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调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386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调压方法。该配电网调压方法包括:根据日前预测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负荷信息计算潮流信息,并根据潮流信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以及可投切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进行调节以对配电网的电压进行初步调节;根据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线路设备参数,计算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根据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和储能电站的无功可用裕度选择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根据选择的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以及日内配电网的实际电压越限信息,对配电网的电压进行精细调节。通过将传统的调压设备和储能电站之间的协调配合,分别给配电网进行初步调压和精细调压,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平滑连续调节,从而改善配电网的电压越限问题。网的电压越限问题。网的电压越限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调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电网
,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调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给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问题。风电等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当天气突变等情况发生时,分布式电源不稳定的出力将会给配电网的电压稳定带来极大的挑战。另外,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会导致功率倒送的情况出现,电压沿馈线下降的分布规律被打破,调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0003]然而,配电网传统的调压装置,无法提供平滑连续的无功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网调压方法,以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平滑连续调节,从而改善配电网的电压越限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调压方法,该配电网调压方法包括:
[0006]根据日前预测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负荷信息计算潮流信息,并根据所述潮流信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以及可投切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进行调节以对所述配电网的电压进行调节;
[0007]根据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线路设备参数,计算所述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
[0008]根据所述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和储能电站的无功可用裕度选择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
[0009]根据选择的所述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以及日内所述配电网的实际电压越限信息,对所述配电网的电压进行调节。
[0010]可选地,所述根据日前预测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负荷信息计算潮流信息,并根据所述潮流信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以及可投切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进行调节以对所述配电网的电压进行调节,包括:
[0011]根据日前预测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负荷信息,分别建立日前初步调压的目标函数模型和电压调节的约束条件;
[0012]根据所述日前初步调压的目标函数模型和所述电压调节的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计算出所述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和所述可投切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
[0013]根据所述变压器的分接头和/或所述电容器的投切组数对所述配电网的电压进行调节。
[0014]可选地,所述日前初步调压的目标函数模型为:
[0015][0016][0017]其中,P
lo.t
为t时间段内的配电网的有功损耗,Δt为时间间隔,N为配电网的节点总数,R
ij
为节点i、j之间的等效电阻,U
i.t
为节点i在t时刻的电压,U
j.t
为节点j在t时刻的电压,θ
ij.t
为节点i、j电压的相位差。
[0018]可选地,所述变压器的分接头和所述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的约束条件为:
[0019]k
min
≤k≤k
max
[0020]0≤n
C
≤n
C.max
[0021]其中,k
max
为变压器的变比上限,k
min
为变压器的变比下限,n
C.max
为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的最大组数。
[0022]可选地,所述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3][0024]其中,B
Q
为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矩阵。
[0025]可选地,所述储能电站的无功可用裕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6]Q
ab
=Q
B

Q
B.0
[0027]其中,Q
ab
为储能电站当前无功可用裕度,Q
B
为储能电站的无功输出能力,Q
B.0
为储能电站当前的无功出力。
[0028]可选地,若储能电站的无功可用裕度大于零,则所述储能电站为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
[0029]所述根据所述无功电压灵敏度和所述储能电站的无功可用裕度选择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包括:
[0030]选择无功电压灵敏度矩阵横排中最大且无功可用裕度大于零的储能电站为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
[0031]可选地,所述根据选择的所述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以及日内所述配电网的实际电压越限信息,对所述配电网的电压进行调节,包括:
[0032]判断日内所述配电网各个节点的电压是否有越限状态;
[0033]根据选择的所述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对电压越限的节点进行无功注入,以调节电压越限的节点的电压。
[0034]可选地,所述判断日内所述配电网各个节点的电压是否有越限状态,包括:
[0035]U
min
≤U
i
≤U
max
[0036]其中,U
i
为节点i的电压,U
min
为电压幅值下限,U
max
为电压幅值上限。
[0037]可选地,所述根据选择的所述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对电压越限的节点进行无功注入,以调节电压越限的节点的电压,包括:
[0038]ΔQ
i
=(ΔU
D.i
)/S
Q.ij
[0039]其中,ΔQ
i
为节点i储能电站的无功出力调节量,ΔU
D.i
为日内节点i的电压越限程
度,S
Q.ij
为节点i关于节点j的无功功率变化灵敏度。
[0040]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配电网调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日前预测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负荷信息计算潮流信息,并根据潮流信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以及可投切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进行调节以对配电网的电压进行初步调节;根据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线路设备参数,计算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根据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和储能电站的无功可用裕度选择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根据选择的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以及日内配电网的实际电压越限信息,对配电网的电压进行精细调节。由此可知,通过利用配电网已有的调压装置对配电网进行初步调压;基于网络拓扑结构及参线路设备数获得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矩阵;根据无功电压灵敏度矩阵及初步调压后的次日实际电压信息,调度储能电站无功出力进行精细调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简化的无功电压灵敏度矩阵选择储能电站,挖掘了储能电站在调压中的作用,再根据不同调压设备的调节时间以及是否连续等特点,进行了传统的调压设备和储能电站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平滑连续调节,从而改善配电网的电压越限问题。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配电网调压方法的流程图;
[004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004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配电网电压调节的对比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日前预测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负荷信息计算潮流信息,并根据所述潮流信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以及可投切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进行调节以对所述配电网的电压进行调节;根据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线路设备参数,计算所述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根据所述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和储能电站的无功可用裕度选择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根据选择的所述可参与调压的储能电站以及日内所述配电网的实际电压越限信息,对所述配电网的电压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日前预测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负荷信息计算潮流信息,并根据所述潮流信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以及可投切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进行调节以对所述配电网的电压进行调节,包括:根据日前预测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负荷信息,分别建立日前初步调压的目标函数模型和电压调节的约束条件;根据所述日前初步调压的目标函数模型和所述电压调节的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计算出所述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和所述可投切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根据所述变压器的分接头和/或所述电容器的投切组数对所述配电网的电压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前初步调压的目标函数模型为:模型为:其中,P
lo.t
为t时间段内的配电网的有功损耗,Δt为时间间隔,N为配电网的节点总数,R
ij
为节点i、j之间的等效电阻,U
i.t
为节点i在t时刻的电压,U
j.t
为节点j在t时刻的电压,θ
ij.t
为节点i、j电压的相位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分接头和所述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的约束条件为:k
min
≤k≤k
max
0≤n
C
≤n
C.max
其中,k
max
为变压器的变比上限,k
min
为变压器的变比下限,n
C.max
为电容器组的投切组数的最大组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灵敏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军崔红芬陈铭薛金花崔国华杨波陈苏华陶以彬沈海平王德顺邱巍周晨汤铮冯鑫振乔臻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