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物质的压力和温度同时超过它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的状态为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称为超临界流体,其各方面的性能与常态下的物质有很大差异。例如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比一般气体要大两个数量级,与液体相近,超临界流体的粘度比液体小,但扩散速度比液体快约两个数量级,所以超临界流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传递性能。
[0003]随着对超临界流体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介质进行升压升温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对高压介质进行加热的装置一般都会设置两层壳体,即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内设置加热腔,即内壳体需要承受内部的高温。同时,这类加热装置还需要承受高压介质的压力,目前加热装置的承压设计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独依靠内壳体承压,即内壳体需要同时承受高温高压,由于在高温下,壳体的承压性能会降低,所以这一类加热装置存在内壳体抗压安全问题。另一种是单独依靠外壳体承压,即内壳体只耐温不耐压,外壳体只耐压不耐温,这类加热装置为了提高外壳体的抗压能力,外壳体的壁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所述内壳体(2)内设置有加热腔,高压介质流经所述加热腔,所述外壳体(1)和所述内壳体(2)之间设置有压力缓冲腔(5),所述压力缓冲腔(5)内容置有压力缓冲介质,所述压力缓冲介质对所述内壳体(2)的压力小于所述高压介质对所述内壳体(2)的压力;加热组件(6),所述加热组件(6)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组件(6)用于加热所述高压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6)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加热元件(61),所述高压介质沿所述第一加热元件(61)的表面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支撑轴(7),所述支撑轴(7)穿过所述加热腔,所述支撑轴(7)与所述内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元件(6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7)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包括内壳筒体(21),所述加热组件(6)还包括多个第二加热元件(62),所述第二加热元件(62)周向环设在所述内壳筒体(21)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加热元件(62)向所述第一加热元件(61)的轴线处延伸,以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元件(61)的空隙处,所述第二加热元件(62)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61)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壳筒体(21)两端的内壳端面(22),两端的所述内壳端面(22)处分别设置有供所述高压介质流入和流出所述加热腔的通路,所述加热组件(6)还包括两个第三加热元件(63),所述第三加热元件(63)环设在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辰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