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保护用户隐私的区块链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保护用户隐私的区块链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开创了一种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低成本建立信任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凭借其独有的信任建立机制,实现了穿透式监管和信任逐级传递。区块链源于加密数字货币,目前正在向垂直领域延伸,蕴含着巨大的变革潜力,有望成为数字经济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件,正在改变诸多行业的发展图景。
[0003]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参与区块链维护的各方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节点,每一个节点都有该区块链上所有数据的拷贝,如果攻击者想要篡改其中的某一条数据,则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修改大部分节点的数据库,并在下一次共识进行的时候生效。同时攻入多台服务器的防火墙并篡改同一条数据是非常困难的,仅在理论上存在可行性,因此区块链被认为具有非常强大的不可篡改性。
[0004]然而,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用户隐私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关注的痛点。由于区块链全节点备份的特性,任何一个节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保护用户隐私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区块链包括若干本地客户端、设置在云端的智能合约模块和与智能合约模块连接的若干节点,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区块链初始化;B、用户通过其本地客户端向智能合约模块上传数据,若上传成功,该数据被记录在智能合约模块的存储模块内;其中,该数据包括标签类信息和非标签类信息;C、智能合约的数据处理模块对存储模块内的数据进行遍历,隐去数据的标签类信息;D、数据处理模块再次对存储模块内的数据进行遍历,判断各非标签类信息在其所属类别的数据中,是否至少有K
‑
1个相同数据,若是,进入步骤H,否则,进入步骤E;其中,K≥2;E、数据处理模块判断具有不足K
‑
1个相同数据的非标签类信息是数字型还是非数字型,若是数字型,进入步骤F;否则,进入步骤G;F、数据处理模块根据该类别内的数据情况,从个位开始,逐位降低精度,每降低一位精度,均进入步骤D;G、数据处理模块根据该类别内的数据情况,选择数据处理模块内预先设置的共性描述对需要的数据进行重新描述,每进行一次重新描述,均进入步骤D;数据处理模块将存储模块内改造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发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保护用户隐私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用户通过其本地客户端将数据发送至智能合约模块的逻辑模块,逻辑模块的逻辑操作函数将该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并将该过程记录为一次事件,智能合约模块对该次事件发起共识投票,若该次事件通过,则将该数据记录在存储模块内,否则,数据无法被记录,返回错误信息给本地客户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保护用户隐私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采用特定字符来替换标签类信息以实现隐藏,步骤F中,采用特定字符来替换对应位的数值以实现精度的降低。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保护用户隐私的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锴,王平江,魏梦晴,王辉,苏德瑜,何静,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