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柔性阻车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12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设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柔性阻车桩,包括:柔性柱体(1),底部设有一凹槽;刚性底座(3),包括底柱(31)和固定在底柱(31)底部的底板(32),所述底柱(31)与所述柔性柱体(1)的凹槽形状相对应并可伸入所述柔性柱体(1)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柔性阻车桩,减少了阻车桩对车辆的损害同时提高了阻车桩自身的耐破坏程度。车桩自身的耐破坏程度。车桩自身的耐破坏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柔性阻车桩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柔性阻车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阻车桩有石材阻车桩(石柱型)、石材阻车桩(石球型)、不锈钢阻车桩、铸铁阻车桩等等,通常在广场周边、历史文化保护区、行政办公区及商业区和一般路口、路段和分界处根据周边的环境选取相适应的石材、不锈钢和铸铁三种阻车桩。不论哪种类型的阻车桩,相对来说都是刚性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阻车的作用,但由于视野受限、视线盲区、驾驶员疏忽大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车辆会与阻车桩发生刮擦,这时阻车桩可能对车辆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害,同时,像铸铁、不锈钢阻车桩也会被撞弯甚至撞折,由于后期维修不及时,影响美观,也起不到阻车的作用,可能还会导致其他的事故发生,以上这种情况在支路出入口、小区内及门口周围体现的尤为突出。
[0003]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柔性阻车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柔性阻车桩。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柔性阻车桩,包括:
[0006]柔性柱体,底部设有一凹槽;
[0007]刚性底座,包括底柱和固定在底柱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柱与所述柔性柱体的凹槽形状相对应并可伸入所述柔性柱体的凹槽。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新型柔性阻车桩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连接柔性柱体和底柱。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新型柔性阻车桩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柱体外表面的反光标识。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反光标识为多个,并且多个反光表示平行地水平设置。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新型柔性阻车桩还包括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将底板与地面固定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柔性柱体采用橡胶材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柔性柱体的高度的25%

75%。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柔性柱体的高度为30cm

70cm。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柔性柱体和底柱均为圆柱体,所述底板为圆形。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柔性柱体的直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柔性阻车桩,减少了阻车桩对车辆的损害同时提高了阻车桩自身的耐破坏程度,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0019](1)本技术的阻车桩采用柔性柱体,受力后会产生一定的柔性变形,如汽车与阻车桩碰撞,柔性柱体并不会对车辆产生任何伤害,保护了汽车,同时由于阻车桩和汽车不是硬性相撞,阻车桩不容易被撞歪;车辆开走后,柔性柱体又恢复原形,无需后期更新维护,节省物业开支。
[0020](2)本技术的以刚性底座为柔性柱体的基础,为整个阻车桩提供一定的刚度,保障阻车桩的基本功能。
[0021](3)本技术的柔性柱体外表面上设有反光标识,有助于提醒司机阻车桩的存在及其位置。
[0022](4)柔性柱体与刚性底座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使阻车桩易于拆卸,易于维修更换部件。
附图说明
[0023]图1给出了新型柔性阻车桩的纵向截面图。
[0024]其中,1—柔性柱体,2—反光标识,3—刚性底座,31—底柱,32—底板,4—连接螺栓,5—地脚螺栓,a—柔性柱体的高度,b—柔性柱体的直径,c—底板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新型柔性阻车桩,如图1所示,包括柔性柱体1、反光标识2、刚性底座3、连接螺栓4和地脚螺栓5。
[0027]柔性柱体1为圆柱形,高度a为50cm,直径b为11cm。柔性柱体1整体采用橡胶材质。柔性柱体1底部设有一圆柱体形状的凹槽,凹槽的高度为柔性柱体1高度的1/3。
[0028]多个间隔设置的反光标识2设置在柔性柱体1的外表面,多个反光标识2水平地平行设置,有利于提醒司机阻车桩的存在及准确位置。
[0029]刚性底座3采用铸铁材质。刚性底座3包括圆柱形的底柱31和固定在底柱31底部的圆形底板32。底柱31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相对应,使得底柱31可插入凹槽中。底柱31和柔性柱体1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螺栓4固定连接。底板32的直径c为16cm,稍微大于柔性柱体1的直径。底板32通过地脚螺栓5与地面固定连接。
[0030]现有的多种阻车桩都为刚性的,车辆若与其发生刮擦,尤其像铸铁、不锈钢阻车桩,地脚螺栓固定能力有限,阻车桩易被撞歪,且不会恢复原形,需后期额外维护,此时车辆也会因此受损。
[0031]因此,本技术提供新型柔性阻车桩,当车辆与新型柔性阻车桩刮擦时,柔性的橡胶并不会对车辆产生任何伤害,保护了汽车,车辆移走后,阻车桩又恢复原形,无需后期更新维修,节省物业开支。采用这种新型柔性阻车桩,设计更为人性,考虑更为全面。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柔性阻车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柱体(1),底部设有一凹槽;刚性底座(3),包括底柱(31)和固定在底柱底部的底板(32),所述底柱(31)与所述柔性柱体(1)的凹槽形状相对应并可伸入所述柔性柱体(1)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柔性阻车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栓(4),所述连接螺栓(4)连接柔性柱体(1)和底柱(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柔性阻车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柱体(1)外表面的反光标识(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柔性阻车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标识(2)为多个,并且多个反光标识(2)平行地水平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柔性阻车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脚螺栓(5),所述地脚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传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