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密齿刀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65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密齿刀盘,包括刀盘主体和刀具主体,环绕所述刀盘主体的底端一圈设有刀片槽,所述刀片槽的一侧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内设有压块,所述刀片槽的内部的左侧内壁上设有衔接凹槽,所述刀具主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衔接凹槽形状一致的衔接凸槽,所述刀具主体的顶端对应所述压块的位置设有压块槽,所述压块的底端抵触衔接在所述压块槽内,所述刀具主体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刀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优化了所述刀具主体和所述刀盘主体的固定结构,降低了生产的难度,所述刀刃带有倾斜角度,受力结构更完善同时切削进度可以更快,采用冷却气孔冷却排屑和一刀双刃的结构保证加工工件顺利进行。进行。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密齿刀盘


[0001]本技术涉及机床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超密齿刀盘。

技术介绍

[0002]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水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铣刀盘安装于铣床的主轴上后,开动主轴,随着铣刀盘的转动,安装于铣刀盘外缘的铣刀片即可进行铣削加工作业,传统的铣刀盘的刀具和刀盘往往采用单一固定的结构,在使用时间长或者使用频率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定位差或者加工偏差等问题,稳定性亟待改善。
[0003]机床加工领域发展至今,已经较为成熟,但传统铣刀盘在面对端面的切削加工时,仍然存在些许不足和瑕疵,传统铣刀盘在面对切削加工时,传统铣刀盘的单个刀具面对旋转切割的时候,刀具的加工当量最大的点在最外侧,部分传统刀具的前端和后端的刀刃和刀盘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刀具切削时会导致刀刃受到的阻力太大,加工工件的速度较慢同时有损坏刃口的风险,当铣刀盘在切削工件时,多个刀具同时工作,碎屑增加,碎屑无法及时排除就会干扰铣刀正常工作,严重会导致铣刀豁口,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超密齿刀盘,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5]一种超密齿刀盘,包括刀盘主体和刀具主体,环绕所述刀盘主体的底端一圈设有刀片槽,所述刀片槽内设有刀具主体,所述刀片槽的一侧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内设有压块,所述刀片槽的内部的左侧内壁上设有衔接凹槽,所述刀具主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衔接凹槽形状一致的衔接凸槽,所述刀具主体的顶端对应所述压块的位置设有压块槽,所述压块的底端抵触衔接在所述压块槽内,所述刀具主体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刀刃,所述刀片槽的一侧设有冷却气孔,所述刀盘主体的顶端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接至所述冷却气孔。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刀具主体的前端设有第一刀刃,所述刀具主体的后端设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一刀刃和所述第二刀刃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5度
°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排屑槽内设有固定孔,所述压块上设有螺丝,所述压块的底端抵触衔接在所述压块槽内时,所述螺丝将所述压块固定在所述排屑槽内。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刀盘主体的顶端设有“一”字型的固定安装槽。
[0009]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使用时,所述刀具主体通过所述压块的底端抵触衔接在所述刀具主体顶端的所述压块槽内进行固定,所述刀具主体和所述压块之间采用了分体的结构,如果采用连体结构,所述刀具主体和所述压块之间的连接部位结构与强度要求较高,生产难度较大,所述刀具主体的底端设有所述衔接凸槽,对应衔接
所述刀片槽内部的左侧内壁上衔接凹槽中,限制了所述刀具主体在加工时偏移转动,使得所述刀具加工的更稳固,固定也更加牢固,所述所述刀片槽的一侧设有所述冷却气孔,所述冷却气孔在工作时,气流可以对所述刀具主体进行冷却,同时也可以将碎屑从所述排屑槽吹出,防止碎屑堵塞所述排屑槽,所述刀具主体上的所述第一刀刃和所述第二刀刃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5
°
,所述刀具主体切削加工时,切削加工当量最大的点位于最外侧,所述刀刃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
°
时,最外侧的受力点可以将受到的力向内侧传导,产生卸力的效果,减缓最外侧的受力压力,完善了刀具的受力结构。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刀盘主体的仰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刀具主体的立体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刀具主体的立体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的刀盘主体的仰视图。
[0015]其中:刀盘主体1、固定安装槽101、刀具主体2、刀片槽3、排屑槽4、固定孔401、压块5、螺丝501、衔接凹槽6、衔接凸槽7、压块槽8、刀刃9、第一刀刃901、第二刀刃902、冷却气孔10、进气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対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対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18]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超密齿刀盘,包括刀盘主体1和刀具主体2,环绕所述刀盘主体1的底端一圈设有刀片槽3,所述刀片槽3内设有刀具主体2,所述刀片槽3的一侧设有排屑槽4,所述排屑槽4内设有压块5,所述刀片槽3的内部的左侧内壁上设有衔接凹槽6,所述刀具主体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衔接凹槽6形状一致的衔接凸槽7,所述刀具主体2的顶端对应所述压块5的位置设有压块槽8,所述压块5的底端抵触衔接在所述压块槽8内,所述刀具主体2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刀刃9,所述刀片槽3的一侧设有冷却气孔10,所述刀盘主体1的顶端设有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11连接至所述冷却气孔10。
[0019]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刀具主体2的前端设有第一刀刃901,所述刀具主体2的后端设有第二刀刃902,所述第一刀刃901和所述第二刀刃902和水平
面之间夹角为15度
°

[0020]如图2 所示,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屑槽4内设有固定孔401,所述压块5上设有螺丝501,所述压块5的底端抵触衔接在所述压块槽8内时,所述螺丝501将所述压块5固定在所述排屑槽4内。
[0021]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刀盘主体1的顶端设有“一”字型的固定安装槽101。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在使用时,所述刀具主体2的底端设有所述衔接凸槽7,所述刀片槽3内对应所述刀具主体2的安装位置设有和所述衔接凸槽7位置配合关系对应的所述衔接凹槽6,安装时,所述刀具主体2底端的所述衔接凸槽7衔接于所述衔接凹槽6内,将所述刀具主体2固定在所述刀片槽3中,同时限制了所述刀具主体2在转动时的不会产生偏移,提高了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密齿刀盘,包括刀盘主体(1)和刀具主体(2),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刀盘主体(1)的底端一圈设有刀片槽(3),所述刀片槽(3)内设有刀具主体(2),所述刀片槽(3)的一侧设有排屑槽(4),所述排屑槽(4)内设有压块(5),所述刀片槽(3)的内部的左侧内壁上设有衔接凹槽(6),所述刀具主体(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衔接凹槽(6)形状一致的衔接凸槽(7),所述刀具主体(2)的顶端对应所述压块(5)的位置设有压块槽(8),所述压块(5)的底端抵触衔接在所述压块槽(8)内,所述刀具主体(2)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刀刃(9),所述刀片槽(3)的一侧设有冷却气孔(10),所述刀盘主体(1)的顶端设有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章源精密工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