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556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弯曲区和与弯曲区相邻的平面区,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保护盖板;以及透明胶层,透明胶层粘接柔性显示面板和保护盖板,且透明胶层对应弯曲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模量小于透明胶层对应平面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模量。通过使透明胶层对应弯曲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模量小于透明胶层对应平面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模量,减小透明胶层由于弯曲受回复力作用而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界面处产生的切向拉应力,改善大曲率状态下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无机膜层产生裂纹以及膜层剥离的概率,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了产品的可靠性。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显示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可弯曲。对于包括具有固定曲率的3D保护盖板和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与3D保护盖板通过固化的紫外(Ultraviolet,UV)光学胶粘接。然而,在3D保护盖板与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贴合过程中或者可靠性测试过程中,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的无机层由于所受弯曲张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纹,裂纹进一步导致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发生显示功能失效的问题。
[000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在贴合过程中或者可靠性测试过程中由于无机层产生裂纹导致显示功能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以解决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在贴合过程中或者可靠性测试过程中由于无机层产生裂纹导致显示功能失效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柔性显示模组,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弯曲区和与所述弯曲区相邻的平面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
[0007]柔性显示面板;
[0008]保护盖板;以及
[0009]透明胶层,所述透明胶层粘接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盖板,且所述透明胶层对应所述弯曲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模量小于所述透明胶层对应所述平面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模量。
[001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通过使透明胶层对应弯曲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模量小于透明胶层对应平面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模量,减小透明胶层由于弯曲受回复力作用而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界面处产生的切向拉应力,改善大曲率状态下的柔性显示面板的膜层产生裂纹以及膜层剥离的概率,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所示柔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13]图3为3M系列CF3006型UV胶在不同固化率时对应的储能模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传统技术中,会利用UV型光学胶将柔性显示面板与3D玻璃保护盖板贴合在一起。在贴合、加压脱泡后,利用发出特定波长的紫外光的UV灯源对UV型光学胶进行固化,使UV型光学胶的胶体内部产生分子链聚合,加强UV型光学胶与3D玻璃保护盖板、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界面的附著力,且使胶体模量提升。一般,为确保UV型光学胶与3D玻璃保护盖板之间的界面处以及UV型光学胶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界面处的附著力相同,UV型光学胶对应平面区域的部分与UV型光学胶对应弯曲区域的部分皆需要同等的紫外光能量进行照射以达成均质的固化率。然而,UV型光学胶在整面固化后的低蠕变、高模量特性对于大曲率3D玻璃保护盖板制备得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贴合良率及可靠性测试良率均较低。
[0016]针对传统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粘接保护盖板和柔性显示面板的透明胶层对应弯曲区的部分的存储模量小于透明胶层对应平面区的部分的存储模量,减小透明胶层对应弯曲区的部分由于弯曲产生的回复力,减小透明胶层由于受回复力而作用于柔性显示面板时在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界面处产生的拉应力,进而改善柔性显示面板由于受拉应力过大而出现裂纹的现象。另外,透明胶层对应平面区的部分的胶体模量较大,在平面区仍维持透明胶层的固有机械特性,较大的胶模量可使柔性显示模组在平面区能承受较大的耐压,且达到抗变形印痕的水准。
[0017]另外,尽管传统柔性显示面板中也包括胶层,例如后盖板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胶层,偏光片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之间也设置有胶层,由于这些胶层的厚度一般在20微米

30微米左右,即这些胶层的厚度较薄,降低这些胶层对应弯曲区的存储模量对降低柔性显示面板对应弯曲区的部分所受的应力的贡献较少。而保护盖板和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透明胶层的厚度较厚,将保护盖板和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透明胶层对应弯曲区的部分的存储模量降低,对降低柔性显示面板对应弯曲区的部分所受的应力的贡献较明显。
[0018]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的示意图。柔性显示模组100具有一个平面区100a以及位于平面区100a相对两侧的弯曲区100b,弯曲区100b与平面区100a相邻。柔性显示模组10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保护盖板20以及透明胶层30。透明胶层30粘接柔性显示面板10和保护盖板20。
[0019]如图2所示,其为图1所示柔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依次叠置的散热层101、后盖板102、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3以及偏光片104。其中,偏光片104靠近透明胶层30设置,散热层101远离透明胶层30设置。
[0020]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3用于显示画面。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3包括依次叠置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层以及薄膜封装层。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图案化金属层以及多个绝缘层,多个绝缘层包括无机绝缘层和有机绝缘层。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阴极、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薄膜封装层包括两个无机绝缘层以及位于两个无机绝缘层之间的有机绝缘层。无机绝缘层的制备材料选自氮化硅或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有机绝缘
层的制备材料选自聚酰亚胺或者丙烯酸酯。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无机绝缘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经过贴合弯曲后,无机绝缘层受弯曲张应力的作用。若无机绝缘层受弯曲张应力过大则会出现裂纹,导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失效。
[0021]在本实施例中,偏光片104为圆偏光片,用于降低对环境光的反射。后盖板102为柔性聚合物层,后盖板102用于保护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3的背面。散热层101起到散热的作用。散热层101包括泡沫层1012以及导热金属层1011,泡沫层1012设置于导热金属层1011和后盖板102之间。导热金属层1011为铜箔。
[0022]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板20用于保护偏光片104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3。保护盖板20为三维(3D)玻璃盖板。保护盖板20是透明的。保护盖板20对应平面区100a的部分为平面部,保护盖板20对应弯曲区100b的部分为圆弧弯曲部。保护盖板20对应弯曲区100b的部分的弧度α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使得柔性显示模组100具有大曲率。具体地,保护盖板20对应弯曲区100b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弯曲区和与所述弯曲区相邻的平面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保护盖板;以及透明胶层,所述透明胶层粘接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盖板,且所述透明胶层对应所述弯曲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模量小于所述透明胶层对应所述平面区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模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层对应所述平面区的部分的存储模量和所述透明胶层对应所述弯曲区的部分的存储模量之间的差值与所述透明胶层对应所述平面区的部分的存储模量的比值百分数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层对应所述平面区的部分的存储模量大于或等于115kPa,所述透明胶层对应所述弯曲区的部分的存储模量大于或等于20kPa且小于或等于80kPa。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层对应所述弯曲区的部分的固化率小于所述透明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