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血用排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534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血用排血装置,包括废液袋、第一输液管、第一三通开关、第二三通开关、测压管、测压换能器及肝素盐水冲洗管,第一输液管的一端与废液袋连接,第一输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输液管设置有第一输液壶,第一输液管的外侧设置有排液泵,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肝素盐水冲洗管用于与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三端连接,第二三通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动脉置留管连接,第二三通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有肝素帽,测压管的一端与测压换能器连接,测压换能器设置有信号电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通路阻塞的早期发出预警,并方便医护人员快速做出处理;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血标本采血通路。路。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血用排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换血用排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病症,而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患儿脑瘫、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死亡。全自动同步换血术可较快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致敏红细胞、细菌及炎性介质等,是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迅速而有效的方法,同时由于可减少循环血量和血管压力的变化,全自动换血术更符合循环生理。
[0003]全自动换血术中保持排血通路通畅至关重要,也是一大难点。排血通路容易发生堵塞,包括动脉置管堵塞和装置堵塞。临床上堵塞被察觉时,已经难以挽救,均需重新置管或更换装置,同时增加了感染的概率,延长了换血时间。现有设计[申请(专利)号:CN201920097994.1、CN201620443345.9]采用在排血管路中持续滴入不同浓度的肝素盐水来预防血液排出管道装置堵塞,起到一定预防效果,但对堵塞的发生缺乏早期预警提示功能。
[0004]另外,全自动换血途中需多次采血标本检验,来评估病人内环境的状态。目前的排血装置缺乏单独的采血通路,需另外选择部位穿刺采血,而反复的穿刺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造成病人激惹,不利于换血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血用排血装置,能够在通路阻塞的早期发出预警,并方便医护人员快速做出处理;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血标本采血通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换血用排血装置,包括废液袋、第一输液管、第一三通开关、第二三通开关、测压管、测压换能器及肝素盐水冲洗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废液袋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设置有第一输液壶,所述第一输液管的外侧设置有排液泵,所述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肝素盐水冲洗管用于与所述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动脉置留管连接,所述第二三通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有肝素帽,所述测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测压换能器连接,所述测压换能器设置有用于与压力监护仪连接的信号电缆。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废液袋上设置有用于排放废液的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上设置有阀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废液袋上还设置有用于查看废液量的刻度线,所述废液袋上还设置有悬挂带。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废液袋、所述第一输液管及所述第一输液壶为一体式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排液泵位于所述第一输液壶与所述废液袋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液管还设置有止液夹,所述止液夹位于所述排液泵与所述废液袋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排液泵为输液泵或者输血泵。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测压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肝素盐水冲洗管连接在所述测压换能器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液壶设置有测压口,所述测压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测压口。
[0016]进一步地,所述换血用排血装置还包括第二输液管及第三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输液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输液管的侧面,所述第三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瓶塞穿刺针,所述第三输液管设置有第二输液壶及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位于所述第二输液管与所述第二输液壶之间。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换血用排血装置,能够在通路阻塞的早期发出预警,并方便医护人员快速做出处理;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血标本采血通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换血用排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换血用排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换血用排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废液袋;11、排放口;12、悬挂带;2、第一输液管;21、第一输液壶;211、测压口;22、排液泵;23、止液夹;3、第一三通开关;4、第二输液管;5、第二三通开关;51、肝素帽;6、测压管;7、第三输液管;71、瓶塞穿刺针;72、第二输液壶;73、流量调节器;8、测压换能器;81、信号电缆; 9、动脉留置管;10、肝素盐水冲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换血用排血装置,包括废液袋1、第一输液管2、第一三通开关3、第二输液管4、第二三通开关5、测压管6、第三输液管7、测压换能器8及肝素盐水冲洗管10,第一输液管2的一端与废液袋1连接,第一输液管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开关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输液管2设置有第一输液壶21,第一输液管2的外侧设置有排液泵22,第一三通开关3的第二端与第二输液管4的一端连接,测压管6的一端与测压换能器8连接,测压管6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开关3的第三端连接,肝素盐水冲洗管10连接在测压换能器8上,测压换能器8设置有信号电缆81,第二输液管4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开关5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输液管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输液管4 的侧面,第三输液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瓶塞穿刺针71,第三输液管7设置有第二输液壶72及流量调节器73,第二三通开关5的第二端
用于与动脉留置管9连接,第二三通开关5的第三端连接有肝素帽51。
[0026]其中,第一输液壶21及第二输液壶72均用于观察液体(血液或者盐水) 的传输速度,信号电缆81用于连接压力监护仪;排液泵22用于控制液体传输速度,且用于向废液袋1传输液体;具体来说,排液泵22可以为输液泵或者输血泵;第一输液壶21上设置有测压口211,测压口211设置有护帽。
[0027]优选地,废液袋1上设置有用于排放废液的排放口11,排放口11上设置有阀门;废液袋1上还设置有用于查看废液量的刻度线;废液袋1上还设置有悬挂带12。
[0028]优选地,废液袋1、第一输液管2及第一输液壶21为一体式连接;第二输液管4、第三输液管7、第二输液壶72及瓶塞穿刺针71为一体式连接。
[0029]优选地,排液泵22位于第一输液壶21与废液袋1之间;第一输液管2还设置有止液夹23,止液夹23位于排液泵22与废液袋1之间。
[0030]优选地,流量调节器73位于第二输液管4与第二输液壶72之间。
[0031]优选地,第一输液管2、第二输液管4、第三输液管7、第一输液壶21、第二输液壶72、测压管6及肝素盐水冲洗管10为PVC材料或TPE材料制成。
[0032]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血用排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液袋、第一输液管、第一三通开关、第二三通开关、测压管、测压换能器及肝素盐水冲洗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废液袋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液管设置有第一输液壶,所述第一输液管的外侧设置有排液泵,所述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肝素盐水冲洗管用于与所述第一三通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动脉置留管连接,所述第二三通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有肝素帽,所述测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测压换能器连接,所述测压换能器设置有用于与压力监护仪连接的信号电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血用排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袋上设置有用于排放废液的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上设置有阀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血用排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袋上还设置有用于查看废液量的刻度线,所述废液袋上还设置有悬挂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血用排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袋、所述第一输液管及所述第一输液壶为一体式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血用排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