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屑及修光功能的大进给面铣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19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分屑及修光功能的大进给面铣刀具,包括刀体和若干刀片,若干刀片沿刀体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刀片为方形可转位刀片,具有4个切削刃,每个切削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切削刃为具有分屑槽的直线切削刃,第二部分切削刃为圆弧修光刃。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刀具具有小主偏角,使得刀具主切削刃工作长度增大,减小了切屑厚度和切削刃单位长度上的负荷,改善了刀具散热效果,有利于实现大进给切削。本发明专利技术大进给刀片的分屑槽,可实现断屑功能,而且通过错位分屑,可有效降低切削力,提高刀具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大进给刀片大曲率半径的修光刃,不仅可获得较好加工质量,而且可以大大减小由刀具制造误差及刀片安装误差。减小由刀具制造误差及刀片安装误差。减小由刀具制造误差及刀片安装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屑及修光功能的大进给面铣刀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切削
,涉及到金属切削刀具,特别涉及到一种具有分屑及修光功能的大进给面铣刀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机械加工领域来说,如何实现高效、优质、低成本生产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平面铣削是机械加工中最基本的加工内容,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叶轮机箱体、压缩机箱体、汽车覆盖件模具、发动机箱体的等零件的结合面均需要进行平面加工。这些大型零部件的加工余量较大,切削过程中切屑不易排出、切削载荷较大,产生大量切削热且切削热难以散失,导致切削温度较高,刀具磨损严重,刀具寿命降低,刀具更换频繁,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大大增加生产成本。另外,在平面加工中,粗加工过后往往还需要进行半精加工、精加工,大大增加加工工时,严重制约加工效率。
[0003]中国专利CN201510239643.6提出了一种双圆弧大进给环形铣刀的制备工艺与检测方法,该方法可通过控制切削刃弧度控制主偏角,降低切削力,减少切削振动,进而实现大进给切削。但是该刀具属于整体铣刀,对于大型零部件高速、高效加工有一定的难度。
[0004]中国专利CN201911060436.9提出了一种用于大进给铣削的可转位刀片及刀具,相对传统的铣刀具有加工效率高、经济性好的优点,刀具轴向和径向切削力比较均衡。但是,在大进给切削时刀具受力仍然很大,刀具磨损较快,而且切屑不易折断。另一方面,大进给切削留下明显的刀痕,已加工表面的质量较差,仍需添加半精加工、精加工程序,对于加工效率方面提升有限。
[0005]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利于断屑和排屑、降低切削力、切削温度、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刀具寿命的高效平面加工刀具,对于实现高质、高效、低成本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设计一种有利于断屑和排屑、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刀具寿命的具有分屑及修光功能的大进给面铣刀具。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分屑及修光功能的大进给面铣刀具,包括刀体和若干刀片,所述的刀片为大进给刀片,若干刀片沿刀体圆周均匀分布。
[0008]所述的刀体圆周侧面均布多个容屑槽,每个容屑槽的同一侧固定安装一个刀片;
[0009]所述的刀片为方形可转位刀片,具有4个切削刃,每个切削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切削刃为具有分屑槽的直线切削刃,相邻的两个切削刃上分屑槽位置不同,相对的两个切削刃具有相同位置的分屑槽。相邻刀片的主切削刃为本刀片相邻的切削刃,使分屑槽相互错开,实现切削过程错位分屑;第二部分切削刃为圆弧修光刃,圆弧修光刃的曲率半径大于50mm。所述的大进给面铣刀具的主偏角Kr为10

20
°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分屑槽为0.5*1mm的矩形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刀片的每个切削刃有两个分屑槽,每个切削刃上两个分屑槽之间的距离ΔH3相等;设一个切削刃上直线切削刃与圆弧修光刃的交点到最近的分屑槽之间的距离为ΔH1,相邻的切削刃上直线切削刃与圆弧修光刃的交点到最近的分屑槽之间的距离为ΔH2,则ΔH1与ΔH2不相等,且ΔH1与ΔH2之差为ΔH3的一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容屑槽为曲线齿背大容屑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刀具具有小主偏角,使得刀具主切削刃工作长度增大,减小了切屑厚度和切削刃单位长度上的负荷,改善了刀具散热效果,有利于实现大进给切削。
[0015]2、本专利技术大进给刀片的分屑槽,可实现断屑功能,而且通过错位分屑,可有效降低切削力,提高刀具寿命。
[0016]3、本专利技术大进给刀片大曲率半径的修光刃,不仅可获得较好加工质量,而且可以大大减小由刀具制造误差及刀片安装误差。
[0017]4、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刀具进行大平面铣削加工,可实现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获得较好的已加工表面质量,对于实现高质、高效、低成本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图。
[0019]图2为图1的A处局部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大进给刀片三维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大进给刀片二维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大进给刀片错位分屑示意图。
[0023]图中:1、刀体,2、刀片,3、容屑槽,4、主切削刃,5、直线切削刃,6、分屑槽,7、圆弧修光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原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5]如图1

5所示,一种具有分屑及修光功能的大进给面铣刀具,包括刀体1和若干刀片2,所述的刀片2为大进给刀片2,若干刀片2沿刀体1圆周均匀分布;
[0026]所述的刀体1圆周侧面均布多个容屑槽3,每个容屑槽3的同一侧固定安装一个刀片2;
[0027]所述的刀片2为方形可转位刀片,具有4个切削刃,每个切削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切削刃为具有分屑槽6的直线切削刃5,相邻的两个切削刃上分屑槽6位置不同,相对的两个切削刃具有相同位置的分屑槽6;相邻刀片的主切削刃4为本刀片主切削刃4相邻的切削刃,使分屑槽6相互错开,实现切削过程错位分屑;第二部分切削刃为圆弧修光刃7,圆弧修光刃7的曲率半径大于50mm。所述的大进给面铣刀具的主偏角Kr为10

20
°

[0028]进一步地,所述的分屑槽6为0.5*1mm的矩形槽。
[0029]进一步地,所述的刀片2的每个切削刃有两个分屑槽6,每个切削刃上两个分屑槽6
之间的距离ΔH3相等;设一个切削刃上直线切削刃5与圆弧修光刃7的交点到最近的分屑槽6之间的距离为ΔH1,相邻的切削刃上直线切削刃5与圆弧修光刃7的交点到最近的分屑槽6之间的距离为ΔH2,则ΔH1与ΔH2不相等,且ΔH1与ΔH2之差为ΔH3的一半。
[0030]进一步地,所述的容屑槽3为曲线齿背大容屑槽。
[003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分屑及修光功能的大进给面铣刀具,包括刀体1及若干个大进给刀片2,刀片2沿刀体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刀具设计为小主偏角Kr=15
°
,如图2所示,可以使得主切削刃4工作长度增大,减小切削厚度和切削刃单位长度上的负荷,改善刀具散热效果,有利于实现大进给切削功能;容屑槽3为曲线齿背大容屑槽,可将大进给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切屑沿此处顺利排出,以便切削顺利进行。
[0032]如图3

4所示,大进给刀片2的切削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切削刃为直线切削刃5,且磨出两个分屑槽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屑及修光功能的大进给面铣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体(1)和若干刀片(2),所述的刀片(2)为大进给刀片(2),若干刀片(2)沿刀体(1)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刀体(1)圆周侧面均布多个容屑槽(3),每个容屑槽(3)的同一侧固定安装一个刀片(2);所述的刀片(2)为方形可转位刀片,具有4个切削刃,每个切削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切削刃为具有分屑槽(6)的直线切削刃(5),相邻的两个切削刃上分屑槽(6)位置不同,相对的两个切削刃具有相同位置的分屑槽(6);相邻刀片的主切削刃(4)为本刀片主切削刃(4)相邻的切削刃,使分屑槽(6)相互错开,实现切削过程错位分屑;第二部分切削刃为圆弧修光刃(7),圆弧修光刃(7)的曲率半径大于50mm;所述的大进给面铣刀具的主偏角Kr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兆成郭江康仁科李秀儒王朔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