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隔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25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隔油池,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开有三个槽体,相邻所述槽体之间安装有隔板,左侧所述槽体为配水槽,中部所述槽体为分离槽,右侧所述槽体为隔油槽,所述配水槽的底部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隔油槽的底部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安装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底部贯穿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右侧壁与隔油槽相邻的位置安装有出油管,两个所述隔板的相视一侧中部安装有集油管,所述集油管的两端贯穿隔板,本申请文件中,针对重油回沉的问题,对重油进行搅拌粉碎,使其充分的与水混合,然后实现油水分离,提高隔油效果。提高隔油效果。提高隔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隔油池


[0001]本技术涉及废物处理
,具体为一种不锈钢隔油池。

技术介绍

[0002]隔油池是利用油滴与水的密度差产生上浮作用来去除含油废水中可浮性油类物质的一种废水预处理构筑物。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在隔油池中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质,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溢流入排水渠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乳化油及其他污染物。
[0003]此种采用平流式的隔油池在使用时仍会将一部分的废水混合油品流入到集油管中,造成隔油效果变差,且隔油设备大多采用被动式隔油的方法操作,需要含油废水自然的分离,这容易导致除其他杂质如重油回沉入到隔油池中,造成隔油效果变差,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隔油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隔油池,能够减少重油沉入隔油池造成隔油效果下降的问题发送。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不锈钢隔油池,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开有三个槽体,相邻所述槽体之间安装有隔板,左侧所述槽体为配水槽,中部所述槽体为分离槽,右侧所述槽体为隔油槽,所述配水槽的底部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部安装有搅拌杆,所述分离槽的底部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箱体的底部,所述隔油槽的底部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安装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底部贯穿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右侧壁与隔油槽相邻的位置安装有出油管,两个所述隔板的相视一侧中部安装有集油管,所述集油管的两端贯穿隔板。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隔油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与配水槽连接处的槽体内壁安装有增高块,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壁嵌入安装在增高块中,所述横杆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横杆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之间安装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圈与横杆之间焊接,所述横杆与搅
拌杆之间螺纹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隔油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的外壁位于配水槽的位置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安装在箱体的外壁顶部,所述隔板与配水槽相邻的位置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开在与增高块相水平的位置。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隔油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油管与隔板的连接处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与连接孔连接,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集油管的外壁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隔油池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侧板的内壁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支架和漏斗,所述支架安装在两个所处侧板与第二出水管的连接处,所述漏斗安装在第二出水管内,所述支架与漏斗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平流式的隔油池在使用时仍会将一部分的废水混合油品流入到集油管中,造成隔油效果变差,且隔油设备大多采用被动式隔油的方法操作,需要含油废水自然的分离,这容易导致除其他杂质如重油回沉入到隔油池中,造成隔油效果变差,不利于使用,本申请文件中,针对重油回沉的问题,对重油进行搅拌粉碎,使其充分的与水混合,然后实现油水分离,提高隔油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不锈钢隔油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不锈钢隔油池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不锈钢隔油池的驱动电机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不锈钢隔油池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箱体、110配水槽、111驱动电机、112横杆、113搅拌杆、114进水管、120分离槽、121集油管、122侧板、123第一出水管、124漏斗、130隔油槽、131集水板、132第二出水管、133出油管、14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隔油池,请参阅图1

4,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内开有三个槽体,相邻所述槽体之间安装有隔板140,左侧所述槽体为配水槽110,中部所述槽体为分离槽120,右侧所述槽体为隔油槽130,所述配水槽110的底部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111,所述驱动电机111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横杆112,所述横杆112的底部安装有搅拌杆113,所述分离槽120的底部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安装有侧板122,所述侧板122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出水管123,所述第一出水管123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00的底部,所述隔油槽130的底部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安装有集水板131,所述集水板13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出水管132,所述第二出水管132的底部贯穿箱体100的底部,所述箱体100的右侧壁与隔油槽130相邻的位置安装有出油管133,两个所述隔板140的相视一侧中部安装有集油管121,所述集油管121的两端贯穿隔板140。
[0025]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驱动电机111的底部与配水槽110连接处的槽体内壁安装有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隔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内开有三个槽体,相邻所述槽体之间安装有隔板(140),左侧所述槽体为配水槽(110),中部所述槽体为分离槽(120),右侧所述槽体为隔油槽(130),所述配水槽(110)的底部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111),所述驱动电机(111)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横杆(112),所述横杆(112)的底部安装有搅拌杆(113),所述分离槽(120)的底部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安装有侧板(122),所述侧板(122)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出水管(123),所述第一出水管(123)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00)的底部,所述隔油槽(130)的底部左右两侧呈对称状安装有集水板(131),所述集水板(13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出水管(132),所述第二出水管(132)的底部贯穿箱体(100)的底部,所述箱体(100)的右侧壁与隔油槽(130)相邻的位置安装有出油管(133),两个所述隔板(140)的相视一侧中部安装有集油管(121),所述集油管(121)的两端贯穿隔板(1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11)的底部与配水槽(110)连接处的槽体内壁安装有增高块,所述驱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招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鹜远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