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472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05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检测方法;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包括相机、高角度光源、均匀场光源、低角度光源以及背光源;相机设置于背光源的上方;高角度光源和低角度光源设置于相机和背光源之间,且高角度光源位于低角度光源的上方,均匀场光源具有均匀的光场,并设置于相机和背光源之间。采用上述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采用背光源、高角度光源、均匀场光源以及低角度光源分步对线圈等被检测物进行检测。本申请通过各个光源的配合能使相机所拍摄的照片更加清晰而全面的将被检测物的细节反映出来;提高了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对被检测物的检测效果。测物的检测效果。测物的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线圈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器中通常会设置发射线圈;与其相对应的被充电设备中会设置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在电流激励下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其转变为电流,使被充电设备充电。因此无线充电器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充电线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故而线圈的质量检测对于无线充电器的质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相关技术中,对于线圈会采用光线检测法进行检测:首先采用光源对线圈进行照射,使其处于明亮的光场中。之后采用相机对线圈进行拍摄并传输给电脑。电脑将相机所拍摄的线圈照片和标准线圈照片进行比对,从而检测线圈是否符合要求。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仅将线圈置于明亮光场中进行检测,无法对线圈如台阶、物料边缘等细节进行检测,导致检测准确性较差。尤其是对于具有焊锡、薄膜的线圈,检测准确度更加不能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线圈检测的准确性,提高检测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检测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包括相机、高角度光源、均匀场光源、低角度光源以及背光源;所述高角度光源、均匀场光源、低角度光源均向下发射光线,所述背光源向上发射光线;所述相机设置于背光源的上方;所述高角度光源和低角度光源设置于相机和背光源之间,且高角度光源位于低角度光源的上方,所述均匀场光源具有均匀的光场,并设置于相机和背光源之间;所述均匀场光源和低角度光源位于更下方的一个光源与所述背光源之间具有检测位,所述相机镜头朝下设置,且可拍摄到位于检测位上的被检测物。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背光源的照射,可以使被检测物的轮廓更加清晰的凸显出来,使相机拍摄的照片对于被检测物的边界反映更加清楚。通过高角度光源进行明场照射,可以使被检测物本身凸台阶梯等特征更加明显的显现。通过具有均匀光场的均匀场光源的照射,可在照亮被检测物的同时减少高反光物的反光现象。通过低角度光源进行暗场照射,可以清晰的展现被检对象边缘的信息。通过上述各个光源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使相机拍摄的照片更加全面、清晰的反映线圈等被检测物的细节,从而使检测更加全面,准确性更高。
[0008]可选的,所述相机的镜头为远心镜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震动或者不对称外力长期影响而导致的错位所产生的检测误差,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0010]可选的,所述高角度光源、均匀场光源以及低角度光源由上而下同轴设置,且所述高角度光源、均匀场光源以及低角度光源均具有中心贯通结构;所述相机可依次透过高角度光源、均匀场光源和低角度光源而对位于检测位的被检测物进行拍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相机、高角度光源、低角度光源和均匀场光源布置更加合理,也避免了各个光源对相机的遮挡。
[0012]可选的,所述高角度光源为环形光源,包括多个第一灯珠,多个所述第一灯珠呈圆台状阵列排布,且第一灯珠与该圆台的轴线的夹角在60
°
以下;所述低角度光源为环形光源,包括多个第二灯珠,多个所述第二灯珠呈圆台状阵列排布,且第二灯珠与该圆台的轴线的夹角在80
°
以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高角度光源照射被检测物的角度更高,从而更有利于实现明场照射,凸显被检测物凸台阶梯的细节特征。也能使低角度光源照射被检测物的角度更低,从而更有利于实现暗场照射,使被检测物料的边缘信息更加清晰的展现。
[0014]可选的,所述高角度光源还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外圈、第一灯板以及第一漫反射板;所述第一底座为环形的板状结构,其一侧表面同轴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以及第二环形凸台,且第一环形凸台环绕在第二环形凸台外;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内环面为锥面,外环面为柱面;所述第一外圈为指环状结构,其套设在第一环形凸台的外环面上;所述第一灯板为底角不大于60
°
的圆台形套状结构,其位于第一环形凸台内侧,且第一灯板的小口端套设在第二环形凸台的外环面上;所述多个第一灯珠呈阵列状设置在第一灯板上,所述多个第一灯珠均与第一灯板内环面垂直设置,且朝第一灯板内侧延伸;所述第一漫反射板为底角与第一灯板相同的圆台形套状结构,其与第一灯板同轴设置且盖在第一灯珠上;所述第一漫反射板的大口端远离第一底座且设置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环形折边,所述第一环形折边与第一外圈远离第一底座的一端相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建了高角度光源,有利于对被检测物台阶等细节进行检测。
[0016]可选的,所述低角度光源还包括环形板状结构的第二底座、指环状结构第二外圈、圆台形套状结构第二灯板以及圆台形套状结构第二漫反射板;所述第二底座一侧表面设置有第四环形凸台以及环绕在其外的第三环形凸台,两者与第二底座均同轴设置;所述第三环形凸台的内环面为锥面,外环面为柱面;所述第二外圈套设在第三环形凸台的外环面上;所述第二灯板的圆台形套状结构的底角不小于80
°
,其位于第三环形凸台内侧,且第二灯板的小口端套设在第四环形凸台的外环面上;所述第二灯珠均垂直连接在第二灯板的内环面上,且朝第二灯板内侧延伸,多个第二灯珠呈阵列状排列在第二灯板上;所述第二漫反射板的圆台形套状结构的底角与第二灯板相同,第二漫反射板与第
二灯板同轴设置且盖在第二灯珠上;所述第二漫反射板的大口端远离第二底座且设置有向外翻折的第二环形折边,所述第二环形折边与第二外圈远离第二底座的一端相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建了低角度光源,有利于对被检测物边缘信息的检测。
[0018]可选的,所述均匀场光源为碗形灯,其包括第三底座、第三灯板、碗形灯罩以及第三灯珠;所述第三底座和第三灯板均为环形板状结构,第三灯板同轴设置在第三底座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第三灯板上连接多个第三灯珠,多个第三灯珠在第三灯板上均匀分布;所述碗形灯罩将第三灯板以及第三灯珠罩在其内,所述碗形灯罩内表面为粗糙的漫反射面,碗形灯罩碗底中心位置开设通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建了具有均匀光场的光源,通过光线在类似半球形的碗形灯罩内表面的漫反射,可获得面分布和方向分布都比较均匀的光场,使该光源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从而在照亮的被检测物的同时,减小了反光现象的产生。
[0020]可选的,所述背光源包括第四底板、灯壳、第四灯板、贴片LED、第三漫反射板以及第四漫反射板;所述第四底板安装在灯壳的底部,所述第四灯板设置于灯壳内靠近第四底板的一侧;所述贴片LED设置多个,且呈阵列状连接在第四灯板的内侧;所述第三漫反射板安装在灯壳的顶部,所述第四漫反射板设置于灯壳内靠近第三漫反射板的一侧;所述第四漫反射板的内侧连接有两层平行光栅膜,且两层平行光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1)、高角度光源(2)、均匀场光源(4)、低角度光源(3)以及背光源(5);所述高角度光源(2)、均匀场光源(4)、低角度光源(3)均向下发射光线,所述背光源(5)向上发射光线;所述相机(1)设置于背光源(5)的上方;所述高角度光源(2)和低角度光源(3)设置于相机(1)和背光源(5)之间,且高角度光源(2)位于低角度光源(3)的上方,所述均匀场光源(4)具有均匀的光场,并设置于相机(1)和背光源(5)之间;所述均匀场光源(4)和低角度光源(3)位于更下方的一个光源与所述背光源(5)之间具有检测位(6),所述相机(1)镜头朝下设置,且可拍摄到位于检测位上的被检测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1)的镜头为远心镜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角度光源(2)、均匀场光源(4)以及低角度光源(3)由上而下同轴设置,且所述高角度光源(2)、均匀场光源(4)以及低角度光源(3)均具有中心贯通结构;所述相机(1)可依次透过高角度光源(2)、均匀场光源(4)和低角度光源(3)而对位于检测位(6)的被检测物进行拍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角度光源(2)为环形光源,包括多个第一灯珠(21),多个所述第一灯珠(21)呈圆台状阵列排布,且第一灯珠(21)与该圆台的轴线的夹角在60
°
以下;所述低角度光源(3)为环形光源,包括多个第二灯珠(31),多个所述第二灯珠(31)呈圆台状阵列排布,且第二灯珠(31)与该圆台的轴线的夹角在80
°
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角度光源(2)还包括第一底座(22)、第一外圈(23)、第一灯板(24)以及第一漫反射板(25);所述第一底座(22)为环形的板状结构,其一侧表面同轴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221)以及第二环形凸台(222),且第一环形凸台(221)环绕在第二环形凸台(222)外;所述第一环形凸台(221)的内环面为锥面,外环面为柱面;所述第一外圈(23)为指环状结构,其套设在第一环形凸台(221)的外环面上;所述第一灯板(24)为底角不大于60
°
的圆台形套状结构,其位于第一环形凸台(221)内侧,且第一灯板(24)的小口端套设在第二环形凸台(222)的外环面上;所述多个第一灯珠(21)呈阵列状设置在第一灯板(24)上,所述多个第一灯珠(21)均与第一灯板(24)内环面垂直设置,且朝第一灯板(24)内侧延伸;所述第一漫反射板(25)为底角与第一灯板(24)相同的圆台形套状结构,其与第一灯板(24)同轴设置且盖在第一灯珠(21)上;所述第一漫反射板(25)的大口端远离第一底座(22)且设置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环形折边(251),所述第一环形折边(251)与第一外圈(23)远离第一底座(22)的一端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角度光源(3)还包括环形板状结构的第二底座(32)、指环状结构第二外圈(33)、圆台形套状结构第二灯板(34)以及圆台形套状结构第二漫反射板(35);所述第二底座(32)一侧表面设置有第四环形凸台(322)以及环绕在其外的第三环形凸台(321),两者与第二底座(32)均同轴设置;所述第三环形凸台(321)的内环面为锥面,外环面为柱面;所述第二外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洛尼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