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胜专利>正文

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234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包括桩体和桩头,所述桩头设置于所述桩体底端,所述桩体为中空圆筒状结构,该桩体底部两侧交错设置有多组加固组件,且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桩体内侧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朝向所述桩体内壁的U形框架,该安装架开口侧的所述桩体侧壁上横向贯穿有引导筒。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桩体对加固组件的引导筒进行支撑,在桩体打入地基过程中将引导筒向桩体内收起,并在桩体打入设定高度后将引导筒撑入桩体外侧土层内,以通过引导筒提高桩体与外界地基土层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基础桩的结构支撑稳定性,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

技术介绍

[0002]基础桩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当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沉降量过大或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通常需要在建筑物下方设置基础桩进行承重,基础桩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穿过软弱土层并将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身传递到桩端坚硬土层或岩层上。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建筑基础桩结构减震防护效果较差,在建筑物产生晃动偏移时,现有基础桩存在倾斜甚至变形问题,结构支撑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在桩体外侧交错设置多组加固组件,通过桩体对加固组件的引导筒进行支撑,在桩体打入地基过程中将引导筒向桩体内收起,并在桩体打入设定高度后将引导筒撑入桩体外侧土层内,以通过引导筒提高桩体与外界地基土层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基础桩的结构支撑稳定性,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包括桩体和桩头,所述桩头设置于所述桩体底端,所述桩体为中空圆筒状结构,该桩体底部两侧交错设置有多组加固组件,且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
[0007]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桩体内侧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朝向所述桩体内壁的U形框架,该安装架开口侧的所述桩体侧壁上横向贯穿有引导筒,所述引导筒与所述桩体间隙配合,且所述引导筒伸入所述桩体内一端固定有过滤盖,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竖向伸入桩体内的灌浆管,所述过滤盖中心横向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架且固定于所述灌浆管外侧,所述安装架内侧的所述拉绳外部套接有弹簧。
[0008]采用上述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桩体打入设定土层内时,在所述桩体支撑下转动所述灌浆管,通过灌浆管拉动拉绳进行缠绕收卷,从而通过灌浆管旋转牵拉过滤盖和引导筒向桩体内部收起,而后通过外界压桩机将桩体以及桩头打入设定土层内,之后在所述桩体支撑下松开所述灌浆管,通过弹簧支撑过滤盖和引导筒向桩体外侧顶出,以通过引导筒提高桩体外侧与土层的连接稳定性,之后向灌浆管内注入砂浆,通过灌浆管将砂浆导入加固组件位置,以通过过滤盖对砂浆过滤后沿引导筒排出到桩体外侧,以通过砂浆对桩体与外界地基土层的连接位置进行加固。
[0009]作为优选,所述桩头为尖头朝下的圆锥状结构,所述桩体与所述桩头相接处外侧边沿相平齐且通过焊接固定。
[0010]作为优选,所述灌浆管为竖向贯通的圆管状结构,且所述灌浆管正面竖向均匀排
列有多个排浆孔。
[0011]作为优选,所述灌浆管上方设置有承台,所述承台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灌浆管顶端伸入所述滑块内部,且所述灌浆管与所述滑块转动配合。
[0012]作为优选,所述承台顶部中心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竖向贯穿所述滑块,且所述注浆孔与所述灌浆管相连通,所述滑块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条竖向延伸的撑杆。
[0013]作为优选,所述桩体顶端延伸到所述滑块外侧,且所述滑块下方的所述桩体内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下方的所述桩体内侧固定有导向盘,所述撑杆底端延伸到所述限位环下方且固定有挡块,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滑块之间的撑杆上套接有锁簧。
[0014]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桩体外侧交错设置多组加固组件,通过桩体对加固组件的引导筒进行支撑,在桩体打入地基过程中将引导筒向桩体内收起,并在桩体打入设定高度后将引导筒撑入桩体外侧土层内,以通过引导筒提高桩体与外界地基土层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基础桩的结构支撑稳定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8]图3是图2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9]图4是图2的B处结构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1、桩体;101、限位环;102、导向盘;102a、密封圈;2、桩头;3、加固组件;301、安装架;302、引导筒;303、过滤盖;304、拉绳;304a、弹簧;4、辅助组件;401、灌浆管;401a、排浆孔;402、承台;402a、注浆孔;403、滑块;404、撑杆;404a、锁簧;405、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3]参见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包括桩体1和桩头2,桩头2设置于桩体1底端,桩体1为中空圆筒状结构,该桩体1底部两侧交错设置有多组加固组件3,且桩体1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4。
[0024]加固组件3包括设置于桩体1内侧的安装架301,安装架301为朝向桩体1内壁的U形框架,安装架301与桩体1通过焊接固定,该安装架301开口侧的桩体1侧壁上横向贯穿有引导筒302,引导筒302与桩体1间隙配合,且引导筒302伸入桩体1内一端固定有过滤盖303,过滤盖303用以避免引导筒302与桩体1脱离,辅助组件4包括竖向伸入桩体1内的灌浆管401,
过滤盖303中心横向连接有拉绳304,拉绳304另一端贯穿安装架301且固定于灌浆管401外侧,安装架301内侧的拉绳304外部套接有弹簧304a,通过灌浆管401将水泥砂浆灌入桩体1内,同时水泥砂浆在过滤盖303的过滤作用下沿引导筒302排出到桩体1外侧,从而通过水泥砂浆对桩体1进行加固。
[0025]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桩头2为尖头朝下的圆锥状结构,桩体1与桩头2相接处外侧边沿相平齐且通过焊接固定,灌浆管401为竖向贯通的圆管状结构,且灌浆管401正面竖向均匀排列有多个排浆孔401a。
[0026]灌浆管401上方设置有承台402,承台402底部设置有滑块403,灌浆管401顶端伸入滑块403内部,且灌浆管401与滑块403转动配合,承台402顶部中心设置有注浆孔402a,注浆孔402a竖向贯穿滑块403,且注浆孔402a与灌浆管401相连通,滑块403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条竖向延伸的撑杆404,桩体1顶端延伸到滑块403外侧,且滑块403下方的桩体1内侧设置有限位环101,限位环101下方的桩体1内侧固定有导向盘102,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和桩头(2),所述桩头(2)设置于所述桩体(1)底端,所述桩体(1)为中空圆筒状结构,该桩体(1)底部两侧交错设置有多组加固组件(3),且所述桩体(1)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4);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设置于所述桩体(1)内侧的安装架(301),所述安装架(301)为朝向所述桩体(1)内壁的U形框架,该安装架(301)开口侧的所述桩体(1)侧壁上横向贯穿有引导筒(302),所述引导筒(302)与所述桩体(1)间隙配合,且所述引导筒(302)伸入所述桩体(1)内一端固定有过滤盖(303),所述辅助组件(4)包括竖向伸入桩体(1)内的灌浆管(401),所述过滤盖(303)中心横向连接有拉绳(304),所述拉绳(304)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架(301)且固定于所述灌浆管(401)外侧,所述安装架(301)内侧的所述拉绳(304)外部套接有弹簧(304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头(2)为尖头朝下的圆锥状结构,所述桩体(1)与所述桩头(2)相接处外侧边沿相平齐且通过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李强穆晓
申请(专利权)人:李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