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频高承载三维隔振及隔震抗冲击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特别是低频高承载三维隔振及隔震抗冲击支座。
技术介绍
[0002]物品在地震强冲击震动或交通运输中因遭受路面颠簸冲击、持续振动作用致使元部件易发生损伤或破坏等问题。目前,针对物品在交通运输中面临路面不平顺冲击和持续振动共同影响难以有效去除,运载仪器受综合振动影响易发生损伤或破坏的问题,一般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气囊支撑和钢丝绳固定,但该措施难以满足设备隔振/震设计需求。总之,传统技术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0003](1)阻尼特性低。单一采用气囊支撑或钢丝绳固定的隔振/隔震技术,阻尼特性低,难以根据运载设备的工作振动特点和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减隔振设计,并且交通运输过程中的路面颠簸或不平顺冲击振动作用难以被合理消耗,进而将增大运载对象的受损几率,致使物品运载存在较高风险。
[0004](2)固有频率高。采用气囊支撑或钢丝绳固定的隔振/震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运载稳定的要求,但一般其刚度较大,系统的固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频高承载隔振或隔震抗冲击三维支座,采用上垂向下水平或上水平下垂向隔振和隔震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以及水平向缓振阻尼元件(5),所述上部结构包括内置的竖向阻尼元件(1)、限位元件(2)以及弹性元件(3),所述下部结构包括上部框架结构(4)和下部框架结构(6),所述水平向缓振阻尼元件(5)设置在上部框架结构(4)和下部框架结构(6)之间,从而在所述上部框架结构(4)和下部框架结构(6)之间形成屏障隔振或隔震效应以及分层耗能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频高承载隔振或隔震抗冲击三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框架结构(4)为钢制框架结构,顶端设置上承载板(41),内置所述竖向阻尼元件(1)、所述限位元件(2)和所述弹性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频高承载隔振或隔震抗冲击三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阻尼元件(1)设置在所述上部框架结构(4)内,作为第一隔振或隔震元件,所述竖向阻尼元件(1)与所述限位元件(2)、所述弹性元件(3)共同作用,作为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高性能阻尼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频高承载隔振或隔震抗冲击三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阻尼元件(1)为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脉冲阻尼器、旋转阻尼器、粘滞阻尼器、阻尼铰链或阻尼滑轨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频高承载隔振或隔震抗冲击三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元件(2)设置在所述上部框架结构(4)内,作为第二隔振或隔震元件,所述限位元件(2)与所述竖向阻尼元件(1)和所述弹性元件(3)共同作用,保护装置安全运输或存放时上升极限限制器和下降极限限位器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频高承载隔振或隔震抗冲击三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元件(2)为多速比可调限位器、复位行程限位器、液压限位器或气动限位器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频高承载隔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光,宁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望智承北京振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