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炎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膝关节炎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关节囊较薄而松弛,随着于各骨关节软骨的周缘,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加固;膝关节炎患者要进行康复训练,现在的康复训练设备较少,价格高不适用于普通医院使用,且训练模式单一,只能辅助患者训练腿部屈伸,而不能辅助患者锻炼小腿部内外扭动,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会降低了膝关节的康复效果;为此设计一种膝关节炎患者康复锻炼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膝关节炎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可辅助患者做腿部屈伸锻炼,且还可辅助患者锻炼小腿部内外扭动,既能加快康复又能健全的康复膝关节,有效地解决了训练模式单一,只能辅助患者训练腿部屈伸,而不能辅助患者锻炼小腿部内外扭动等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炎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后侧安装有坐板(3),所述坐板(3)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时向上翻转后又向外侧摆动的第一支撑板(35),所述第一支撑板(35)下端前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时向外侧摆动或向内侧摆动的第二支撑板(37);所述第一支撑板(35)上端表面、第二支撑板(37)前端表面分别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坐板(3)上端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靠板(5),所述靠板(5)内壁安装有可边转动边往复左右移动边前后移动的按摩球(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炎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左端固定连接有蜗杆(7),所述蜗杆(7)左端同轴固接有第一锥齿轮(8),所述第一锥齿轮(8)左端下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9),所述第二锥齿轮(9)上端同轴固接有第三锥齿轮(10),所述第三锥齿轮(10)上端右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11),所述第四锥齿轮(11)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转动连接在靠板(5)后端表面,所述第一转轴(12)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五锥齿轮(13),所述第五锥齿轮(13)前端左侧啮合有第六锥齿轮(14),所述第六锥齿轮(14)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内转轴(16),所述内转轴(16)外表面后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直齿轮(17),所述靠板(5)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不完全直齿轮(17)相配合的异形齿圈(18),所述内转轴(16)外表面前端滑动连接有外转轴(19),所述按摩球(20)固定连接在外转轴(19)前端表面,所述外转轴(19)外表面套有凸轮筒(21),所述凸轮筒(21)滑动连接在靠板(5)内壁,所述外转轴(19)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凸轮筒(21)想配合的第一滑销(2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炎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7)前端啮合有蜗轮(23),所述蜗轮(23)下端同轴固接有第一带轮(24),所述第一带轮(24)前端带连接有第二带轮(25);所述坐板(3)前端内壁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拱形板(34),所述第一支撑板(35)分别铰接在对应的第一拱形板(34)内壁,所述第一支撑板(35)前端内壁分别铰接有第二拱形板(36),所述第二支撑板(37)分别铰接在对应的第二拱形板(36)内壁;所述第二带轮(25)上端同轴固接有异形凸轮(26)和第七锥齿轮(38),所述异形凸轮(26)上端内壁啮合有第二滑销(27),所述第二滑销(27)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28),所述底板(1)上端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L形限位板(29),所述圆柱杆(28)滑动连接在L形限位板(29)内壁,所述圆柱杆(28)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向前端外侧倾斜的第一连杆(30),所述底板(1)上端前侧安装有长导杆(31),所述长导杆(31)外表面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异形连板(32),所述第一连杆(30)分别铰接在对应的第一异形连板(32)后侧,所述第一异形连板(32)前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滑板(33),所述第一滑板(33)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二支撑板(37)后端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膝关节炎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锥齿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智,陈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