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及其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202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17
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及其制品,为获得性能更优、强度和韧性更高的木塑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以及一种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支架板、汇流板、口模、第一共挤板、第二共挤板和第三共挤板,支架板与汇流板相连,汇流板通过口模与第一共挤板连接,第一共挤板、第二共挤板和第三共挤板顺序连接;汇流板上设有共挤机连接处,共挤机连接处与共挤流道相连,共挤流道指向芯棒孔。所制得的制品具有位于最外层的包覆层、木塑层和位于中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组成,所述包覆层位于共挤木塑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木塑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木塑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及其制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木塑模具及其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的模具,以及一种单色三层共挤木塑制品。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木塑共挤制品的结构分为两层:基材为木塑材料,分布在内层,外层为塑料共挤层。但木塑共挤制品由于基材的性能不高,且共挤层较薄,故整体制品的性能也不高,从而影响了其应用范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与聚乙烯基木塑有良好相容性,有望大幅增强木塑性能。但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流动性能差,较难和木塑共混挤出,为了解决此问题,如何开发出一种制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增强的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就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的模具及其制品。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的模具,包括接口、模体、过渡板、支架板、汇流板、第一口模、第二口模、第三口模、第一共挤板、第二共挤板、第三共挤板。
[0005]优选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架板(4)、汇流板(5)、口模、第一共挤板(9)、第二共挤板(10)和第三共挤板(11),所述支架板(4)与所述汇流板(5)相连,所述汇流板(5)通过所述口模与所述第一共挤板(9)连接,所述第一共挤板(9)、第二共挤板(10)和第三共挤板(11)顺序连接;所述汇流板(5)上设有共挤机连接处(53),所述共挤机连接处(53)与共挤流道(52)相连,所述共挤流道(52)指向芯棒孔(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挤板(9)与第二共挤板(10)中间具有第二共挤机连接处(12),所述第二共挤机连接处(12)与包覆层流道(91)连接,所述包覆层流道(91)还具有若干个包覆层分支段(92);所述第一共挤板(9)上还具有贯通的成型腔体(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共挤板(10)包括包覆层板间流道(101),所述包覆层板间流道(101)一方面与所述包覆层分支段(92)相连,一方面与均匀分布的包覆层分支流道(102)相连,所述包覆层分支流道(102)与所述成型腔体(13)周围的包覆腔体(1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板间流道(101)和包覆层分支流道(102)相垂直;所述包覆层分支流道(102)和包覆腔体(14)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共挤板(11)包括包覆层分支流道(102)、成型腔体(13)及包覆腔体(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单色三层共挤木塑材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孔(54)为多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世华马长城李靖何军严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旭华圣洛迪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