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电量考核下考虑多主体博弈的售电公司成本控制策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13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偏差电量考核下考虑多主体博弈的售电公司成本控制策略,其特点是,包括:提出利用AH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差电量考核下考虑多主体博弈的售电公司成本控制策略


[0001]本专利技术针对用户用电行为的不确定性导致售电公司产生偏差电量使其利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偏差电量考核下考虑多主体博弈的售电公司成本控制策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售电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陆续在中国各地方区域内成立了售电公司和电力交易中心,售电公司采用合理的经营购售电策略,不仅能够提高用户满意度吸引用户,还能够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用户用电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得预测的用电需求与用户实际用电量之间存在的偏差无法避免,而这种偏差会对售电公司的盈利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本领域已有“控制偏差电量考核成本的策略”的报道。但是以上策略没能考虑实施时会增加售电公司的额外成本以及降低用户用电舒适度会导致用户粘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以利用AHP

Logit模型从售电业务、服务质量和企业品牌三方面分析售电公司市场竞争力、构建双边协商购电合同模型计算偏差电量考核下售电公司合作联盟的购电成本、设计多售电公司合作博弈下的成本分配模型,确定使联盟稳定的成本分配模型下售电公司的成本控制效果为内容的偏差电量考核下考虑多主体博弈的售电公司成本控制策略。
[0004]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差电量考核下考虑多主体博弈的售电公司成本控制策略,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内容:
[0005]1)基于AHP

Logit模型分析售电公司市场竞争力
[0006]建立售电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AHP法对各售电公司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利用Logit模型根据售电公司市场价值评估结果计算其对应的市场占有率:
[0007]①
建立售电公司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0008]a)售电业务(A1)由产品种类(B1)和平均售电价格(B2)两个指标构成,分别由售电产品种类数目和平均售电价格定量描述;
[0009]b)服务质量(A2)由营业网点便捷性(B3)、缴费方便性(B4)、业务受理及时性(B5)三个指标构成,其中缴费方便性(B4)由营业网点区域覆盖率来衡量,用户倾向于选择办理业务方便和业务受理及时的售电公司;
[0010]c)企业品牌(A3)由公司口碑(B6)、公司规模(B7)两个指标构成;
[0011]②
计算售电公司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评分
[0012]采用公式(1)对指标B1

B7中的定量指标的数值进行处理,其结果作为该指标的评分:
[0013][0014]式中,为指标的评分值;为指标处理前的实际值,处理前的实际值,和分别为各售电公司处理前的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
max
和m
min
分别为各指标评分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指标B1

B7中的定性指标,需由电力交易中心结合各售电公司的历史经营水平评分;
[0015]③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售电公司市场价值
[0016]采用AHP法对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由9级标度扩展法形成B1

B7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判断矩阵从而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利用公式(2)对售电公司市场价值进行评估;
[0017][0018]式中,V为售电公司的市场价值;为指标的权重,
[0019]利用公式(2),根据各售电公司的指标评分结果可以得到对应的V
i
,i=1,2,3,

,n,n为售电公司个数,
[0020]各售电公司的市场价值权重采用公式(3)计算:
[0021][0022]式中,η
i
为售电公司i的市场价值权重;
[0023]④
基于Logit模型的售电公司市场占有率计算
[0024]在开放的售电市场中,用户会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选择不同的售电公司,通过公式(4)所示的Logit模型计算用户对不同售电公司的选择概率,从而模拟市场中电力用户选择售电公司的比例,得到各售电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0025][0026]式中,τ
i
为售电公司i的市场占有率,i=1,2,3,

,n,n为售电公司个数;e为自然常数;
[0027]2)计算偏差电量考核下售电公司合作联盟购电成本
[0028]考虑到不同售电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需求响应能力的存在差异的特点,引入了双边协商购电合同的概念,即售电公司鼓励用户参与需求响应,以帮助供电公司缓解高峰时段供电压力、节省规划建设成本为条件,和对方进行协商得到双方满意的购电价格;
[0029]①
售电公司合作博弈前的购电成本
[0030]计及售电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的售电公司与供电公司的双边协商购电价格,包括基础价格、协商价格与补偿价格;售电公司的双边协商购电价格表达式如公式(5)所示:
[0031][0032]式中,c
i
为售电公司i签订双边协商合同后每度电的购电价格;c0为售电公司i不采
用双边协商下的每度电的购电价格;c
iX
为售电公司i的协商价格;c
iB
为售电公司i的补偿价格;Q
iy
为售电公司i合同约定的总购电量;γ
i
为售电公司i所服务用户总负荷的需求响应平均变化率;h1为协商系数;h2为补偿系数;
[0033]售电公司的双边协商购电价格需满足公式(6)所示的约束条件:
[0034]c
min
≤c
i
≤c0ꢀꢀꢀꢀꢀꢀꢀꢀꢀꢀꢀꢀꢀꢀꢀꢀꢀꢀꢀꢀꢀꢀꢀꢀꢀꢀꢀꢀꢀꢀꢀ
(6)
[0035]式中,c
min
为供电公司设定的双边协商购电价格的下限值,规定当c
i
<c
min
时,取c
i
=c
min

[0036]偏差电量考核是指售电公司的合同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产生偏差,并且偏差超过免考核范围的情况,售电公司的偏差考核电量可以分为正偏差和负偏差两种,当实际用电量高于合同电量时称为正偏差,反之称为负偏差;目前,偏差电量考核的对象分为用户和售电公司两种,前者由用户承担自身的偏差电量考核成本,对后者的月度正偏差电量考核进行研究,即由售电公司承担偏差电量考核成本;
[0037]不考虑偏差电量考核时售电公司的双边协商购电合同成本通过公式(7)来计算:
[0038][0039]式中,C
i
为售电公司i双边协商购电的合同成本;
[0040]当售电公司月度考核电量发生正偏差时,会增加额外的偏差电量考核成本,分为偏差成本和考核成本;偏差成本即为免考核电量的成本,考核成本即为被考核电量的成本,设定考核成本按基础价格支付,偏差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差电量考核下考虑多主体博弈的售电公司成本控制策略,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内容:1)基于AHP

Logit模型分析售电公司市场竞争力建立售电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AHP法对各售电公司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利用Logit模型根据售电公司市场价值评估结果计算其对应的市场占有率:

建立售电公司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a)售电业务(A1)由产品种类(B1)和平均售电价格(B2)两个指标构成,分别由售电产品种类数目和平均售电价格定量描述;b)服务质量(A2)由营业网点便捷性(B3)、缴费方便性(B4)、业务受理及时性(B5)三个指标构成,其中缴费方便性(B4)由营业网点区域覆盖率来衡量,用户倾向于选择办理业务方便和业务受理及时的售电公司;c)企业品牌(A3)由公司口碑(B6)、公司规模(B7)两个指标构成;

计算售电公司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评分采用公式(1)对指标B1

B7中的定量指标的数值进行处理,其结果作为该指标的评分:式中,为指标的评分值;为指标处理前的实际值,处理前的实际值,和分别为各售电公司处理前的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
max
和m
min
分别为各指标评分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指标B1

B7中的定性指标,需由电力交易中心结合各售电公司的历史经营水平评分;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售电公司市场价值采用AHP法对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由9级标度扩展法形成B1

B7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判断矩阵从而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利用公式(2)对售电公司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式中,V为售电公司的市场价值;为指标的权重,利用公式(2),根据各售电公司的指标评分结果可以得到对应的V
i
,i=1,2,3,

,n,n为售电公司个数,各售电公司的市场价值权重采用公式(3)计算:式中,η
i
为售电公司i的市场价值权重;

基于Logit模型的售电公司市场占有率计算在开放的售电市场中,用户会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选择不同的售电公司,通过公式(4)所示的Logit模型计算用户对不同售电公司的选择概率,从而模拟市场中电力用户选择售
电公司的比例,得到各售电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式中,τ
i
为售电公司i的市场占有率,i=1,2,3,

,n,n为售电公司个数;e为自然常数;2)计算偏差电量考核下售电公司合作联盟购电成本考虑到不同售电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需求响应能力的存在差异的特点,引入了双边协商购电合同的概念,即售电公司鼓励用户参与需求响应,以帮助供电公司缓解高峰时段供电压力、节省规划建设成本为条件,和对方进行协商得到双方满意的购电价格;

售电公司合作博弈前的购电成本计及售电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的售电公司与供电公司的双边协商购电价格,包括基础价格、协商价格与补偿价格;售电公司的双边协商购电价格表达式如公式(5)所示:式中,c
i
为售电公司i签订双边协商合同后每度电的购电价格;c0为售电公司i不采用双边协商下的每度电的购电价格;c
iX
为售电公司i的协商价格;c
iB
为售电公司i的补偿价格;Q
iy
为售电公司i合同约定的总购电量;γ
i
为售电公司i所服务用户总负荷的需求响应平均变化率;h1为协商系数;h2为补偿系数;售电公司的双边协商购电价格需满足公式(6)所示的约束条件:c
min
≤c
i
≤c0ꢀꢀꢀꢀꢀꢀꢀꢀꢀꢀꢀꢀꢀꢀꢀꢀꢀꢀꢀꢀꢀꢀꢀꢀꢀꢀꢀꢀꢀꢀꢀ
(6)式中,c
min
为供电公司设定的双边协商购电价格的下限值,规定当c
i
<c
min
时,取c
i
=c
min
;偏差电量考核是指售电公司的合同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产生偏差,并且偏差超过免考核范围的情况,售电公司的偏差考核电量可以分为正偏差和负偏差两种,当实际用电量高于合同电量时称为正偏差,反之称为负偏差;目前,偏差电量考核的对象分为用户和售电公司两种,前者由用户承担自身的偏差电量考核成本,对后者的月度正偏差电量考核进行研究,即由售电公司承担偏差电量考核成本;不考虑偏差电量考核时售电公司的双边协商购电合同成本通过公式(7)来计算:式中,C
i
为售电公司i双边协商购电的合同成本;当售电公司月度考核电量发生正偏差时,会增加额外的偏差电量考核成本,分为偏差成本和考核成本;偏差成本即为免考核电量的成本,考核成本即为被考核电量的成本,设定考核成本按基础价格支付,偏差成本以协商价格支付;售电公司偏差电量考核机制下的购电成本包括双边协商购电的合同成本、偏差成本和考核成本三部分,如公式(8)所示:C

i
=(ΔQ
i

βQ
iy
)c0+βQ
iy
c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白崔涵淇张小娜姜卓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