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及充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移动设备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及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导引运输车和机器人等智能移动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智能移动设备的电池电量较低时,需要智能移动设备精确地定位并靠近充电设备,以便于智能移动设备的电极刷板与充电设备的电极刷板对接,或在两端电极相距1~5公分处采非接触式无线充电实现对电池的充电。
[0003]充电设备包括配电箱,配电箱用于容纳充电设备的相关电气元件。配电箱包括一侧开口的箱本体和能够封堵在箱本体的开口侧的门板。现有技术中,门板通常与箱本体铰接连接或者直接罩设在箱本体上,然后通过螺丝进行锁紧。现有技术中门板的固定方式,容易被非工作人员通过工具打开,存在安全隐患,且门板与箱本体之间密封效果差,防水性差。
[0004]基于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配电箱及充电设备,以解决配电箱安全性差、防水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电箱,不易被非工作人员打开,安全性好、防水性好。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包括能锁定的箱本体(1)以及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1)包括挡板(11)、第一锁扣(12)和第一翻边(13),所述第一翻边(13)包括第一横板(131)和第一纵板(132),所述第一横板(131)由所述挡板(11)的前表面向前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纵板(132)由所述第一横板(131)远离所述挡板(11)的一侧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锁扣(12)与所述挡板(11)的前表面形成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纵板(132)位于所述第一锁扣(12)的前方,所述第一横板(131)位于所述第一锁扣(12)的上方;门板(2),包括门板本体(21)和第二翻边(22),所述第二翻边(22)包括第二横板(221)和第二纵板(222),所述第二横板(221)由所述门板本体(21)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纵板(222)由所述第二横板(221)远离所述门板本体(21)的一侧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横板(221)与所述第二纵板(222)的连接位置形成有插接孔(223),所述第一锁扣(12)穿过所述插接孔(223)伸入所述第二纵板(222)与所述门板本体(21)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第二纵板(222)位于所述第一插接槽中;所述箱本体(1)与所述门板(2)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横板(131)能阻挡所述第二翻边(22)向上运动,所述第一纵板(132)能阻挡所述第二翻边(22)向前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上还设置有第二锁扣(14),所述第二锁扣(14)位于所述第一锁扣(12)上方并与所述挡板(11)的前表面形成有开口朝上的第二插接槽;所述门板(2)还包括第三翻边(23),所述第三翻边(23)与所述第二翻边(22)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翻边(23)包括第三横板(231)和第三纵板(232),所述第三横板(231)由所述门板本体(21)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形成,所述第三纵板(232)由所述第三横板(231)远离所述门板本体(21)的一侧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箱本体(1)与所述门板(2)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三纵板(232)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1)还设置有第四翻边(15),所述第四翻边(15)包括第四横板(151)和第四纵板(152),所述第四横板(151)由所述挡板(11)的前表面向前延伸形成,所述第四纵板(152)由所述第四横板(151)远离所述挡板(11)的一侧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四翻边(15)与所述第三翻边(23)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源,吴坤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