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26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秸秆去皮后切丝,蒸煮,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清洗、干燥,最后在复合酶溶液中处理,得秸秆纤维;将秸秆纤维中的竖直丝状纤维固化,得圆柱状纤维;然后将秸秆纤维中的圆环丝状纤维固化,得圆盘状纤维;在圆盘状纤维中部粘接石墨烯粉,然后粘结圆柱状纤维,得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玉米秸秆制得电镀废水的导水材料,吸附能力强,成本较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玉米秸秆利用率低、材料吸附能力较弱和易积聚形成胶体等问题。积聚形成胶体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吸附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玉米秸秆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但目前的玉米秸秆并没有有效的回收利用途径,多为直接遗弃或焚烧,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0003]而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电镀废水,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铜、锌等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中采用的导水材料成本较高,使用周期较短,吸附能力较差,且易积聚形成胶体,影响后续的使用。而目前缺少一种有效的电镀废水的处理方式,也鲜有将玉米秸秆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玉米秸秆制得的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利用玉米秸秆纤维中的水通道,通过毛细吸附现象快速导水,快速蒸发,吸附能力强,成本较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玉米秸秆利用率低、材料吸附能力较弱和易积聚形成胶体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玉米秸秆去皮后切丝,然后在70

90℃温度下蒸煮0.5

8h,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8
/>30h,依次经清洗、干燥,最后在复合酶溶液中处理1

4d,得秸秆纤维;
[0007](2)将步骤(1)所得秸秆纤维中的竖直丝状纤维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得圆柱状纤维;将步骤(1)所得秸秆纤维中的圆环丝状纤维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得圆盘状纤维;
[0008](3)在步骤(2)所得圆盘状纤维中部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粘接石墨烯粉,然后粘结步骤(2)所得圆柱状纤维,得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
[0009]上述步骤(2)中提到的竖直丝状纤维是把纤维丝排列成竖直,圆盘同理,可以把每根纤维丝看成小输水管。
[0010]进一步,步骤(1)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

2mol/L。
[0011]进一步,步骤(1)中,清洗至中性,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
[0012]进一步,步骤(1)中,复合酶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果胶酶和多糖酶按质量比1

4:7混合,然后加入5

8倍果胶酶质量的水混匀,得复合酶溶液。
[0013]进一步,果胶酶和多糖酶按质量比3:7混合。
[0014]进一步,步骤(2)和(3)中,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向环氧树脂中加入聚酰胺树脂,在30

60℃的密闭环境中混匀,然后加入氮化硼和乙酸乙酯,在0.8

1KW功率下超声处理0.5

3h,再加入氢氧化镁混匀,得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
[0015]进一步,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氮化硼、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镁的质量比为8

14:8

10:0.2

1:1

3:0.3

1。
[0016]进一步,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氮化硼、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1:9:0.7:2:0.6。
[0017]上述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
[0018]上述的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采用玉米秸秆制得电镀废水的导水材料,为玉米秸秆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所得导水材料利用玉米秸秆纤维中的水通道,通过毛细吸附现象快速导水,快速蒸发,能够耐酸碱,吸附能力强,且所用原料材料易得,成本较低,使用后处理方便,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强的吸水能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玉米秸秆利用率低、材料吸附能力较弱和易积聚形成胶体等问题。
[0021]2、在制备时,先将玉米秸秆去皮切丝,然后进行蒸煮,用于去除玉米秸秆纤维中的杂质,采用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并清洗干燥,可以去除秸秆纤维中的半纤维素等不稳定物质,降低纤维中的水分含量,提高其力学性能;在通过果胶酶和多糖酶混合的复合酶溶液处理,用于酶解玉米秸秆中的易降解成分,增强材料的稳定性;竖直丝状的纤维固化为圆柱状,圆环丝状纤维固化为圆盘状,再通过石墨烯粉联结起来,如图1所示,在固化和联结过程中采用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不会影响材料的吸水性,还会适当增强材料的耐酸碱能力,而石墨烯联结能够促进连接处的输水能力,同时防止电镀废水中离子聚集形成胶体;石墨烯粉与圆盘状纤维混合不单独成片,方便污水快速从圆柱状纤维过渡到圆盘状纤维管道中,同时能防止污染物质形成胶体堵塞水流通。
[0022]3、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通过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氮化硼、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镁制得,环氧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具有较好相容性,增强胶黏剂的耐磨性和相应的力学性能,乙酸乙酯起到稀释作用,超声处理则是为了使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和氮化硼的混合更加均匀,填充更充分,性能更加优越,而氢氧化镁的加入,则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固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1)将玉米秸秆去皮后切丝,然后在70℃温度下蒸煮0.5h,再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8h,清洗至中性,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最后在复合酶溶液中处理1d,得秸秆纤维;复合酶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果胶酶和多糖酶按质量比1:7混合,然后加入5倍果胶酶质量的水混匀,得复合酶溶液;
[0027](2)将步骤(1)所得秸秆纤维中的竖直丝状纤维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得圆柱状纤维;将步骤(1)所得秸秆纤维中的圆环丝状纤维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得圆盘状纤维;
[0028](3)在步骤(2)所得圆盘状纤维中部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粘接石墨烯粉,然后粘结步骤(2)所得圆柱状纤维,得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
[0029]其中,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向环氧树脂中加入聚酰胺树脂,在30℃的密闭环境中混匀,然后加入氮化硼和乙酸乙酯,在0.8KW功率下超声处理0.5h,再加入氢氧化镁混匀,得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氮化硼、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镁的质量比为8:8:0.2:1:0.3。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玉米秸秆去皮后切丝,然后在70

90℃温度下蒸煮0.5

8h,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8

30h,依次经清洗、干燥,最后在复合酶溶液中处理1

4d,得秸秆纤维;(2)将步骤(1)所得秸秆纤维中的竖直丝状纤维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得圆柱状纤维;将步骤(1)所得秸秆纤维中的圆环丝状纤维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得圆盘状纤维;(3)在步骤(2)所得圆盘状纤维中部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粘接石墨烯粉,然后粘结步骤(2)所得圆柱状纤维,得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

2mol/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清洗至中性,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制电镀废水导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复合酶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果胶酶和多糖酶按质量比1

4:7混合,然后加入5

8倍果胶酶质量的水混匀,得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江张欣王卓彭靖黄树吴柟岚范天斌何若雪纪福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