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抽提前后热解法评价页岩含油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
,尤其是一种利用抽提前后热解法评价页岩含油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来表征页岩的含油性大小。一般来说,氯仿沥青“A”和热解参数S1都可以表征含油性。氯仿沥青“A”指首先将岩样粉碎,然后在索式抽提器中用三氯甲烷72h挥发冲洗岩石碎样,直到样品抽提液荧光减至3级以下,再将抽提物溶液挥发干,残留这部分即为氯仿沥青“A”的质量。热解S1指将岩石粉碎至100目以下,然后利用岩石热解分析仪恒速升温,升温至300℃过程中得到的挥发烃。其中氯仿沥青“A”包含了烃类中C
40
以后的非烃和沥青质等不可动部分,而未包含C
15
之前的轻烃部分,难以表征现实开发条件下页岩的真实含油性。热解S1相较于氯仿沥青“A”更接近真实的石油组分,但是在热解过程中C7以前和C
33
‑
40
之间的石油烃类部分难以表征,需要对S1进行轻烃恢复和重烃校正后才能表征页岩的含油性大小。 >[0003]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抽提前后热解法评价页岩含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钻取岩心,采用
‑
196℃的液氮对现取的岩心进行冷冻处理;S2、在冷冻条件下将岩心粉碎至100目以下,用岩石热解分析仪进行恒速升温热解实验,测量出热解参数值S0、S1、S2;S0是气态烃含量,S1是热解温度不超过300℃时测得的页岩中游离烃的含量,S2是热解温度在300℃
‑
600℃时测得的页岩中热解烃的含量;S3、将步骤S2热解后的岩心进行有机质抽提;S4、对抽提后的岩心进行恒速升温热解实验,测量出对应的S1’
和S2’
,S1’
是热解温度不超过300℃时测得的页岩中游离烃的含量,S2’
是热解温度在300℃
‑
600℃时测得的页岩中热解烃的含量;S5、抽提前后的S2之差ΔS2=S2‑
S2’
作为S1重烃校正值;抽提前后的S1之差ΔS1=S1‑
S1’
作为排除了后期干酪根裂解产生的S1的影响后的新的S1值;用抽提前热解的S0作为轻烃量,页岩含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俊刚,唐隆祥,张少敏,肖正录,洪海涛,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