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438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7:2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升装置,包括:第一桁架,包括轴向为第一方向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桁架,固定连接于第一桁架,包括轴向为第二方向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预设角度;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和套设于定子外的转子,定子固定连接于第一桁架;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以及第三从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桁架,第三从动轮固定连接于第二桁架;传动绳,闭合形成环形,第一从动轮、第三从动轮以及第二从动轮均通过传动绳与转子依次相连。该提升装置只需要将第一桁架的轴向保持为第一方向,将第二桁架的轴向保持为第二方向,即可保障整体结构稳定,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搬运。易于搬运。易于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搬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金属矿等矿场,矿料在矿井内进行开采,开采得到的矿料需要运输出矿井,以到达地表的预设区域,以便于后续程序的开展,
[0003]需要利用提升装置将矿井下的矿料提升出矿井,这种提升装置需要稳固的支撑结构以及大功率的驱动单元,现在普遍采用的支撑结构通常为一体结构以保障其强度,并且驱动单元通常采用大功率电机配合减速机构,整体结构复杂,转运困难,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装置,以解决提升装置结构复杂且转运困难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装置,包括:第一桁架,包括轴向为第一方向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桁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桁架,包括轴向为第二方向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预设角度;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和套设于所述定子外的转子,所述定子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桁架;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以及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桁架,所述第三从动轮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桁架;传动绳,闭合形成环形,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轮均通过所述传动绳与所述转子依次相连;其中,所述传动绳在所述第三从动轮、第一从动轮和所述转子之间呈L形设置,所述传动绳在所述第三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所述转子之间呈L形设置;且所述传动绳在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和所述传动绳在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均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传动绳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和所述传动绳在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均为所述第二方向。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桁架还包括第一倾斜腹杆,所述第一倾斜腹杆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且所述第一倾斜腹杆的轴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桁架还包括第二倾斜腹杆,所述第二倾斜腹杆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且所述第二倾斜腹杆的轴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桁架还包括第一垂直腹杆,所述第一垂直腹杆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且所述第一垂直腹杆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桁架还包括第二垂直腹杆,所述第二垂直腹杆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且所述第二垂直腹杆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桁架和所述第二桁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
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桁架包括多个子桁架,多个所述子桁架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子桁架之间可拆相连接;每个所述子桁架均包括子支撑杆,每个所述子支撑杆的端部均抵接于相邻所述子桁架的所述子支撑杆的端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子电机还包括永磁体,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之间,所述永磁体和所述转子的内壁之间具有横隔筋板,所述横隔筋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子和所述永磁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子电机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子,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横隔筋板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永磁体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子电机还包括行程检测结构和控制结构,所述行程检测结构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结构,所述行程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所述转子的行程,所述控制结构用于接收所述行程检测结构发出的行程信号,并依据所述行程信号控制所述转子停止转动。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提升容器,所述第二桁架具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引导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导向件贴合于所述提升容器以引导所述提升容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提升容器连接于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之间的传动绳上。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锁止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桁架靠近于所述第三从动轮的一端,用于抵接于所述提升容器以限制所述提升容器朝向靠近于所述第三从动轮的一端运动;和/或,第二锁止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桁架靠近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一端,用于抵接于所述提升容器以限制所述提升容器朝向靠近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一端运动。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装置,包括第一桁架、第二桁架以及外转子电机,还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以及传动绳,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桁架,第三从动轮固定连接于第二桁架,传动绳在第三从动轮、第一从动轮和转子之间呈L形设置,传动绳在第三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转子之间也呈L形设置,传动绳在转子和第一从动轮之间的受力方向以及在转子和第二从动轮之间的受力方向均沿第一方向,且传动绳在第一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的受力方向以及在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的受力方向均沿第二方向,即整体结构的内力的受力方向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而第一桁架承受来自第一方向的受力,第二桁架承受来自第二方向的受力,由于桁架可以承受很高的轴向荷载,因此只需要将第一桁架的轴向保持为第一方向,将第二桁架的轴向保持为第二方向,即可保障整体结构稳定,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搬运。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的结构剖面图;
[0022]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0

提升装置;110

第一桁架;111

第一支撑杆;112

第一倾斜腹杆;113

第一垂
直腹杆;120

第二桁架;121

第二支撑杆;122

第二倾斜腹杆;123

第二垂直腹杆;124

子桁架;130

外转子电机;131

定子;132

转子;133

横隔筋板;134

永磁体;135

固定结构;136

行程检测结构;141

第一从动轮;142

第二从动轮;143

第三从动轮;144

传动绳;150

提升容器;151

导向件;161

第一锁止结构;1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桁架,包括轴向为第一方向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桁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桁架,包括轴向为第二方向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预设角度;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和套设于所述定子外的转子,所述定子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桁架;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以及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桁架,所述第三从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桁架;传动绳,闭合形成环形,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轮均通过所述传动绳与所述转子依次相连;其中,所述传动绳在所述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转子之间呈L形设置,所述传动绳在所述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转子之间呈L形设置;且所述传动绳在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和所述传动绳在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均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传动绳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和所述传动绳在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均为所述第二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桁架还包括第一倾斜腹杆,所述第一倾斜腹杆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且所述第一倾斜腹杆的轴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桁架还包括第二倾斜腹杆,所述第二倾斜腹杆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且所述第二倾斜腹杆的轴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为锐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还包括第一垂直腹杆,所述第一垂直腹杆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且所述第一垂直腹杆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桁架还包括第二垂直腹杆,所述第二垂直腹杆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且所述第二垂直腹杆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子明吴娟焦少妮梁富伟张利男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