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识别电路及指纹识别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电路及指纹识别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指纹识别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具有解锁功能的手机、电脑等显示装置中。为实现指纹识别功能,显示装置在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指纹识别电路,指纹识别电路通常由光感二极管和开关晶体管构成,手指接触屏幕时,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手指,并被手指反射至光电二极管上,光电二极管在光照的作用下产生光电流,光电流会引起指纹识别电路中的检测节点的电位发生变化,进而根据检测节点的电位变化情况对指纹的谷脊进行判断。
[0003]然而,基于现有的指纹识别电路的电路结构,开关晶体管的关态漏电流会对检测节点的电位变化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地,在低光照下,容易导致检测节点的电位变化不明显,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电路及指纹识别方法、显示装置,提高指纹识别低亮度区域的线性度,增大了动态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感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光敏单元和存储电容,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充电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光敏单元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光敏单元的阳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第二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三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的控制端与读取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读取信号线电连接;在进行指纹识别时,所述第一晶体管响应于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敏单元利用在光照下产生的光电流对所述存储电容进行充电,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变化,并通过所述输出模块输出至所述读取信号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电容的电容值大于所述光敏单元的等效寄生电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电路还包括:复位模块,所述复位模块的控制端与复位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用于响应于复位控制信号,将第二固定电位提供至所述第一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固定电位大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导通电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固定电位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为低温多晶氧化物晶体管或非晶硅晶体管。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宽长比小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宽长比。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所述有源层包括沟道区、第一重掺杂区和第二重掺杂区,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所述第一重掺杂区,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至所述第二重掺杂区;所述第一重掺杂区与所述沟道区之间还设有第一轻掺杂区、所述第二重掺杂区与所述沟道区之间还设有第二轻掺杂区。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极层和源漏极层;
在垂直于所述有源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源漏极层和所述栅极层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有源层。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为双栅晶体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