设有导向板,所述编织袋底的L型折边通过所述导向板折成C字形折边;所述第三次折边区由扭曲导向槽与成型压边区组成,所述编织袋底的C字形折边沿所述扭曲导向槽移动经成型压边区出,通过所述扭曲导向槽使得C字形折边从水平状态逆时针旋转逐渐移动成竖直状态,再从竖直状态逆时针旋转逐渐移动成水平状态形成е字型折边,后经成型压边区压实成型。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由联接板、固定双折板、成形压板、与导向板组成,所述导向板通过联接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双折板左端;所述成形压板通过联接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双折板右端。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双折板前端设置有第一斜抄板,所述第一斜抄板上设有作用斜面,所述作用斜面按S型扭曲,由水平状态逐渐至竖直状态;所述固定双折板通过所述第一斜抄板与所述的调节撑板的左端形成第一次折边区,使得进入第一次折边区编织袋底逐渐竖直形成L型折边。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板呈刀型,前端的内侧边设有三角导边Ⅰ,后端的刀柄部设有S型扭曲面,所述S型扭曲面由水平状态逐渐至竖直状态,所述导向
板通过所述联接板固定在固定双折板上,使得所述三角导边Ⅰ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一斜抄板的后端,形成第二次折边区,所述编织袋底的L型折边进入第二次折边区时,通过所述三角导边Ⅰ将L型折边折成C字形折边。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双折板中部还设置有第二斜抄板,所述第二斜抄板上设有作用斜面,所述作用斜面按S型扭曲,由水平状态逐渐至竖直状态;所述第二斜抄板与所述S型扭曲面配合形成所述扭曲导向槽的前半段;所述成形压板成刀型,前端的内侧边上设有三角导边Ⅱ,后端的刀柄部设有成型压边,所述成形压板通过所述联接板固定在固定双折板上方,使得所述三角导边Ⅱ与所述调节撑板中部设置有的反S型导板形成所述扭曲导向槽的后半段,所述反S型导板的工作面呈竖直状态逐渐至水平状态;所述成型压边位于所述扭曲导向槽右侧与所述调节撑板配合形成成型压边区,即形成所述第三次折边区;通过所述扭曲导向槽将进入的C字形折边折成е字型折边,后通过所述成型压边区压合成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撑板的中部设有下沉的内边,所述内边位于所述扭曲导向槽的入口端,方便C字形折边快速进入所述扭曲导向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撑板呈L型,由底部与侧面连接组成,所述底部为导向平板,侧面为梯形状平板;所述导向平板头端设有弯曲向上的端头,便于导入编织袋底。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梯形状平板上设有两U形孔,使用锁紧件通过两U形孔与联接板联接,并通过U形孔的使用方便使用过程中对双折边成型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双折板上还设有两腰形孔,通过两腰形孔固定在机架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能有效的解决了加工制作困难,调整不方便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7]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是第一次折边区、第二次折边区、第三次折边区标注示意图。
[0019]图4是双折边成型组件的结构图。
[0020]图5是调节撑板的结构图。
[0021]图6是固定双折板的结构图
[0022]图中:1调节撑板,2双折边成型组件,3第一次折边区,4第二次折边区,5第三次折边区,11内边,12反S型导板,21联接板,22固定双折板,23成形压板,31第一斜抄板,41导向板,51扭曲导向槽,52成型压边区,221第二斜抄板,231三角导边Ⅱ,232压合板,411三角导边Ⅰ,412S型扭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一种简易双折边器,包括调节撑板1、双折边成型组件2,所述调节撑板1与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2呈水平平行放置,之间留有编织袋底进入槽,后通过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2上设有的联接板21联接在一起;所述调节撑板1与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2联接后从左到右依次形成有第一次折边区3、第二次折边区4、第三次折边区5;所述第一次折边区3上设有第一斜抄板31,通过第一斜抄板31使得水平进入所述第一次折边区3的所述编织袋底,沿所述第一斜抄板31逐渐竖直形成L型折边;所述第二次折边区4上设有导向板41,所述编织袋底的L型折边通过所述导向板41将L型折边折成C字形折边;所述第三次折边区5由扭曲导向槽51与成型压边区52组成,所述编织袋底的C字形折边沿所述扭曲导向槽51移动经成型压边区52出,通过所述扭曲导向槽51使得C字形折边从水平状态逆时针旋转逐渐移动成竖直状态,再从竖直状态逆时针旋转逐渐移动成水平状态形成е字型折边,后经成型压边区52压实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双折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撑板(1)、双折边成型组件(2),所述调节撑板(1)与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2)呈水平平行放置,之间留有编织袋底进入槽,后通过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2)上设有的联接板(21)联接在一起;所述调节撑板(1)与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2)联接后从左到右依次形成有第一次折边区(3)、第二次折边区(4)、第三次折边区(5);所述第一次折边区(3)上设有第一斜抄板(31),通过第一斜抄板(31)使得水平进入所述第一次折边区(3)的所述编织袋底,沿所述第一斜抄板(31)逐渐竖直形成L型折边;所述第二次折边区(4)上设有导向板(41),所述编织袋底的L型折边通过所述导向板(41)将L型折边折成C字形折边;所述第三次折边区(5)由扭曲导向槽(51)与成型压边区(52)组成,所述编织袋底的C字形折边沿所述扭曲导向槽(51)移动经成型压边区(52)出,通过所述扭曲导向槽(51)使得C字形折边从水平状态逆时针旋转逐渐移动成竖直状态,再从竖直状态逆时针旋转逐渐移动成水平状态形成е字型折边,后经成型压边区(52)压实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双折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折边成型组件(2)由联接板(21)、固定双折板(22)、成形压板(23)、与导向板(41)组成,所述导向板(41)通过联接板(21)固定在所述固定双折板(22)左端;所述成形压板(23)通过联接板(21)固定在所述固定双折板(22)右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双折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双折板(22)前端设置有第一斜抄板(31),所述第一斜抄板(31)上设有作用斜面,所述作用斜面按S型扭曲,由水平状态逐渐至竖直状态;所述固定双折板(22)通过所述第一斜抄板(31)与所述的调节撑板(1)的左端形成第一次折边区(3),使得进入第一次折边区(3)编织袋底逐渐竖直形成L型折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双折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41)呈刀型,前端的内侧边设有三角导边Ⅰ(411),后端的刀柄部设有S型扭曲面(412),所述S型扭曲面(412)由水平状态逐渐至竖直状态,所述导向板(41)通过所述联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