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片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数据融合隐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分片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数据融合隐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感器技术得到很大发展,这推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一般被部署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区域,可能会遭到外界攻击,隐私性较低,数据融合算法能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的数据融合算法大多存在通信量大、计算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片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数据融合隐性方法,本专利技术引入了带有数据扰动的动态分片的策略,为了保护数据隐私,同时对无法成簇的孤立节点进行了特殊处理。通过性能分析,该数据融合方法能够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缓解了数据融合算法中普遍存在的通信量大和计算量大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分片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数据融合隐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带有数据扰动的动态分片策略以及孤立节点处理;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片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数据融合隐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带有数据扰动的动态分片策略以及孤立节点处理;A.带有数据扰动的动态分片策略包括簇内节点分片阶段以及簇内节点串通阶段;(1) 簇内节点分片阶段在簇内节点分片阶段进行动态分片前,首先利用网络中的非在线装置产生一个随机数a
i
,利用这个随机数对原始数据进行扰动可以保护数据的隐私,假设节点i所采集的原始数据为S
i
,经过扰动得到的数据为V
i
=a
i +S
i
;当簇的规模m满足2
n
<m<=2
n+1
(此处n>=1,m>=3)时,J表示簇内节点分片数,分片数为J=n+2;为了降低通信量,每个簇的簇头节点只进行数据扰动操作而不进行分片操作;簇内成员节点根据分片数J,对数据V
i
进行分片其中一片留给自身,剩下的J
‑
1片数据经过加密后发送给其他节点;f
i,j
为节点i发送给节点J的分片数据;(2)簇内节点串通阶段在簇内串通阶段,分为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节点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收到所有的分片数据;在经过簇内分片后,将接收到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簇内节点将自己所保留的数据和收到的分片数据解密求和,簇头节点未进行分片,只需要解密收到的分片数据,最后簇头节点和成员节点最终都得到了一个混杂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徐彦惠,沈健平,彭副楠,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