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强专利>正文

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99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金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具有壳体和多个挂件,所述挂件由抱箍和连接轴构成,抱箍由两个抱箍体构成,两个抱箍体上端与连接轴枢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两端上方还连接有第二竖杆,第一竖杆上端连接有横杆,所述转轮由转轮主体和连接于转轮主体外缘的分支,转轮主体中心处设有转轴,所述分支由分支主体和位于分支主体端部的钩形体构成,所述壳体由并排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侧壁设有两个平行的滑竿,滑竿左端呈钩形,滑竿除左侧钩形部分外向上倾斜,所述多个挂件的横杆挂于两个滑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人工悬挂挂件、可挂多个挂件等有益效果。可挂多个挂件等有益效果。可挂多个挂件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金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电缆的敷设越来越多,电缆的敷设需要使用金具,因此,金具是否方便使用,直接影响电缆敷设的效率。
[0003]现有技术中,如CN110808562A,公开了一种具有伸缩功能且可多点挂接的电力用悬垂金具,具有悬挂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两个第一横梁、保护箱、吊环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内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横梁的主体上形成两条平行且上下贯通的第一滑槽,每条第一滑槽上间隔形成多个第一定位槽,第二横梁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两条平行且上下贯通的储放槽,所述保护箱内部左右两侧设有两个绞索盘,两个绞索盘内分别缠绕一根绞索的一端,两根绞索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横梁的外端。
[0004]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憾:1.金具需要手工对准定位槽,施工不方便;没有锁扣,当金具收到震动时,悬挂部件主体易脱离定位槽;3.金具只能在同一高度悬挂,不能在垂直平面悬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具有壳体和多个挂件,所述挂件由抱箍和连接轴构成,抱箍由两个抱箍体构成,两个抱箍体上端与连接轴枢轴连接,两个抱箍体下端设有锁紧部件,可以锁紧抱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两端上方还连接有第二竖杆,第一竖杆上端连接有横杆,横杆两端向下连接有第二竖杆,所述转轮由转轮主体和连接于转轮主体外缘的分支,转轮主体中心处设有转轴,所述分支由分支主体和位于分支主体端部的钩形体构成,分支主体上表面呈向上拱起的弧形,钩形体内部形成一个容腔,所述容腔开口处位于分支主体一侧铰链连接有一个挡片,挡片下方设有一个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伸出端与挡片下方固定,容腔开口处位于钩形体顶端设有一个挡块,当挡片向上转动时,挡片右端被挡块阻挡,所述横杆的外径小于挡块到容腔开口处另一端的距离,所述钩形体的宽度小于两个第一竖杆之间的距离,所述壳体由并排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左侧对应位置各形成轴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轴孔分别套于转轴上,第二壳体的轴孔外周形成多个限位槽,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底部设有底座,底座前后两端还各形成两个安装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侧壁设有两个平行的滑竿,两个滑竿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空隙,滑竿左端呈钩形,滑竿左端底部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侧壁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滑竿右端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侧壁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滑竿除左侧钩形部分外向上倾斜,所述多个挂件的横杆挂于两个滑竿上,同侧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分别位于对应的滑竿两侧,所述挡片与横杆外径之和小于容腔的内径,使横杆进入容腔后,挡片可以有
足够的空间复位,所述容腔开口处与转轮主体轴芯的距离大于滑竿的钩形部顶端与转轮主体轴芯的距离,使钩形体勾取挂件,滑竿的钩形部不会挡住挂件。
[0007]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呈矩形,所述位于第二壳体一侧的转轴内部形成一个转轴内孔,位于转轴内孔侧壁形成一个开口槽,转轴内孔套有把手,所述把手由卡块,位于卡块上方的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连接有把手杆,卡块卡于转轴内孔内,连接杆卡于开口槽内,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和高度大于连接杆的宽度和高度,当连接杆对准相应的限位槽,并沿开口槽向内移动时,连接杆可卡入对应的限位槽。
[0008]使用时,将把手的卡块卡入转轴内孔,且连接杆卡入开口槽,逆时针转动把手杆,使转轮逆时针转动,当分支主体与第一个挂件的横杆接触时,由于分支主体上表面呈向上拱起的弧形,使横杆沿分支主体上表面移动,横杆移动至钩形体开口处的挡片时,由于挂件自身所受的重力,挡片向下转动,横杆进入容腔,然后挡片由于下部的扭转弹簧,向上转动,将容腔的开口闭合,需要几个挂件,只需转动把手杆将挂件勾出来既可;需要固定转轮时,只需对准相应的限位槽将连接杆卡入限位槽内既可。
[0009]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呈圆形,所述限位槽侧壁设有螺纹,所述位于第二壳体一侧的转轴连接有一个把手,所述把手由连接杆构成,连接杆下端与转轴连接,连接杆上端形成一个通孔,通孔内设有把手杆,把手杆外端设有第二限位块,把手杆内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外径大于通孔内径,第一限位块外周设有螺纹,且与限位槽侧壁的螺纹相啮合。
[0010]使用时,将把手的把手杆向外拔,并转动把手杆,使转轮逆时针转动,当分支主体与第一个挂件的横杆接触时,由于分支主体上表面呈向上拱起的弧形,使横杆沿分支主体上表面移动,横杆移动至钩形体开口处的挡片时,由于挂件自身所受的重力,挡片向下转动,横杆进入容腔,然后挡片由于下部的 扭转弹簧,向上转动,将容腔的开口闭合,需要几个挂件,只需转动把手杆将挂件勾出来既可;需要固定转轮时,只需对准相应的限位槽将第一限位块旋入限位槽内既可。
[0011]采用螺纹啮合的方式,使固定转轮固定的更牢固,且把手杆与连接杆,需要增加挂件时,无需专门携带把手,使用方便。
[0012]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右端向下设有一个支撑杆,支撑杆下端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侧壁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挂件的高度,所述两个支撑杆的宽度大于连接轴及抱箍的宽度。
[0013]使用时,将把手的卡块卡入转轴内孔,且连接杆卡入开口槽,逆时针转动把手杆,使转轮逆时针转动,当分支主体与第一个挂件的横杆接触时,由于分支主体上表面呈向上拱起的弧形,使横杆沿分支主体上表面移动,横杆移动至钩形体开口处的挡片时,由于挂件自身所受的重力,挡片向下转动,横杆进入容腔,然后挡片由于下部的扭转弹簧,向上转动,将容腔的开口闭合,需要几个挂件,只需转动把手杆将挂件勾出来既可;需要固定转轮时,只需对准相应的限位槽将连接杆卡入限位槽内既可。
[0014]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增加了支撑杆,使挂件可以直接从壳体的后方滑入,挂件的添加更加方便。
[0015]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竿材料为不锈钢。
[0016]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竿向上倾斜的角度大
于20
°

[0017]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形体材料为不锈钢。
[0018]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形体和滑竿的接触面光滑。
[0019]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槽的数量大于分支的数量。
[0020]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箍材料为不锈钢。
[002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转轮的设计使挂件可以快速挂于钩形体内,并自动扣锁,方便快捷;同时转轮外缘设有多个分支,可以挂取多个挂件,实现一个金具夹持多根电缆;所述壳体内可以存储多个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使用的电力金具,具有壳体(2)和多个挂件(3),所述挂件(3)由抱箍(34)和连接轴(35)构成,抱箍(34)由两个抱箍体构成,两个抱箍体上端与连接轴(35)枢轴连接,两个抱箍体下端设有锁紧部件(3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5)两端上方还连接有第二竖杆(33),第一竖杆(32)上端连接有横杆(31),横杆(31)两端向下连接有第二竖杆(33),所述转轮(1)由转轮主体(11)和连接于转轮主体(11)外缘的分支(13),转轮主体(11)中心处设有转轴(12),所述分支(13)由分支主体(131)和位于分支主体(131)端部的钩形体(136)构成,分支主体(131)上表面呈向上拱起的弧形,钩形体(136)内部形成一个容腔(135),所述容腔(135)开口处位于分支主体(131)一侧铰链连接有一个挡片(132),挡片(132)下方设有一个扭转弹簧(133),扭转弹簧(133)的伸出端与挡片(132)下方固定,容腔(135)开口处位于钩形体(136)顶端设有一个挡块(134),当挡片(132)向上转动时,挡片(132)右端被挡块(134)阻挡,所述横杆(31)的外径小于挡块(134)到容腔(135)开口处另一端的距离,所述钩形体(136)的宽度小于两个第一竖杆(32)之间的距离,所述壳体(2)由并排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构成,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左侧对应位置各形成轴孔(23),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轴孔(23)分别套于转轴(12)上,第二壳体(22)的轴孔(23)外周形成多个限位槽(24),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底部设有底座(26),底座(26)前后两端还各形成两个安装孔(27),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内侧壁设有两个平行的滑竿(25),两个滑竿(25)分别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形成空隙,滑竿(25)左端呈钩形,滑竿(25)左端底部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内侧壁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滑竿(25)右端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内侧壁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滑竿(25)除左侧钩形部分外向上倾斜,所述多个挂件(3)的横杆(31)挂于两个滑竿(25)上,同侧的第一竖杆(32)和第二竖杆(33)分别位于对应的滑竿(25)两侧,所述挡片(132)与横杆(31)外径之和小于容腔(135)的内径,所述容腔(135)开口处与转轮主体(11)轴芯的距离大于滑竿(25)的钩形部顶端与转轮主体(11)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