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方法及系统、介质、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我们带领进了一个“看脸”的时代,人脸识别作为身份验证的一种方式,通常被应用于身份验证要求更为严谨的场景。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人脸识别的场景也趋于多元化,如办公室考勤、酒店入住、刷脸支付等。其中,刷脸支付的一种具体的应用形式是用于乘坐公共交通的刷脸支付,由于刷脸支付所需的时间短且同时伴随有身份数据的采集,因此无论从时效性还是安全性考虑,都能够合理地推断:将该支付方式在公共交通这一场景进一步普及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0003]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2102531A)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过闸乘车系统及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如下内容:系统包括: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同步APP内部数据;APP人脸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数据;人脸特征管理模块,用于接收人脸图像数据,将人脸图像数据转换为人脸特征值信息;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进入站点的情形下,接收至少包含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参考信息;根据所述参考信息,从基础数据库中提取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将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下发至站点平台,以便:站点平台基于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实现针对该用户的过闸乘车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下发至站点平台,以便:站点平台基于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实现针对该用户的过闸乘车操作”包括:根据基础数据,确定当前数据;至少将与该用户对应的当前数据下发至站点平台,以便站点平台基于该当前数据实现针对该用户的过闸乘车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基础数据,确定当前数据”包括:将基础数据缩减为至少能够实现该用户的过闸乘车的当前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数据包括用户的人脸数据以及与用户对应的编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在用户进入站点的情形下,生成至少包含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参考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借助于电子围栏技术,确定是否有用户进入站点。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将当前数据下发至站点平台,以便:站点平台基于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实现针对该用户的过闸乘车操作”包括:判断用户是否属于指定用户;在用户属于指定用户的情形下,将对应于该用户的基础数据下发至站点平台,以便站点平台基于该基础数据实现针对该用户的过闸乘车操作。7.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模块,其被配置为能够:在用户进入站点的情形下,接收至少包含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参考信息;第二模块,其被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参考信息,从基础数据库中提取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以及第三模块,其被配置为能够:将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下发至站点平台,以便:站点平台基于该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实现针对该用户的过闸乘车操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块包括:第一子模块,其被配置为能够:根据基础数据,确定当前数据;第二子模块,其被配置为能够:至少将当前数据下发至站点平台,以便站点平台基于该当前数据实现针对该用户的过闸乘车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能够:将基础数据缩减为至少能够实现该用户的过闸乘车的当前数据,所述当前数据包括用户的人脸数据以及与用户对应的编号。10.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进入站点的情形下,生成至少包含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参考信息;将所述参考信息上传到中央平台,以便所述中央平台:根据所述参考信息,从基础数据库中提取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以及下发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接收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实现针对该用户的过闸乘车操作。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过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发与该用户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张戍新,贺倩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云从鼎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