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建杰专利>正文

一种致病菌生物菌膜的清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5036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4
一种致病菌生物菌膜的清除方法,属于食品安全与卫生检验领域。该清除方法首先将纤维素酶溶于酸性水溶液中,得到纤维素清洗液;取CTAB溶于水溶液中,得到CTAB清洗液;之后使用的纤维素清洗液对形成生物膜的器械设备表面进行喷涂、浸泡处理,最后使用CTAB清洗液对器械设备再次喷涂、浸泡;在浸泡之后使用清水对器械设备表面冲洗,以彻底去除器械设备表面残留的纤维素酶和CTAB液体。该清除方法可以彻底清除食品不锈钢器械表面的生物菌膜。清除食品不锈钢器械表面的生物菌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致病菌生物菌膜的清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安全与卫生检验领域,具体是一种致病菌生物菌膜的清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源性致病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要危害因子,每年约60%以上的食品安全事件与其密切相关,这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食源性致病菌因其污染范围广、危害性大,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据欧洲食品安全委员会(EFSA)、美国FDA和中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跟踪统计,每年均会爆发上千起食源性致病菌食物中毒事件,导致近百万消费者感染;此外,每年在全球因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导致大批食品被召回,这对加工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和名誉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食品不锈钢加工器械表面致病菌生物菌膜的清除方法,该方法可以彻底清除食品不锈钢器械表面的生物菌膜。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致病菌生物菌膜的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清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将纤维素酶溶于酸性水溶液中,得到纤维素酶清洗液;
[0007]2)、取CTAB溶于水溶液中,得到CTAB清洗液;
[0008]3)、首先使用步骤1)制备得到的纤维素酶清洗液对形成生物膜的器械设备表面进行喷涂、浸泡处理,之后使用步骤(2)的CTAB清洗液对器械设备再次喷涂、浸泡处理;最后使用清水对器械设备表面冲洗。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步骤1)中的酸性水溶液是pH值为5.0~6.0的水溶液。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步骤1)中纤维素酶的质量体积浓度为30~100mg/mL;优选纤维素酶的质量体积浓度为30~50mg/mL,最优选纤维素酶的质量体积浓度为40mg/mL。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步骤1)中酸性水溶液的温度为35~45℃。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步骤2)中CTAB的质量浓度为0.01~1%;优选CTAB的质量浓度为0.08~0.15%,进一步优选CTAB的质量浓度为0.1~0.15%。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步骤3)中纤维素酶清洗液对形成生物膜的器械设备表面进行浸泡处理的时间为0.5~3h;优选浸泡处理的时间为0.5~1h。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步骤3)中CTAB清洗液对器械设备浸泡的处理时间为0.5~3h;优选浸泡的处理时间为0.5~1h。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的纤维素酶为纤维素酶R-10。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的CTAB的中文名称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
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8]实施例1
[0019]以工业化禽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净膛、分割和修整工序中使用的不锈钢器具和操作面为目标清洗物,在连续的工业化生产中,细菌(包括致病菌)易在此类器具表面形成生物菌膜。用HCl配置pH在5.0~6.0的水溶液50L,以pH试纸对溶液进行快速测定,对确定pH后的水溶液利用加热釜或其它加热设备,使其温度上升为35℃之间,添加2kg的纤维素酶R-10,充分搅拌后配制成40mg/mL的纤维素酶清洗液,备用;称量75g的CTAB添加至50L的水中,充分溶解混匀后,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15%的CTAB清洗液,备用;利用加压喷水设备将制备好的纤维素酶清洗液尽量均匀的喷洒在操作表面,或将操作器具浸泡于纤维素酶清洗液中,作用0.5h后,再将CTAB清洗液喷洒于操作面,或将操作器具浸泡于CTAB清洗液中,作用1h后,利用清水冲洗操作器具或不锈钢操作面3min,此时,加工器械表面的致病菌生物菌膜已被彻底脱落清除,清除效果基本达到了100%。
[0020]实施例2
[0021]以超市自制食品加工中或酒店餐厨中使用的不锈钢刀具为目标清洗物,长期的连续使用过程中,因清洗不当,细菌极易在此类器具表面形成生物菌膜。准备温度为40℃的热水20L,用HCl将其pH调整至5.0~6.0之间,用pH试纸快速确定溶液pH,添加0.8kg的纤维素酶R-10,充分溶解混匀后配制成40mg/mL的纤维素酶清洗液,备用;称量20g的CTAB添加至20L的水中,搅拌混匀后,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1%的CTAB清洗液,备用;将操作器具浸泡于纤维素酶清洗液中,作用1h后,去除器具再将其浸泡于CTAB清洗液作用0.5h,随后,利用清水冲洗不锈钢器具2min,此时,不锈钢刀具表面的细菌生物菌膜已全部清除,清除效果基本达到了100%。
[0022]实施例3
[0023]以工业化禽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净膛、分割和修整工序中使用的不锈钢器具和操作面为目标清洗物,在连续的工业化生产中,细菌(包括致病菌)易在此类器具表面形成生物菌膜。用HCl配置pH在5.0~6.0的水溶液50L,以pH试纸对溶液进行快速测定,对确定pH后的水溶液利用加热釜或其它加热设备,使其温度上升为45℃之间,添加1.5kg的纤维素酶R-10,充分搅拌后配制成30mg/mL的纤维素酶清洗液,备用;称量40g的CTAB添加至50L的水中,充分溶解混匀后,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08%的CTAB清洗液,备用;利用加压喷水设备将制备好的纤维素酶清洗液尽量均匀的喷洒在操作表面,或将操作器具浸泡于纤维素酶清洗液中,作用1h后,再将CTAB清洗液喷洒于操作面,或将操作器具浸泡于CTAB清洗液中,作用1h后,利用清水冲洗操作器具或不锈钢操作面3min,此时,加工器械表面的致病菌生物菌膜已被彻底脱落清除,清除效果基本达到了100%。
[0024]实施例4
[0025]以工业化禽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净膛、分割和修整工序中使用的不锈钢器具和操作面为目标清洗物,在连续的工业化生产中,细菌(包括致病菌)易在此类器具表面形成生物菌膜。用HCl配置pH在5.0~6.0的水溶液50L,以pH试纸对溶液进行快速测定,对确定pH后的水溶液利用加热釜或其它加热设备,使其温度上升为40℃之间,添加2.5kg的纤维素酶R-10,充分搅拌后配制成50mg/mL的纤维素酶清洗液,备用;称量40g的CTAB添加至50L的水中,充分溶解混匀后,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08%的CTAB清洗液,备用;利用加压喷水设备将制备
好的纤维素酶清洗液尽量均匀的喷洒在操作表面,或将操作器具浸泡于纤维素酶清洗液中,作用1h后,再将CTAB清洗液喷洒于操作面,或将操作器具浸泡于CTAB清洗液中,作用1h后,利用清水冲洗操作器具或不锈钢操作面3min,此时,加工器械表面的致病菌生物菌膜已被彻底脱落清除,清除效果基本达到了100%。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病菌生物菌膜的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清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纤维素酶溶于酸性水溶液中,得到纤维素酶清洗液;2)、取CTAB溶于水溶液中,得到CTAB清洗液;3)、首先使用步骤1)制备得到的纤维素酶清洗液对形成生物膜的器械设备表面进行喷涂、浸泡处理,之后使用步骤(2)的CTAB清洗液再次进行喷涂、浸泡处理;最后使用清水对器械设备表面冲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不锈钢加工器械表面致病菌生物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杰
申请(专利权)人:陆建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