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528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包括微电脑时控开关、臭氧发生器、电源,微电脑时控开关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饮水机上,且与电源、臭氧发生器电气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口通过输送管连接有臭氧接触头,臭氧接触头放置在饮水机的水罐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使用方便,可自动开启与关停臭氧发生器,实现有效控制臭氧投放及其在水中的有效浓度范围,杀菌效果好,可较好应用在直饮水系统与桶装水的饮水机中。(*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直饮水系统终端或桶装饮用水的饮水机配套技术,具体是指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应运而生的桶装饮用水和管道直饮水在国内城镇日益快速发展和普及,与其相配套的饮水机也随之快速发展,但饮水机普遍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一直影响着饮水机的卫生质量,甚至有损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政府卫生部门对桶装水(管道直饮水)和饮水机的卫生质量是分开监管的,而人们一般要通过桶装水(管道直饮水)与饮水机配套起来使用才能方便饮水。因此,即使桶装水(管道直饮水)和饮水机的质量都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但在配套使用的过程中,饮水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如存储在饮水机内的水及开封后的桶装水在一周内不能饮用完毕,则通过空气导入水中的细菌均会很大程度存活并大量繁殖,致使水中细菌数量远超出国家的有关控制标准,从而导致较严重的饮水机“二次污染”问题。目前,针对饮水机的“二次污染”问题,一般有以下解决方式(1)对饮水机定期清洗消毒。国内市场上的部分品牌桶装水和直饮水供应商针对饮水机的“二次污染”问题,相继推出并为用户提供定期上门清洗消毒饮水机的服务,一般为每两至三个月清洗消毒饮水机一次。但这种方式不能根本解决饮水机的“二次污染”问题及确保用户饮水机的随时卫生,且给用户和服务商带来一定的不便和额外的付出。(2)饮水机的空气进出气口安装过滤器。现国内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饮水机的结构中都设计有空气进出气口装置,桶装水(或直饮水)通过饮水机时,空气通过该进出气口直接进入水中或与水面接触,而未经特别消毒过滤处理的空气中一般含有多种微生物和灰尘等,桶装饮用水几乎不含消毒剂,而直饮水也只含有极其微量的消毒剂,故对微生物几乎无抵抗力或杀菌力极其微弱。另外,进入饮水机水中的空气所夹带的各种污染物又助长细菌的快速滋生和繁殖。现国内部分饮水机厂商针对此问题,在饮水机的进出气口处安装一海绵过滤器或加装一活性碳空气过滤装置,使空气经过滤后才进入饮水机。这种过滤方法,可过滤空气中的大颗粒污染物,但不能过滤微生物及微颗粒污染物,对预防桶装水(或直饮水)二次污染有一定的作用,但另外如该过滤器不定期更换过滤材料,其又将变成一个新的污染源,或被灰尘堵塞而部分或完全失去通气功能,从而导致饮水机不能正常出水。(3)采用紫外线消毒。在饮水机的中间储水容器内安装紫外线灯并定时开关,利用紫外线杀灭水中细菌,但不能过滤由空气带入的污染物。另外,紫外灯因定时开关而对水中细菌的杀灭不具备持续性,如长时间开着紫外灯,一来耗电,二来易使储水容器中的水产生焦味。再者,紫外线在水中不具有扩散性,对在紫外线不能直接照射到的热水和冰水的储水容器以及饮水机内管道中的细菌不能有效杀灭。(4)饮水机储水容器及管道的材料中加入抑菌材料。在饮水机储水容器及管道的材料中加入抑菌材料,这对与水接触的材料表面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但不能对进入水中的微生物起到有效的杀灭作用。(5)采用沸腾式杀菌。将进入饮水机的水先一次性加热至100℃,再冷却至常温水,这样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但冷却后的常温水仍会与不洁净的空气相接触,时间一长冷却后的水仍会受到污染,不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操作使用方便,可自动开启与关停臭氧发生器,实现有效控制臭氧投放及其在水中的有效浓度范围,杀菌效果好的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包括微电脑时控开关、臭氧发生器、电源,所述微电脑时控开关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饮水机上,且与电源、臭氧发生器电气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口通过输送管连接有臭氧接触头,臭氧接触头放置在饮水机的水罐中。所述饮水机是直饮水系统饮水机或桶装水饮水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一般家庭及办公室在晚上12:00时至次日早上5:00时饮水概率极小,几乎不用水,故通过微电脑时控开关设定臭氧投放开启时间为每天晚上12:00时。臭氧投放工作时间的设定则依据臭氧机的额定投放量具体而定,通过检测当水中臭氧含量达到0.1ppm则可关停臭氧发生器,对于额定投放量为0.1g/h的臭氧发生器,连续投放时间为3min即可达0.1ppm的臭氧浓度。经过试验,水中臭氧含量达到0.1ppm时,可有效杀灭水中各种细菌及微生物。臭氧在水中的半衰期约为20分钟,并全部分解为氧气。试验表明,水中浓度为0.1ppm的臭氧在4~5小时内降为0.05ppm,而含有0.05ppm臭氧的饮用水一般人在饮用口感上没有不良感觉。故每天晚上12:00时投放臭氧,而至次日早上5:00时已对水的口感没有不良影响,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饮用且水中的含氧量将大为提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微电脑时控开关设定开停时间,不需人工操作而实现自动控制,使用极其方便;(2)每晚上自动开启与关停,确保饮水机内存水中的臭氧浓度达到0.1ppm,具有有效的杀菌能力,而经过4~5小时的降解,次日早上可正常饮用,消除饮水机普遍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且不影响水的口感;(3)水中的含氧量大为提高,有益于人体健康;(4)每天开启时间短,耗电量极少;(5)对普遍饮水机进行加装改造比较方便,相关配件在国内市场上方便购得,价格经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是广州水杯子分质供水工程有限公司在直饮水系统和桶装水中试验的本技术。该装置运行正常,达到设计要求。本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包括微电脑时控开关1、臭氧发生器2、电源,微电脑时控开关1通过固定件3固定在饮水机外侧或内部,其电源输入端4与饮水机电源线5连接,电源输出端6与臭氧发生器2连接,臭氧发生器2的臭氧出口通过输送管7连接有臭氧接触头8,臭氧接触头8放置在饮水机的中间储水罐9中,臭氧接触头8位于水的液面下10mm,中间储水罐9分别连接有热水罐10、冷水罐11。该装置中,饮水机采用深圳市港蓝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立式冷热饮水机,型号为KL03,臭氧发生器2采用由广东江门富美尔环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FJ-002B型臭氧发生器,额定投放量为0.1g/h。微电脑时控开关1采用上海卓一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ZYT16型微电脑时控开关。固定件3采用国产不锈钢条自行加工。使用本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进行自动杀菌消毒保鲜的过程是(1)把微电脑时控开关接通电源;(2)设定微电脑时控开关的自动开启与关停时间,臭氧发生器自动开启时间为每天晚上12:00时,投放臭氧3分钟后自动关停臭氧发生器;(3)微电脑时控开关按设定的自动开启与关停时间,自动开启与关停臭氧发生器,投放臭氧至有效浓度0.1ppm,杀灭水中各种细菌及微生物。本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微电脑时控开关按设定时间自动开启与关停,现场测得水中臭氧平均浓度为0.1ppm,5小时后测得水中臭氧平均浓度为0.05ppm。每天抽检三次水样,水中细菌总数、霉菌、大肠菌群等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电脑时控开关、臭氧发生器、电源,所述微电脑时控开关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饮水机上,且与电源、臭氧发生器电气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口通过输送管连接有臭氧接触头,臭氧接触头放置在饮水机的水罐中。

【技术特征摘要】
1.饮水机自动杀菌消毒保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电脑时控开关、臭氧发生器、电源,所述微电脑时控开关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饮水机上,且与电源、臭氧发生器电气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冬浦肖贤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