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及其用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医疗
,具体为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及其用法。
技术介绍
[0002]腿部运动可以训练人体的盆底肌,有的产妇产后盆底肌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差,产后被胎儿撑开的盆底肌如果不能修复到正常位置,便会导致产妇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到其后期正常生活,一般来说进行屈腿和分腿运动可以提高盆底肌以及大腿肌的恢复,但是由于产妇产后身体虚弱,常规的康复康复器械运动形式较为单一,无法进行辅助力和负重力自由选择调节,功能性差,另外在进行锻炼时肌肉的紧张程度是锻炼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现有的器械无法监控这点,导致锻炼的动作无法保持标准,可能出现用户十分疲劳但是锻炼效果欠佳的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及其用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及其用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包括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上设有用于支撑用户上半身的躺板(2),所述床架(1)的后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且位于床架(1)的侧壁上设有由第三电机(19)驱动的第二丝杠(18),所述支撑板(3)的上侧面上以对称设有两个绑腿结构(4),所述绑腿结构(4)包括第一底座(401)与第二底座(402),所述第一底座(401)与第二底座(402)铰接,所述第一底座(401)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407),所述第二底座(402)与第二转板(408)的一端滑动连接,且第一转板(407)与第二转板(408)之间相互铰接能够弯曲,所述第一转板(407)与第二转板(408)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捆绑用户双腿的绑带(409),所述第一底座(4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轮(403),两个齿轮(403)啮合连接,所述靠板(9)上通过收纳槽放置有靠板(9),所述靠板(9)的端部连接有握把(10),所述躺板(2)的端部对称设置有铰接槽(24),所述躺板(2)的两侧设置有铰轴(23),所述铰轴(23)与铰接槽(24)转动连接,且所述铰接槽(24)的端部侧壁设有插杆(21),所述床架(1)上设有插孔(22),所述插杆(21)与插孔(22)配合实现靠板(9)稳定的竖向放置,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充气垫(20)以实现靠板(9)竖向放置后躺板(2)表面的平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上设有第一阻力装置(25)用于调节两个绑腿结构(4)自主分开锻炼时的强度,所述第二底座(402)上设有第二阻力装置(26)用以调节屈腿运动时的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齿轮(403)的下端以同心轴的形式固定连接有转盘(404),所述床架(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05),所述第一电机(405)的输出轴通过连杆(406)驱动转盘(404)往复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40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12),所述第一丝杆(12)通过第二电机(13)驱动转动,所述第一丝杆(12)上啮合连接有移动块(14),所述移动块(14)的上侧转动连接在第二转板(408)的下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402)下侧面与后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万向滚珠(15),所述万向滚珠(15)滚动连接在支撑板(3)的上侧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妇产后修复的锻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2)上设有臀压区(6)用于测量此处的压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