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净成形空心金属结构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15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近净成形大尺寸空心金属结构件的方法,属于近净成形复杂形状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1)打印中心轴;(2)打印结构件;(3)制备空心模具;(4)制备结构件模具;(5)装配模具;(6)制备浆料;(7)凝胶注模成形;(8)脱胶烧结等步骤,该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其制备的空心结构件的内壁光滑,质量良好。质量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净成形空心金属结构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成形
,具体涉及一种近净成形空心金属结构件的方法,且还涉及所述方法获得的金属结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凝胶注模技术巧妙的结合了传统湿法胶态成形工艺和高分子化学,将高分子单体聚合的方法引入到粉末成形技术中。通过制备低黏度、高固相体积分数的悬浮液来实现高强度、高密度均匀坯体,脱模后的坯体经过脱胶烧结去除高分子胶黏剂,最终得到所需的陶瓷或金属零部件。
[0003]一般来说,利用凝胶注模成形技术可以制备形状复杂、尺寸较大的零部件,但是对于制备空心金属结构件来说,往往存在形状单一、不好脱模、易产生裂纹等问题。目前,往往只能制备简单形状的空心金属结构件,通常在凝胶注模成形过程中,将实心棒子固定在模具中心位置,再倒入悬浮浆料进行成形,待浆料固化后,将中间实心棒子脱出,以获得空心的结构件。但是在脱出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好脱模的问题,棒子脱出过程中会因坯体的强度不高,棒子与坯体的表面摩擦力较大,导致内壁表面质量不高,划痕较多;同时,也易在坯体内壁产生裂纹,进而导致结构件质量差。此外,空心金属结构件的内部结构简单,故而,无法成形复杂的空心结构,也导致凝胶注模钛合金的应用受限。
[0004]CN101722306A公开了一种多孔金属零部件的近净成形方法,步骤为:

先设计出零件的三维CAD模型,保存为STL文件,并输送到SLM快速成形设备;

将设备抽真空后通入保护性气体;

送粉机构在金属基板上平铺一层厚度0.05~0.15mm、粒径为10

100μm的金属粉末;

采用激光功率≥100W的激光束对切片边界的外轮廓进行扫描,使外轮廓熔化;

重复步骤
③‑④
,直成形完毕;

将成形零件的外壳与装载在外壳中的粉末,整体置于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结成形。虽然该专利申请实现了对结构复杂金属结构件的近净成形,但是处理过程繁复,所需设备昂贵,工艺复杂。
[0005]因此,提供一种可制备出内壁光滑,质量良好,结构复杂的空心金属结构件的方法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近净成形空心金属结构件的方法,该方法将3D打印技术与凝胶注模成形技术相结合,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复杂结构的中心轴,再通过倒模获得中心轴薄模具,通过在薄模具中加入颗粒物质,使其既可以在凝胶注模成形过程中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待浆料固化成形后颗粒物质又容易倒出,便于脱模,避免因脱模产生的裂纹、缺陷等问题,也能获得内部结构复杂的空心金属结构件。本方法制备的空心金属结构件的内壁光滑,质量良好,形状可灵活设计,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8]一种近净成形空心金属结构件的方法,按如下步骤制备:
[0009](1)打印中心轴:根据空心金属结构件的形状尺寸要求以及粉末烧结过程中的烧结收缩率,设计并缩小中心轴的尺寸比例,采用3D打印机,打印出对应的中心轴;
[0010](2)打印结构件:根据结构件形状尺寸要求以及粉末烧结过程中的烧结收缩率,设计并放大结构件的尺寸比例,采用3D打印机,打印出对应的结构件;
[0011](3)空心模具制备:将步骤(1)中的中心轴固定,在硅胶中加入硅胶重量0.1

0.5wt%的固化剂和0.5

3wt%的增稠剂,搅拌均匀,沿着中心轴浇倒硅胶,固化6

24h后,将中心轴拆除,获得空心硅胶模具;
[0012](4)结构件模具制备:将步骤(2)中的结构件进行倒模,在硅胶中加入1

5wt%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倒入倒模型腔中,放置在室温下固化6

24h后,拆模,获得结构件模具;
[0013](5)模具装配:在步骤(3)中的空心硅胶模具中装入颗粒物质,然后用热熔胶枪将其固定于步骤(4)中的硅胶模具的相应位置,得到凝胶注模成形模具;
[0014](6)制备浆料:将金属粉末、凝胶体系、油酸、消泡剂按照体积百分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混料,其中球料比为1:1

4:1,球磨速度为100r/min

250r/min,球磨时间15

30min,获得悬浮浆料;
[0015](7)凝胶注模成形:将步骤(6)中的悬浮浆料倒入步骤(5)中的凝胶注模成形模具中,在室温下固化0.5

3h,随后将颗粒物质倒出,再将空心硅胶模具取出,随后拆模,获得的空心金属结构件坯体;
[0016](8)脱胶烧结:将步骤(7)中的空心金属结构件坯体进行相应的脱胶烧结,脱胶温度为300

600℃,保温2

4h,再在800

1350℃进行烧结,保温2

5h,获得近净成形的空心金属结构件。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制备大尺寸空心金属结构件的方法将3D打印技术与凝胶注模成形技术相结合,制备出了大尺寸复杂结构的空心金属结构件。采用3D打印技术根据空心结构件的形状要求打印出配套的中心轴,再制备出配套的薄包套,在薄包套中装入易倒出的颗粒物质,使其在凝胶注模成形过程中既可以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待浆料固化成形后颗粒物质容易倒出,便于脱模,避免因脱模产生的裂纹等问题。该方法制备的空心结构件的内壁光滑,质量良好,且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另外该方法可使设计者灵活设计多种复杂形状的空心结构件,拓宽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中心轴和结构件的材质为聚乳酸(PLA)、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碳酸酯(PC)、光敏树脂以及尼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空心硅胶模具的厚度为1

5mm。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固化剂的质量为硅胶质量的1

5%。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颗粒物质包括面粉、食盐以及沙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进一步地,所述颗粒物质的粒径40μm

500μm。
[00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的金属粉末是不锈钢、钴铬钼合金、铜及铜合金或钛及钛合金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粉末的粉末粒径为5

50μm。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的凝胶体系是水基或非水基凝胶体系中的一种,其中水基凝胶体系为丙烯酸酯体系或者丙烯酰胺体系中的一种。
[002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的金属粉末占所述金属粉末、凝胶体系、油酸和消泡剂
的总体积的5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净成形空心金属结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1)打印中心轴:根据空心金属结构件的形状尺寸要求以及粉末烧结过程中的烧结收缩率,设计并缩小中心轴的尺寸比例,采用3D打印机,打印出对应的中心轴;(2)打印结构件:根据结构件形状尺寸要求以及粉末烧结过程中的烧结收缩率,设计并放大结构件的尺寸比例,采用3D打印机,打印出对应的结构件;(3)空心模具制备:将步骤(1)中的中心轴固定,在硅胶中加入硅胶重量0.1

0.5wt%的固化剂和0.5

3wt%的增稠剂,搅拌均匀,沿着中心轴浇倒硅胶,固化6

24h后,将中心轴拆除,获得空心硅胶模具;(4)结构件模具制备:将步骤(2)中的结构件进行倒模,在硅胶中加入1

5wt%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倒入倒模型腔中,放置在室温下固化6

24h后,拆模,获得结构件模具;(5)模具装配:在步骤(3)中的空心硅胶模具中装入颗粒物质,然后用热熔胶枪将其固定于步骤(4)中的硅胶模具的相应位置,得到凝胶注模成形模具;(6)制备浆料:将金属粉末、凝胶体系、油酸、消泡剂按照体积百分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混料,其中球料比为1:1

4:1,球磨速度为100r/min

250r/min,球磨时间15

30min,获得悬浮浆料;(7)凝胶注模成形:将步骤(6)中的悬浮浆料倒入步骤(5)中的凝胶注模成形模具中,在室温下固化0.5

3h,随后将颗粒物质倒出,再将空心硅胶模具取出,随后拆模,获得的空心金属结构件坯体;(8)脱胶烧结:将步骤(7)中的空心金属结构件坯体进行相应的脱胶烧结,脱胶温度为300

600℃,保温2

4h,再在800

1350℃进行烧结,保温2

5h,获得近净成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新波杨芳张耕秋邵艳茹郭志猛陈存广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