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蒽醌的生产工艺及专用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02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蒽醌的生产工艺,通过将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蒽醌的生产工艺及专用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蒽醌法制备双氧水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采用新型反应器设备——回路反应器及粉末型Pd/Al2O3催化剂,将2

乙基蒽醌(EAQ)催化加氢生成2

乙基氢蒽醌(EAQH2)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工艺主要由以下几步组成,首先将2

乙基蒽醌(EAQ),溶解在特定的溶剂中形成工作液,溶解在溶剂中的EAQ在压力0.3Mpa,温度40

70℃,加氢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加氢反应得到氢蒽醌(EAQH2),向氢化后的工作液中通入含氧气体可将氢蒽醌(EAQH2)重新氧化成蒽醌(EAQ)。
[0003]同时,在加氢反应过程中EAQH2会被继续加氢生成H4EAQH2(氢化四氢蒽醌)往H4EAQH2中通入氧气可生成双氧水,同时H4EAQH2转变为四氢蒽醌(H4EAQ);H4EAQ与EAQ一样,可以被还原成H4EAQH2,说明H4EAQ也能够参与循环氧化还原反应,并在循环过程中产生双氧水,虽然在加氢过程中少量H4EAQ的存在可以加快速反应速度,实际生产工艺中也有在配制工作液时加入少许H4EAQ的做法,但H4EAQ的形成会造成原料H2的无谓消耗;并且H4EAQ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比EAQ低,H4EAQ在溶液中的大量形成会导致溶液粘度变大,甚至析出固体,且H4EAQH2氧化速度比EAQH2慢,所有这些因素都将造成双氧水生产能力的降低和成本的提高。所以,尽管H4EAQ在循环法制备双氧水中仍然是有效蒽醌,但我们还是要尽量控制H4EAQ的生成。
[0004]H4EAQH2在加氢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继续加氢生成H8EAQH2(氢化八氢蒽醌)并可进一步发生氢解反应生成蒽酮和蒽烯。所有这些物质一旦生成,则无法循环利用形成双氧水,因此统称为降解产物。为提高双氧水的产率,必须严格控制加氢深度,防止降解产物的生成。
[0005]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生产技术已日趋成熟,国内对双氧水生产方面的研究,更多侧重于解决工业实际生产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生产流程上的优化,并没有在生产技术上做创新性研究,创新的研究多集中于催化剂开发与利用,反应形式多为固定床加氢.蒽醌氢化过程存在内扩散和外扩散阻力。搅拌情况下,外扩散阻力随搅拌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而外扩散阻力的减少有利于工作液充分反应,加快氢化速率从而提高加氢效率。
[0006]现有的固定床加氢反应工艺存在着一定缺陷。通常加氢反应发生在气液固三相的界面上,负载型钯催化剂是一种类似于蛋壳的结构,一部分钯侵入载体孔道中而得不到充分利用,仅有载体表面的钯能得到利用,且固定床形式的加氢反应受制于重力影响,液体经流床层速度慢、催化剂液膜较厚,这不利于气液固三相充分接触反应,固定床装填催化剂涉及催化剂成型与装填形式,易于形成间隙流,这种滴流形式的固定床加氢,气液固传质效率低下,需要富氢环境,这极易引发蒽醌深度加氢,导致蒽醌降解严重,收率降低;而增加空速又必将导致单程转化率偏低,这就决定了固定床形式的加氢反应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中的两大缺点:
[0007]1.需要富氢环境以维持加氢效率,但易导致蒽醌过度加氢收率降低,较难控制加氢深度;
[0008]2.生成的氢蒽醌易导致工作液粘度增加,催化剂液膜厚,气液固三相传质效果更差,导致催化剂利用率低(单位时间内单位催化剂转化蒽醌的质量以g EAQ/(g
·
h)计)。
[0009]回路反应器是一种新型多相反应器,具体由反应釜、循环泵、热交换器和文丘里喷射器(混合器)组成。物料由反应釜进入循环管路,依次经由循环泵、热交换器和文丘里喷射器返回反应釜中。文丘里喷射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微米级的气泡散布到液相,射流冲击反应釜引起局部很高的气液固传质速率,减少了外扩散的阻力,气液固三相传质效率理论上可达传统固定床的10

100倍,提高催化剂对有效氢蒽醌的选择性以及利用率的。
[0010]采用回路反应器进行氢蒽醌的制备时,由于粉末催化剂的使用,催化剂密度和液流喷射速度等因素会影响催化剂在反应釜和循环管路的分配比例,从而影响对有效氢蒽醌的选择性和利用率。此外,循环管路中液体含有一定比例的催化剂,固体粉末的存在影响气液两相间分散过程,相比于现有回路反应器进行的单纯气液两相分散的反应,还需对回路反应器的设计尺寸以及催化加氢的反应参数进一步改进优化以满足氢蒽醌的制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对有效氢蒽醌的选择性及利用率的氢蒽醌制备工艺。
[00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氢蒽醌的生产工艺,通过将2

乙基蒽醌催化加氢生成2

乙基氢蒽醌,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采用回路反应器,以粉末型Pd/Al2O3为催化剂,进行氢蒽醌的制备;粉末型Pd/Al2O3的堆积密度为0.855~0.928g/cm3;回路反应器中文丘里喷射器的进口段开口内径:喷嘴内径:气室收口内径:混合段长度:扩散段长度的比例为34:(1~5):(4~8):(50~80):(1000~1600);扩散段开口角度为15~35
°

[0013]本专利技术针对特定的催化物(堆积密度为0.855~0.928g/cm3的粉末型Pd/Al2O3)的具体粘度特性、堆积密度等,将文丘里喷射器的设计尺寸进行对应优化,保持整个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固体粉末、反应气相、反应工作液的固液气三相体系的均匀分散与传质,实现有效氢蒽醌的高效选择和转化。
[0014]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取2

乙基蒽醌溶解于重芳烃:磷酸三辛酯:2

甲基环己基醋酸酯质量比为70:20:10的溶液中,形成工作液,加入上述粉末型Pd/Al2O3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回路反应器的反应釜内,反应过程中,使回路反应器内充满氢氮混合气并控制反应压力为0.3
±
0.05MPa,控制回路反应器的反应釜内反应温度至预设反应温度40℃~70℃,调节文丘里喷射器的喷嘴处的流体线速度为80~120m/s,维持预设反应温度及流体线速度反应1~3h,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釜中的温度与预设反应温度一致;2

乙基蒽醌占工作液质量的15%;粉末型Pd/Al2O3催化剂为2

乙基蒽醌质量的0.5%~2.5%。
[0015]本专利技术针对粉末型Pd/Al2O3催化剂,充分考虑其堆积密度对文丘里喷射器内区域以及反应釜内气液固三相传质过程的影响;同时考虑蒽醌氢化过程中有明显的内扩散和外扩散阻力,在存在射流扰动的情况下,外扩散阻力随射流扰动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而外扩散阻力的减少有利于工作液中蒽醌充分反应,加快氢化速率从而提高加氢效率。由此对文丘里喷射器喷嘴处的流体线速度进行相应调整。
[0016]在部分实施例中,较为优选的,粉末型Pd/Al2O3中Pd的含量为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蒽醌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通过将2

乙基蒽醌催化加氢生成2

乙基氢蒽醌,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采用回路反应器,以粉末型Pd/Al2O3为催化剂,进行所述氢蒽醌的制备;所述粉末型Pd/Al2O3的堆积密度为0.855~0.928g/cm3;所述回路反应器中文丘里喷射器的进口段开口内径:喷嘴内径:气室收口内径:混合段长度:扩散段长度的比例为34:(1~5):(4~8):(50~80):(1000~1600);扩散段开口角度为15~3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取2

乙基蒽醌溶解于重芳烃:磷酸三辛酯:2

甲基环己基醋酸酯质量比为70:20:10的溶液中,形成工作液,加入所述粉末型Pd/Al2O3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所述回路反应器的反应釜内,反应过程中,使回路反应器内充满氢氮混合气并控制反应压力为0.3
±
0.05MPa,控制回路反应器的反应釜内反应温度至预设反应温度40℃~70℃,调节所述文丘里喷射器的喷嘴处的流体线速度为80~120m/s,维持预设反应温度及流体线速度反应1~3h,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釜中的温度与预设反应温度一致;所述2

乙基蒽醌占所述工作液质量的15%;所述粉末型Pd/Al2O3催化剂为2

乙基蒽醌质量的0.5%~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型Pd/Al2O3中Pd的含量为0.1~0.3%;所述氢氮混合气中氢气与氮气的体积比为1:1~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型Pd/Al2O3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Al2O3粉末,真空条件下加入氯化钯的盐酸溶液,搅拌浸渍吸附,采用0.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9,水浴温度80℃下进行甲醛还原,还原结束后采用超纯水洗涤至洗涤液电阻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传林梅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诺盟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