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068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结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的系统及方法,所述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的系统包括微结构主模具和引流座,所述微结构主模具上表面设有微结构阵列,所述引流座底部开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微结构主模具表面的微结构阵列穿过引流通道与引流座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微结构主模具封闭形成成型腔体;所述成型腔体外设有第一真空吸盘;所述引流座外壁设有外部激励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微结构成型及脱模过程中引入可控的机械结构分离法、真空吸附方法或外加激励方法,促进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增强了微结构制作工艺的自动化、成型结构的均一性和良率。成型结构的均一性和良率。成型结构的均一性和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结构制造
,尤其涉及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针是一种新型给药系统,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微/纳米级别的通道,促进药物或生物分子向皮肤内部的渗透,在医美与医药领域具有极大研究和应用潜力。基于聚合物或蛋白分子的微针,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兼容性、易降解特性,将有力地推动微针的市场应用。
[0003]聚合物或蛋白分子微针,例如PDMS微针或PDMS微针阴模板、丝素蛋白微针等,这类微结构具备深宽比高、结构精细、机械强度低的特点,常出现成型过程慢,翻模或脱模时出现微结构破损甚至微针断裂等问题。
[0004]目前,实验室中常采用手动脱模进行聚合物或蛋白微针/微针阴模板的脱模,并通过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进行辅助。化学方法,例如在微针模具表面涂覆疏水材料(例如特氟龙)或者对模具进行硅烷化处理等方法,能够增加微针模具表面的疏水性,促进脱模过程,此外脱模剂也能够对于脱模过程进行辅助。物理方法,例如对于水凝胶微针进行冷冻风干处理,使微针结构缩小,促进微针与模具的分离。
[0005]但是,上述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涉及疏水材料涂覆或硅烷化修饰的化学方法,需要引入额外的化学修饰过程,操作复杂且成型微针的表面化学材料残留或过程产物残留等问题尚不明确,而脱模剂对于高深宽比的微针器件效果不明显。物理方法,产生结构收缩的方案对于微针材料存在限制,此外对于数量密度大的微针结构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强微结构制作的自动化、成型结构的均一性及良率的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的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系统进行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的方法。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的系统,包括微结构主模具和引流座,所述微结构主模具上表面设有微结构阵列,所述引流座底部开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微结构主模具表面的微结构阵列穿过引流通道与引流座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微结构主模具封闭形成成型腔体;所述成型腔体外设有第一真空吸盘;所述引流座外壁设有外部激励器。
[0009]本专利技术的系统通过第一真空吸盘对成型腔体内部的液态的待成型材料抽真空或施加外部激励的方法,能够促进微结构主模具和引流座固体与高粘度液体(液态的待成型材料)之间的气泡排出,从而促进液态的待成型材料快速、充分地填入模具的微结构中。外部激励器可以对引流座产生轻微的振动,既可以在成型阶段提高液态待成型材料的填充速率,提高成型速率,又可以在脱模阶段提高脱模的效率。此外,脱模过程中也可以直接采用机械式分离方法促进脱模。如螺纹连接方法,使侧板与地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带动侧
板内部成型后的微结构与侧板同步运动,进而实现成型结构与主模板的分离;采用第一真空吸盘作用在成型后微结构表面,对其产生均匀的吸附力,便于使成型后的微结构从微结构主模具表面剥离,避免微结构破损或断裂。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部激励器为超声波发生器或电动控制器。
[0011]对于某些特殊蛋白分子,例如丝素蛋白分子,在成型过程中,施加超声波激励,能够促进蛋白溶液凝胶态转变,从而形成丝素蛋白凝胶微针。在脱模过程中,采用超声激励,使引流座产生轻微振动,从而使成型腔体内部固态微结构与微结构主模具之间产生轻微相对运动,最终促进两者分离,避免微结构破损或断裂。电动控制器以电学方法控制引流座侧板运动用以控制运动,运动速度为10~500 μm/min。
[0012]作为优选,所述微结构主模具底部设有加热器。加热器的施加可实现温度的可控性,升高温度能够加快成型效率;此外不同的温度参数,能够改变微结构的机械强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微结构主模具底部设有第二真空吸盘。第二真空吸盘在成型前可以利用均匀的吸附力固定微结构主模具,增加稳固性;当微结构成型后,需要将成型后的微结构与微结构主模具进行分离,即进行脱模过程。此过程中采用第二真空吸盘作用在微结构主模具表面,对其产生均匀的吸附力,在其他外部激励或机械分离方法共同作用下,促进成型后的微结构从微结构主模具表面剥离,避免微结构破损或断裂。
[0014]作为优选,所述微结构阵列由若干微结构本体构成,所述微结构阵列由若干微针或微孔本体构成,所述微针或微孔本体的最尖处直径小于100μm,高度/深度小于1000μm;所述微针或微孔本体的深宽比为1:(1~5)。所述微结构本体为金属、硅、玻璃、聚合物、蛋白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的固体微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聚合物或蛋白分子微结构的制备中,例如PDMS微针或PDMS微针阴模板、透明质酸微针/微针阴模板、丝素蛋白微针/微针阴模板等。PDMS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聚合物材料,常用于制备微流控芯片。丝素蛋白为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透明质酸,又称玻尿酸,是皮肤和其它组织中存在的天然生物分子,也可通过合成获得。上述材料制备而成的微结构具有深宽比高、结构精细、机械强度低的特点,常出现成型过程慢,翻模或脱模时出现微结构破损甚至微针断裂等问题。由于主模具高深宽比结构,待成型溶液完全充满微结构主模具需要较长时间,且容易出现气泡残留、浇筑不充分等问题,最终导致成型微结构良率低、机械强度低等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16]当微结构主模具为针状结构(微针阵列)时,可用于制作聚合物/蛋白材质的微孔结构,此结构可作为微针阴模板;当微结构主模具为微孔/槽状结构(微孔阵列)时,可用于制作聚合物/蛋白材质的针结构,直接作为微针使用,或在微针模板复制过程中用作次级微针主模具。
[0017]作为优选,所述引流座为分体式可拆卸结构。
[0018]作为优选,所述引流座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螺纹连接或其他可拆卸机械机构,以及电学控制相对运动的方法,促进成型腔内部固态结构与微针主模具的分离,减少微针主模具以及成型后的微结构的损伤。
[0019]作为优选,所述引流座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及微结构主模具形成的成型腔体为楔形结构,楔形结构可以降低成型微结构与微结构主模具之间的阻力,便于脱
模。
[0020]一种利用上述任一所述的系统进行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成型腔体中注入液态的待成型材料,利用第一真空吸盘抽取真空,打开外部激励器,促进液态的待成型材料快速注入成型腔体内,静置,成型,得到微结构结构;(2)利用第一真空吸盘吸附微结构,打开外部激励器,成型后的微结构结构与微结构主模具发生相对运动,完成脱模,制得微结构产品。
[0021]本专利技术在微结构成型及脱模过程中引入可控的机械结构分离法、真空吸附方法或外加激励方法,促进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增强了微结构制作工艺的自动化、成型结构的均一性和良率。
[0022]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待成型材料选自聚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结构快速成型和脱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结构主模具和引流座,所述微结构主模具上表面设有微结构阵列,所述引流座底部开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微结构主模具表面的微结构阵列穿过引流通道与引流座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微结构主模具封闭形成成型腔体;所述成型腔体外设有第一真空吸盘;所述引流座外壁设有外部激励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激励器为超声波发生器或电动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主模具底部设有加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主模具底部设有第二真空吸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阵列由若干微针或微孔本体构成,所述微针或微孔本体的最尖处直径小于100μm,高度/深度小于1000μm;所述微针或微孔本体的深宽比为1:(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座为分体式可拆卸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座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书婷游卫龙郭太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