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543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养殖池、过滤池、生物膜处理池、基质栽培组件和管道栽培组件,所述养殖池、过滤池、生物膜处理池、基质栽培组件和管道栽培组件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养殖池中的养殖尾水依次经所述过滤池、生物膜处理池和基质栽培组件处理后流入所述管道栽培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养殖尾水的集中收集处理,废物残渣可收集作为养花、种树及大棚蔬菜等的天然肥料,分级过滤、生物处理可全方位的对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消纳,大棚蔬菜无土栽培能充分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实现了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开发。最大开发。最大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方法,大量的残饵和粪便排入水体,会导致养殖池水富营养化,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不仅恶化养殖水环境,导致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养殖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养殖尾水排入外河,会对自然水域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000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随着高效、绿色、生态农业的推进,绿色、高效水产养殖也已成为新发展方向。
[0004]现有水产养殖中,绝大养殖户还是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养殖尾水未经处理就排放进周边河沟,水体富营养化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有一些大型养殖公司虽建立了工厂化循环水利用系统,但多为单纯的水循环,未充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开发其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养殖废水依次经过滤池、生物膜处理池、基质栽培组件处理后,流入管道栽培组件作为花卉种植的天然肥料,合理利用了资源,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一种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包括养殖池、过滤池、生物膜处理池、基质栽培组件和管道栽培组件,所述养殖池、过滤池、生物膜处理池、基质栽培组件和管道栽培组件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养殖池中的养殖尾水依次经所述过滤池、生物膜处理池和基质栽培组件处理后流入所述管道栽培组件;
[0009]所述管道栽培组件包括若干个栽培槽、支架和多个连通管,若干个所述栽培槽沿所述支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多个所述连通管对称安装于相邻的栽培槽之间。
[0010]本技术的养殖废水经各个组件处理后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和一定的微量元素,避免植物缺素。管道栽培组件接收来自基质栽培组件处理后的废水后,能对蔬菜等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也避免了养殖废水的污染排放。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基质栽培组件连通,所述储水槽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层的栽培槽连通,多个所述连通管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层的栽培槽与第二层的栽培槽之间及第二层的栽培槽与第三层的栽培槽之间,且所述连通管关于所述支架中心对称。
[0012]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连通管将相邻的栽培槽连接起来,实现水源的连贯灌溉。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包括养殖室、聚集部和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安装在所述养殖
室和聚集部之间,所述聚集部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过滤池的顶部连通。
[0014]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隔离网可防止鱼通过连接管道逃离出养殖室,聚集部设计成漏斗型,利于残饵粪便的聚集。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的底部设有漏斗室,所述漏斗室的底部连接有排泄管,所述排泄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过滤池内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三过滤网。
[0016]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养殖废水经过三层过滤之后,剩余没有过滤掉的杂质可顺着漏斗室落入排泄管。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膜处理池包括喷淋总管、与喷淋总管连接的呈放射状的喷淋支管和设置在喷淋支管下方的生物膜;所述生物膜处理池的底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基质栽培组件连接。
[0018]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经过生物膜处理池处理后废水可大量去除水中的氨,利于植物生长。
[0019]进一步地,所述基质栽培组件包括基质栽培箱体,所述基质栽培箱体内设有第一格栅板和第二格栅板,所述第一格栅板和所述第二格栅板之间铺设有陶粒层,所述第二格栅板上铺设有砾石层,所述砾石层上铺设有珊瑚砂层。
[0020]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珊瑚砂层填放有珊瑚砂、陶粒层填放有陶,砾石层层填放有砾石,经过它们调和后的废水可为水培的植物提供一定的微量元素,避免植物缺素。
[0021]进一步地,所述基质栽培箱体的底部设有漏水管,所述漏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生物膜处理池连通,所述漏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基质栽培箱体的底部与所述管道栽培组件连通,所述漏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水阀。
[0022]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基质栽培箱体的漏水管可以向基质栽培箱体输送养殖废水。
[0023]进一步地,所述漏水管与所述管道栽培组件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水泵。
[0024]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水泵的作用是向储水槽泵入废水。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技术的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
[0027]本技术的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养殖池用来养殖鱼类,产生的养殖废水依次经过滤池过滤出残饵粪便,养殖废水再经生物膜处理池进行硝化反应后流入基质栽培组件,经基质栽培组件处理后的废水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和一定的微量元素,避免植物缺素。管道栽培组件接收来自基质栽培组件处理后的废水后,能对蔬菜等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也避免了养殖废水的污染排放。废料残渣可集中收集作为花卉种植的天然肥料,减少污染排放,合理利用了资源,实现了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开发。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管道栽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基质栽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

养殖池,101

养殖室,102

聚集部,103

隔离网,2

过滤池,201

漏斗室,202

排泄管,203

控制阀,204

第一过滤网,205

第二过滤网,206

第三过滤网,3

生物膜处理池,301

喷淋总管,302

喷淋支管,303

生物膜,4

基质栽培组件,401

基质栽培箱体,402

第一格栅板,403

第二格栅板,5

管道栽培组件,501

栽培槽,502

支架,503

连通管,504

储水槽,6

连接管道,7

陶粒层,8

砾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过滤池(2)、生物膜(303)处理池(3)、基质栽培组件(4)和管道栽培组件(5),所述养殖池(1)、过滤池(2)、生物膜(303)处理池(3)、基质栽培组件(4)和管道栽培组件(5)通过连接管道(6)依次连接;所述养殖池(1)中的养殖尾水依次经所述过滤池(2)、生物膜(303)处理池(3)和基质栽培组件(4)处理后流入所述管道栽培组件(5);所述管道栽培组件(5)包括若干个栽培槽(501)、支架(502)和多个连通管(503),若干个所述栽培槽(501)沿所述支架(50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多个所述连通管(503)对称安装于相邻的栽培槽(50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02)上安装有储水槽(504),所述储水槽(504)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6)与所述基质栽培组件(4)连通,所述储水槽(50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道(6)与所述支架(502)上的第一层的栽培槽(501)连通,多个所述连通管(503)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502)上的第一层的栽培槽(501)与第二层的栽培槽(501)之间及第二层的栽培槽(501)与第三层的栽培槽(501)之间,且所述连通管(503)关于所述支架(502)中心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包括养殖室(101)、聚集部(102)和隔离网(103),所述隔离网(103)安装在所述养殖室(101)和聚集部(102)之间,所述聚集部(102)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管道(6)与所述过滤池(2)的顶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鱼菜共作的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利国罗杰明伟许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